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魅力 - 草稿 - 草稿

第五章,一句話讓你成功

有些菜要大火快炒,有些菜的文火慢煨;有些話要開門見山,有些話要撥云見日。

“秦小姐好!”小康堆上一臉笑,“王總來了吧?對不起,我提早到了,噢!對了!我叫工廠送樣品過來。”小康東張西望地說,“是不是還沒送到哇?”

秦小姐搖搖頭。

“什么?還沒送到?唉!他么老是拖。”小康立刻撥手機,才撥兩下,看小廖進來了,立刻停止動作。

“小廖居然也來這里搶生意,”小康心想,“他跟我從同一個地方進貨,麻煩了,他報價會不會比我低?”心里想,表面還是對一臉笑,跟小廖握了個手。

小廖的手又濕又滑,他也去向秦小姐示好:“秦小姐好!”然后也一樣小聲問秦小姐,“請問我那樣品送到沒有?”

秦小姐也照樣搖了搖頭。

就在這時候,門開了,王總走了出來,居然沒叫兩個人進去,只是匆匆忙忙地說:

“你們推銷離心果汁機,有沒有附加切菜功能的那種?”

“有有有!”小廖和小康一起答。

“那就現在拿一臺看看,我急需。”王總說完,居然又進去了。

小康反應快,一個箭步,跳出門去,躲在一角打手機:“喂,我是小康啊!我要你們出的那臺機器送來了嗎?什么?出來了?你們不是總拖嗎?怎么今天那么快?麻煩你們再出一趟車送一個A3型過來,拜托!擺脫!”

小廖在會客室里也沒閑著,他向秦小姐借了電話:“喂,我是小廖,我急著要補一個A3型切菜機,如果來得及,你們跟離心機一起送過來好不好?”

兩個人打完電話,都繼續在會客室里等。

突然電話響,秦小姐進去幾秒鐘,便見王總穿的整整齊齊沖出辦公室。

又過幾分鐘,進來七八個洋人,看王總樣子,必定都是大客戶。

王總的辦公室門關上,接著又打開。王總探出頭,低聲吼:“切菜機和離心機呢?”

“立刻到!立刻到!”小康和小廖趕緊報告。

果然,正說呢,東西就送到了,三個大箱子抬了進來。

“康先生一臺離心機,廖先生一臺離心機,加上后來追加的切菜機”,進貨員說“請簽收。”

有話好說

你猜,這筆大生意,小康做成了,還是小廖做成了?

當然是小廖。

可是你想通了嗎?同一個送貨員,同一輛車,由同一個公司出的貨,兩人又在同一時間打電話,要求加送一件。

為什么小廖的趕上了,小康的沒趕上呢?

如果你是商場老板,一定早知道答案了——

因為他們說話的方式。

當一個公司送貨總是遲,總是慢,總挨你罵的時候,有一天,你居然盼望他還沒出發,希望他加送一件東西的時候,千萬別一開口就問“東西送出來了嗎?”

當你這樣問的時候,明明東西還沒出門,他怕你罵,也會說:“走了!走了!”

這時候,你要他加一件,他好意思改口就說“正巧,還沒走”嗎?

但是,當你換個說法:“我急著要加一件,如果東西還沒出門就好極了。”對方這可能說:“真巧!車子正發動,我叫他等一下。”

于是,就趕上了。

當你又要遲到的時候

換個角度,如果以前約會,你總是遲到,今天你又要遲到十五分鐘,為了怕對方著急,你打電話過去,說話的技巧也很重要。

假使你電話一接通,就說“對不起,我今天要遲到一點。”

你猜對方會怎么反應?由于他已經很痛恨你過去遲到,他八成會立刻冒火:“你怎么搞的?又遲到。你不是說這次會準時嗎?”

但是當你換個方式,說“老張啊!我三點一刻到,堵車,稍遲十五分鐘。”

他一聽,只遲十五分鐘,則可能高高興興地說:“好!我等你。”

當你只考六十分

又比如,你是個學生。

今天考數學,考了六十分,你回家要怎么說?

如果你開門見山:“爸爸,我數學考六十分。”

搞不好,啪一聲,一記耳光過來。

但假使你拐個彎說:“今天數學考試好難喲,多半的人都不及格,連向來第一名的王大毛都只考了六十五分。”

你老爸問:“那你考幾分?”

