“我又不是你的傭人!" 父親生氣地朝母親丟了這樣一句話。母親在電爐灶前忙碌的雙手突然顫抖了一下,接著又似乎有只蜜蜂開始在她的腦海里嗡嗡地叫起來,她不得不停下來,拿起正打算炒菜的雙手揉了了下自己的太陽穴,似乎感覺好了一點,搖了搖頭,嘴角微微上揚,嘆了口氣,繼續她每天必須做的工作。一天到晚,似乎家里總有做不完的事情。
母親覺得父親的這句話真是有點好笑,幾十年來,父親從來不做任何家務,吃飯一向是母親把飯盛好了放在父親面前,吃完飯父親離座,母親就開始收拾;拖地洗衣服從來也不是父親的事情;然后父親會說市場賣菜那地方真是難聞。就這樣都過了大半輩子了,回過頭來父親蹦出了這樣一句話。母親真的是很苦惱,她真的不明白。難道就是因為今天她讓父親幫忙曬了個衣服,又去超市買了塊豆腐?
昨天,父親吃完飯讓母親一起出去散步,她忍不住就開始抱怨,“我哪有時間,誰不希望吃完飯就跑出去玩了,那碗誰來洗,地誰來拖,天天忙不完的事情”。父親馬上就懟了一句,“天天說,煩不煩",門一摔自己出門了。 母親想,這難道不是事實嗎?母親真的覺得很苦惱,明明自己把能做的事情全做了,為什么父親還是不高興?
看著母親這么的苦惱,女兒不得不說幾句了,雖然我覺得這是你的課題。
親愛的母親,你愛全家人,唯獨不愛自己。你總說你可以為家人犧牲,自己無所謂的。這可能是很多你們那個年代女性的特質,但是當你覺得自己是在犧牲的時候,就一定會抱怨。而你所謂的犧牲,有可能并不是別人想要的,而這樣的結果只能是你多了一些抱怨,而別人對你又多了一絲責備。比如說今天早上我們一起去跑步,我建議再多跑一點,你同意了,其實你剛跑沒多久就已經意識到今天狀態不好,可是你什么也沒說,直到后來真的是很疼了才跟我說停下來走。你肯定是在想不能影響我的鍛煉計劃,所以我提議多跑時你都沒有猶豫就同意了,盡管自己已經不舒服。你又沒有關愛自己,把我擺在了自己的前面。如果每次都這樣,你心里其實是會委屈的。而你如果拒絕我跑更久的要求,我是完全沒有意見的,其實我要多跑也是以為你想多運動一下,要不是最后你說要停下來,我都完全不會意識到你有犧牲自己。你看到了嗎,關愛自己,說出自己的需求,很多時候可能結果會更好,你開心,可能對別人也沒影響。就如跟父親一起,你覺得自己犧牲了很多,而父親卻沒有意識到,但是你抱怨后,父親卻只會覺得反感。我再說一點吧,有時候你在我們吃飯的時候自己又開始收拾廚房,等爸爸都要吃完了你還沒有上桌,其實女兒想告訴你,你是家里的一員,你以為的奉獻只會讓做為女兒的感覺很不舒服而已。母親,我想請你好好愛自己!
親愛的母親,我想告訴你,人不是整天什么事情都不做就會高興的。你一直把全部家務都包了就以為是對家人好,其實不是。前幾天我讀到下面一段話,希望你也有所啟發。
我們只有在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或行為對共同體有益的時候,也就是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的時候,才能切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也就是說,他者貢獻并不是舍棄“我”而為他人效勞,它反而是為了能夠體會到“我” 的價值而采取的一種手段。
在當你把全部事情都做了的時候,父親的價值在哪里體現呢?還記得有一次你和了很多面,你因為力氣小而揉半天也揉不勻,父親說他來揉,一會就做好了,然后很高興地跟你說下次就叫他。但是從此我再沒見你叫父親揉過面,每次都是自己默默地全部做了。其實父親在揉面這個工作里找到了他對這個家庭的價值,這時候他并不是在為你效勞,反而是你讓他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他會更高興。
親愛的母親,我還想告訴你,愛哭的娃才有奶喝的。你每次默默地做了,有時候別人可能都不知道。就像你讓父親做了一點小事情,他會覺得他是傭人一樣,其實父親并沒有意識到你做了些什么。你可以讀一下我的文章【孩子的請求方式】去學習小侄女的請求方式,多跟父親提出你的要求,比如說笑著去請求而不是去命令,可能父親才會意識到你做了多少事情,而他也可能會從幫助你做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今天就提這幾個建議,祝愿母親可以越活越開心,越活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