“剛好及格,六十分。”

相信,那一巴掌絕不會過來,老爸當天如果心情好,還能贊美你兩句呢!

當場砸了寶貝

一個女生上課時對老師說:“我昨天打破了我爸的古董茶壺。”

“你父親有沒有很生氣?”老師問她。

“沒有耶!我對他說‘爸爸,我給你泡茶,泡了這么多年,都很小心,可是今天不曉得怎么搞的,把茶壺打破了。’”女生學說,“我爸爸先是一怔,然后笑笑,故作沒事的說:‘破了就破了,東西總會破的,改天再買一個新的吧!’”

她這話,全班都聽到了。

無巧不巧,隔幾天,另外一個女學生也為她爸爸泡了好幾年的茶,也打破了古董茶壺。

她想起前面女學生說的話,照樣去向她的爸爸報告,卻被臭罵一頓。原因是,她把同樣的話,換了個先后次序說出來——

“爸爸!我打破了茶壺。”她戰戰兢兢地報告。

“什么?把茶壺打破了,那時古董耶!”她老爸臉色大變。

“爸爸!可是我今天不曉得怎么搞的……”她解釋。

“你心不在焉!粗心!”

“可是,我給您泡茶,泡了這么多年……”他又解釋。

“你還強辯?”老爸吼了起來。

壞話要緩說

好!現在讓我們回頭看前面的四個故事——

“你們的貨送出來了嗎?”

“我今天要遲到。”

“我數學考六十分。”

“我把茶壺打破了。”

這些都是他們說話的重點。如果是新聞報道或開會,這些重點都必須先說。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為了減少“沖擊”,卻不得不后說。

也可以講,令人敏感的結果,最好不要單刀直入,你可以先“設定底線”,是對方知道糟也糟不到哪里去,或者經過“對比”,使那原本聽起來很突兀的結果,顯得不那么刺耳。

當然,還有許多情況,需要你先隱藏談話的目的,一點一點,制造氣氛,引導對方進入你的主題。

請看下一個故事。

第六章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好日子與好伙伴共度。如果你常用我的產品,保證我能過好日子。假使你做我的“下線”,保證我是你的好朋友。

“琳達,好久不見了!”

“你是……你是裘安,哇,真是好久不見了!”

“你越來越年輕了耶!”

“算了吧,你才越來越年輕了呢,我差點認不出你了。”

“我們有五年沒見了吧!”

“嗯……是有五年嘍。”

“日子過得真快,你兒子上小學了吧?”

“都小學三年級了!”

“真的啊!看你還跟小姑娘似的,兒子都那么大了,真令人羨慕。”

“得了吧!你才不簡單呢!”琳達過去拍拍裘安的肩膀,“說實話,我覺得你才真是年輕,你……”

“還沒嫁呢!唉,一天到晚忙事業,不嫁了!”

“還是沒結婚不顯老,”琳達饒著裘安打量一圈,“多時髦!多漂亮!”放小聲,“哎!傳授兩招,你怎么保養的?”

“哪兒有什么保養?”裘安攤攤手。

“你騙鬼呀!我不信,你一定下了功夫。”琳達的眼睛上上下下看著裘安。

“你真要聽?”裘安笑笑,“年輕,大概是因為我的皮膚保養的還算好,三十五了,多半人都有眼袋了,我沒有。”

“你有嗎?”裘安也貼近看,“你也沒有啊!”

“有——”琳達把“有”字拉的特別長。

“你有嗎?我覺得你跟我一樣啊!”裘安把琳達一把拉倒鏡子前面,天花板上一盞投光燈,正好打在兩人的臉上,立刻分出了“高下”。

“嗯……”裘安沉吟了一下,“一點點,你只有一點點,大概昨晚沒睡好。”

“得了吧!有就是有,不像你,一點都沒有眼袋。”琳達把嘴撅起來說。

“哎呀!”裘安重重拍了一下琳達,“眼袋算什么?擦點左旋E不就沒了。”

“左旋E”

“是啊!你沒聽說左旋E,美國最新基因工程的保養霜?”

“沒有!”

“怪不得了,來!”裘安打開皮包,拿出一個小盒子,“我剛買的,全新,還沒打開呢!你要不要試試?要不然……送你好了!”

“不不不!我買,你幫我買一瓶吧!”

“你真要買?,可是蠻貴的喲!”裘安拍了一下琳達,“哎呀!說錯話了,以你今天的身價,哪里在乎這點錢。”

“看你搽的那么管用,我當然要買,多少錢?”琳達回桌子拿皮包。

“你可真性急,”裘安跟過去,笑笑,“不過你今天也真碰對了人,我跟這家美國公司熟,七折就買到了。原價一萬三,給我九千就成了。”

琳達怔了一下,不過只有半秒鐘,又笑了,一邊數錢,一邊說:“基因工程的東西,確實不便宜。”

“也確實管用。”裘安接過錢,又掏皮包,拿出一沓說明書交給琳達,“你看看,就知道為什么管用了,上面全是使用者的見證。哦!對了!”又拿出一張表格,“如果有朋友感興趣,你可以介紹給他們,你填張表,跟我拿貨,只要賣十盒以上,就可以拿半價。”裘安拉著琳達到窗口,“你看,下面那輛紅色的BMW,就是我的,你只要買賣百瓶,公司就送你一輛。下個月,公司好安排去夏威夷呢!”

有話好說

故事說完了,你大概也看懂了。

五年不見的裘安,今天為什么自己找上琳達?

很簡單,她要推銷她直銷公司的產品,要琳達做她的“組織下線”。

但是,她沒有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她繞圈子,她甚至沒說半句要推銷的話,而是琳達自己上鉤的。

妙不妙?高不高?就這樣,九千塊到手了。

話說回來,如果裘安開門見山就說:“你看,你有眼袋了,我都沒有,我介紹你一種有特效的眼霜,一瓶九千元。”琳達會買嗎?

只怕當場就翻了臉:“你居然說我有眼袋,傷我自尊心?原來你是要推銷那什么狗屁東西,貴的要死,誰知道你是不是去動了除眼袋的手術,再拿東西唬人?”

驚艷的效果

把重點或驚人的結局放在后面說,以造成“

驚艷”的技巧,正是我們在這一章要討論的。

輕話不可重說

舉個例子

有個老先生,突然失眠,渾身乏力,對什么事都提不起勁兒,連大門都不愿意跨出半步,而且莫名其妙的想哭。

老先生去看醫生。

醫生檢查后說:“你是腦出了問題。”

老先生臉色立刻變了。

醫生又說:“是腦里的傳導物質出了問題。”

“什么傳導物質?”老先生緊張的追問。

“這是一種老年憂郁癥,老人家常有的問題,”醫生又說,“小毛病!我給你開藥,很快就會好的。”

老先生一下子松弛了,差點滑下椅子。

看完這個例子,你說,那位醫生會不會說話?

如果同樣的話,他反過來說:小毛病,吃藥就會好,這是一種老人常有的憂郁癥,是腦里一處傳導物質出了問題……老先生會那么緊張嗎?

壞話可以好說

再舉個例子——

一個教鋼琴的老師,對學生家長說:

“下個禮拜開始,你小孩的學費要調漲了,由一小時三百五調到五百。”

家長大吃一驚:“什么?一下子漲高這么多?為什么?”

“因為你孩子彈的越來越好,現在已經進入高級班,所以要照高級班收費。”老師說。

“他進高級班了?”家長最一撇,“我怎么覺得他彈的還是很爛呢?”

請問那老師會講話嗎?

如果把句子反過來安排——“恭喜!恭喜!你孩子彈的愈來愈好,現在可以進高級班了!”老師高興地對家長說。

“真的啊!我還以為他很初級呢,’”家長笑道“那時老說教的好。”

“哪兒的話!是您孩子的資質不凡,”老師摸摸孩子的頭,“不過這下升入高級班,又要媽媽破費了,由一小時三百五調到五百,你可得好好用功,別辜負爸媽的辛苦喲!”

你說,感覺不是好太多了嗎?

由以上這些例證可以知道,你在陳述任何一件事之前,都應該先想想,用什么方法能造成最好的效果。你是希望對方大吃一驚,還是要他慢慢進入情況;你是希望先提供各種咨詢,由對方去組合,再跟你的結論印證,還是冷不防地給他一記,再為那“一記”做補充說明?

這樣說,可能還不夠明白,再舉幾個例子吧!

冷不防給他一記

比如你主持選美會,每個小姐都由你介紹出場。

“現在出場的是來自紐約的賓琳小姐。”

賓琳小姐出場了,在掌聲中,你繼續報告:

“賓琳小姐出生在紐約市,今年二十一歲,身高一百七十厘米,體重五十四公斤,是紐約大學的學生,主修英國文學,喜歡文學,音樂,旅行,希望將來當個作家。”

你這樣介紹,是標準的主持選美會的方法。因為每個佳麗在選美前都不是名人,對大多數觀眾而言,也很陌生,所以你可以“開門見山”,“播新聞”,“作簡報”的方式介紹她出場。

慢慢地由你來猜

但是,換個角度,今天如果出來的是個大家擁護的名人,你就不能這么說了。

你要換“先提供各種咨詢,由對方去主合同,再跟你的結論印證”的方式,比如你說——

“有個女孩子,她天生有著完美的歌喉。十歲那年,她參加黃梅調歌唱比賽,得了冠軍;十四歲推出第一張唱片;十五歲,她上了《群英會》節目;二十一歲,她開始在日本走紅,一九六八年創下日本三連霸記錄。她的歌聲更陶醉了全中國十二億人口。現在就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這位國際巨星——鄧麗君小姐。”

于是,響起如雷的掌聲。音樂響起,鄧麗君上場。

想想看,那場面多美,多轟動,大家的情緒又是多么激昂。

原因很簡單——你把群眾的情緒,一步一步地帶到高潮。

相反,如果你換成主持選美的方式,一開始就說“現在介紹鄧麗君小姐出場”,那感覺好嗎?

而且就算有熱烈的掌聲,你后面繼續介紹鄧麗君的話,又有人能聽得到嗎?

當你的介紹詞與群眾的反應抵觸時,有些人想靜下來聽你說什么,有些人又要鼓掌,那掌聲能“如雷貫耳”嗎?那氣勢能不減弱嗎?

當你主持會議的時候

或許你要講:“我又不主持節目,哪需要學這種說話的技巧?”

那么我問你,你有沒有可能在公司會議中介紹別人,或主持同學會呢?

你是不是也可能在同學會里說:“有位小姐,曾經是我們班上男生做夢的對象,可惜,她早早就出了國,還做了博士夫人,有了兩個寶貝兒子,你們猜,這位貴賓是誰?她就是王瑪麗。”

于是原本躲在后面的老同學王瑪麗走出來,不是很令大家驚喜嗎?

當你主持節目的時候

會介紹人與不會介紹人的效果,是差的很多的。

會用這種方法介紹的,他知道怎么不疾不徐,不多不少地引導大家的思想。他不會露出明顯的口風,不會在介紹鄧麗君時早早提到日文歌《空港》和中文歌《小城故事》,因為一提,大家就弄清楚了,場面就嘩然了。

所以許多歌星演員上節目,一定要挑主持人。他們平常也得拍著主持人,因為主持人一兩句話的不同,就可能造成全然不同的感覺。

當你演講的時候

本章最后,讓我把同樣的技巧,用在演講里,給你舉個精彩的例子——

有一個人,看起來很倒霉。他有四個孩子,但是早死了三個;他二十一歲的時候經商失敗,二十二歲競選州議員又失敗,二十六歲失戀,差點死掉,二十七歲那年精神崩潰,三十四歲,他競選議員失敗,再選又失敗,四十五歲他改選參議員,還是敗北。直到五十二歲,他終于成功了。他成為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他是誰?


他是亞伯拉罕林肯

這段話多有魅力!

它的魅力在哪里?

他一步一步釋放資料,讓你猜,讓你想,最后“光華四射”地呈現“謎底”。

同樣一段話,位置前后不同,效果完全不一樣。

把話說道心窩里,就需要這樣的技術。

第七章:誰是老交情

平時少開口,偶然開口,開口成金。

總是打哈哈,又打哈哈,哈哈了事。

“門前清!門前清!”老曹說完,先一干而盡,清了自己的杯子,又揚著眉毛盯著老丁的杯子,“喂喂喂!別辜負我的好久喲!”伸伸手指,“清了!清了!怕什么嘛?你是老板,又有張助理開車。”站起身,“順便拜托一句,我有個侄子叫曹師成,最近考你們公司,如果可能,照顧照顧。”

“真拿他沒辦法,”丁總上車,一邊回頭朝老曹揮手,一邊對小張說,“也幸虧今天你陪我來,不然怎么回去?”

“還好啦,不紅不紅!”

“不紅不紅,讓下頭人聞到一身酒氣,像什么話?”拍了一下小張,“今天下午的訪客都給我擋著,等我酒氣過了,再進來。”

才說完“是”,回公司沒十分鐘,小張就進來了。

“報告總經理,有位文教授打電話來,我本來要給您擋了,可是他說是您高中同學,有急事,您看怎么辦,要不要接?”小張小心翼翼地說,“我是跟他說了您正在開會。”

“文教授?高中同學……”抬起頭,“是不是文小杭啊?姓文的不多……我想想……我想,你接過來給我吧!”

電話接通了。

“文小杭啊!”丁總開門見山的問,“哇!真是你啊!了不得!了不得!多少年不見啊?你怎么找到我的?十分鐘,沒問題,我等你,多忙也得跟你這老同學見個面啊!”

沒多久,文教授就到了,丁總破例,跑到會客室外面迎接,又摟著肩,帶文小杭進去。

“小杭,小杭,都老杭了!”文小杭坐下來,“老同學,你最成功。”

“哪里話老同學怎么這么說?我也聽說你在教育圈色成就,一直想跟你聯絡。”

“其實我早知道你在這兒做老板,但是,不好意思打擾。”

“笑話!”丁總狠狠拍了一下小杭,“有什么事,我能效勞嗎?”

聳聳肩,文小杭等了幾秒鐘:“實在不好意開口,無事不登三寶殿,是為了我兒子,他最近來你們公司應聘,據說你們只錄取一個,我來試探試探,是不是……”

“啊!姓文,對了,我是見過個姓文的資料,叫文……文什么?”

“文達。”

“對!對!對!不求聞達于諸侯,”老丁笑道,“當然你的文不一樣,我以后就叫他小文吧!”

兩個人都笑了。

這時小張端茶進來,文小杭卻看看表:“不行,說十分鐘,不能耽擱你太久,我得告辭了。”

“哎,你這老同學,怎么才來就走呢?”

“說實在的,我下頭有博士班學生口試,失禮失禮,改天再聚吧!”

說完,文小杭站起身,拱拱手,走了。

“把前天面試的資料拿來給我。”丁總送出老同學,對小張說。

資料立刻送上來。

“果然有個文達,”丁總翻翻資料,“成績不錯,長的跟他老子還真像。”又翻翻曹師成的,笑笑,“曹師成跟他叔叔長得也有點像。”拿起筆,在文達的資料上簽了字:

“通知文達,他被錄取了。”

小張嚇了一跳:“您中午不是跟曹先生說會照顧他侄子嗎?”

“我沒說一定啊!”丁總笑笑,“哎呀!老曹一天到晚在一塊,不是他請,就是我請,賣面子,機會多的是。我這老同學,專程來,又是為他兒子,我能不幫嗎?”

有話好說

看這故事,你會不會覺得有點詫異?

老曹中午才請丁總吃飯,同時拜托丁總“照顧”他的侄子。丁總也幾乎答應了,為什么半途竄出一個好久不見的文教授,丁總就變了呢?

難道常碰面的老曹,反不如“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文教授嗎?

如果你這么想,就錯了。

要知道,見面三分情,并不代表常見面就三十分情。人的情好比種花你把好幾株花種在一個盆子里,花是美,但是每棵都長得不夠好。

相反,如果你一盆只種一株花,那話則長的特別茂盛。

一群酒肉朋友,天天在一起喝酒吃肉,扯淡聊天,你拜托我一下,我拜托你一下,你以為每個人都能把對方的事當成“大事”來辦嗎?

錯了!天天見面的朋友,擺脫的話反而嫌“淡”。因為你今天拜托一件,明天拜托一件,那拜托的力量已經弱的不能再弱。

被拜托的人難免想:“哎呀!三天兩頭有事,今天不辦,改天還可以幫他忙。”

于是,這種酒肉朋友的事兒,往往變成最能拖的事兒。

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托重如金

從另一個角度想,一個八百年不見,過去卻有交情的朋友,今天突然跟你約時間造訪,而且說明來意,他拜托的話,味道可就“濃”了。

他是真來拜訪你,托付你。拜托這一次之前,他從來沒有求過你任何事,今天拜托你之后,他可能不會再來求你,你說,你能不“優先處理”嗎?

再舉個狠一點的例子——

一個坐在餐桌前和一個睡在臨終病榻上拜托你同樣一件事的人,你會重視對誰的承諾?

坐在餐桌前的人,你不幫忙,改天他能過來罵你;死掉的人,你不幫忙,他沒辦法找你算賬。按說你會賣前者的面子才對。

問題是,你為什么把后者的請托,當作最有分量的請托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他的話是“生死與之”,因為他的話“只此一次”,因為他的話“絕對真誠”。

這就進入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語言的真誠。

直銷布道大會,

如果你希望把話說道心窩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誠”。

你參加過直銷公司的大會嗎?

假使你不小心踏入那里,很可能誤以為是進入“宗教不到大會”的會場。

臺上有主持人講他們的產品有多么特殊,神奇,或是由**博士精心研究,或是由某人帶出的清宮秘方,或是使用特殊過程煉制。總之,那時天下獨一為二的神品。

接著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上臺見證。

有人說他使用了該產品如何得到新生命。

有人說他原來已經窮困潦倒,如何由直銷再出發,如今已經擁有華宅美眷,美眷也是他的直銷下線。

然后大家一起唱歌,一起歡呼,一起歡迎新伙伴的加入,大家一起走向美好的未來,一起把這美好的產品與信息帶給普天下的人。

你說這不就像宗教的布道大會嗎?

群眾催眠的作用

為什么直銷業者常要辦這種大會?

一方面他們為了介紹產品,拉新的伙伴進入“組織網”,一方面他們需要這樣的氣氛。因為那種“群眾催眠”的作用,能使他們出去說的話更感人,更有力量。

想想,做直銷的人最愛講的一句話是什么?

是“好東西與好朋友一起分享”!

他們為什么不說賣東西給你,而是說“告訴你偉大產品的消息,使你得救”?

他們吃飯吃一半,會叫侍者送白開水來,當面沖“減肥茶”,吞養生藥片給你看,他們一邊吞一遍臉上散發出光彩。當他們向你“推介產品”的時候去,是那么熱情,激動,為什么?

因為一個好的直銷工作者,他是真相信他的產品的。

因為他已經接受過集體催眠,他已經看過那么多見證。

他信,信他自己,信他的產品,他沒有要賺你錢,即使賺,也是希望拉你進去,一起傳布美好的信息,一起賺!

自己給自己催眠

如果你希望成為演講家,布道家,社會活動家,或是做個有說服力的人,你都得學習那種說話的真誠,你甚至應該學習“自我催眠”。

二零零零年四月二號,參加世界花樣滑冰錦標賽的關穎珊,由原來的第三名,居然決賽做出超完美的演出,一躍成為冠軍。

她事后怎么說?

她說她在比賽前不斷告訴自己:“I can make it”,而在比賽中,她則不斷告訴自己“我會有這樣大的耐力和體力,于是,她果然表現出異常的體力,做出三轉跳加三轉跳。”

自己告訴自己“我能辦得到!”

自己告訴自己:“我比別人強!”自己告訴自己“我說的都是真理,是無可置疑的。”

這些都是自我催眠。

相反,你想想,如果你上臺之前先怯場,對自己說的一點把握都沒有,甚至自己都完全不相信自己講的那一套。

你自己都不信,怎么叫別人信呢?

不撒不必要的謊

把話說道心窩里,你也要誠實。

天哪!談到誠實,有誰說話百分之百誠實?

不錯,你可以不夠百分之百誠實,但是你可以百分之百不撒謊。

我有個朋友說的好——“當我今天往西邊去,而你問我往哪里去了,我如果不愿意告訴你我去了西邊,最起碼我可以說我沒有去北邊,也沒有去東邊。”

這就是一種說話的技巧。

有人問你的新房子是多少錢,你不愿意告訴他確實的數字,又不愿意撒謊,最起碼你可以講“比我賣的那棟貴多了”或“不到一千萬”。

你何必說:“哦!花了一千萬。”

改天人家知道你只花了七百萬,多尷尬!

誠實是最保險的說話方法

不說假話,也是最保險的說話方法。

剛才那買房子的人,如果夫妻都不說假話,在不同的場合,有人分別問丈夫和太太多少錢買的房子。

一個答“不到一千萬”,一個答“比我們原來住的房子貴”,他們的話可能穿幫嗎?又可能彼此矛盾嗎?

知道了這個道理,如果有人打電話給你老板,老板又不希望見那個人時,你最好的答法是:“對不起,他現在不方便接聽。”

你也可以說:“對不起,他現在不在。”

但是你千萬別說:“對不起,他出國了。”

想想,如果對方是在樓下打的電話,才打完,人就上來了,看到你老板,你要怎么解釋?

說你老板剛坐“光速機”由國外回到辦公室嗎?

說他不在,你永遠可以講“老板剛才確實不在,他出去了一下下(管他去了哪里,總之不在辦公室)”。

說“不方便接聽電話”,更是四平八穩,你又何必賣弄小聰明畫蛇添足,說“老板出國”或“下南部”、“上北部”了呢?

記住:能不撒謊,絕不撒謊,說話才能不矛盾,也比較真誠。

尊重我,也尊重你

十幾年前,一批來自臺北的朋友,來到紐約曼哈頓去看現代舞表演那是一個很小的舞臺,圓形的,四周圍著座椅。

因為舞臺不高,座位又靠近,所以這些坐在第一排的朋友,就把腳搭在臺子上。

你知道發什了什么嗎?

那舞者,一上臺,先沖到臺邊就每個人把腳收回去。她說了一句簡單的話:“他說尊重我,也尊重你自己!”

我說的是真的

會說話的人也一樣,你要讓對方先尊重你,他才會認真聽你的話。你也要尊重對方,使他覺得你今天真要跟他“說一番話”。

如果你是父母,今天你要訓孩子。

你可以一邊炒菜一邊罵。也可以在餐桌上瞪起眼睛,講你的道理。你還可以晚上敲他的門,問:“孩子,我能不能進來,跟你講幾句話?”

你甚至可以早早在他書桌上留個字條——“孩子,今天晚上九點,我會到你房間里,跟你談談。”

你說,是不是一個比一個重?

你用什么方法,說的話會更有重量,更有力量。

我與你約定

尊重自己,最好的方法是先尊重對方。

若你能如本章一開頭故事中的文教授,先打電話約時間,而且說只用十分鐘,是不是表現了對丁總的尊重?

我只用十分鐘,表示我尊重你的時間,表示我會長話短說,更表示我有控制時間的能力,甚至表示,我也很忙,所以只用十分鐘。

但是我親自到你辦公室。

因為,我有不能不親自對你說的事。

同樣的道理,當你的孩子看到你的字條,心里會不會七上八下,猜“爸爸媽媽要跟我說什么”?他到近九點的時候,會不準備好他的心情,等你進去,聽你說什么話嗎?

那比比突然敲他的門,或一推而入的感覺不是好多了嗎?

最少,你尊重了他的時間,他的隱私。他也相對要尊重你。

睡衣見客行不行?

尊重,不僅表現在語言上,也可能表現在服裝上。

你是位名士,平常不修邊幅,但是你的朋友死了,你去參加公祭,你如果穿上西裝,打起領帶,那些平常見慣你不修邊幅的朋友見到,對你只會有尊重,不會有揶揄,因為你尊重死者,也表示你尊重自己。

又比如,你有朋友到家里來。

如果朋友是老朋友,太熟太熟的同輩了,你可以先表示一聲歉意,請對方諒解你穿的隨意,于是你穿睡衣跟他聊天。他也把一雙腳丫放在沙發上,跟你瞎扯。

但是換個不熟的朋友,你能如此嗎?

如果你還這樣,穿個睡衣招呼,就顯示了兩點:

第一,你大牌,沒把他放在眼里。

第二,你順便,不成體統。

你是不尊重他,也不自重。

穿衣服與穿香水

現在,我要把話帶回前面的《老林好凱旋夢》里曾經談到的求職時的服裝問題。

一個中年男人,資深的工作者,求職面試時,不必穿全新的西服全新的皮鞋,理全新的發,免得人家覺得你嫩,或覺得你很急切地想知道求取這個職位。

這是我在前面說過的,表示“說大人,則藐之”。

那時我只提到男人求職,現在則要談談女人求職。

你知道西方人說搽香水不是用“搽”或“噴”或“涂,那是用什么?”

他們用“穿”這個字,說“wear perfume”。

在西方社會,香水是“穿著”的一種。

一位女士求職,上班,除了穿得體的衣服,還得穿香水,穿首飾。

但那香水不可以是濃郁的,那首飾不可以是搖來晃去的,那衣服不可以是暴露或“不容彎腰撿東西”的。

甚至有些辦公室,除了周末,不準女士穿長褲上班。

女人穿著的身體語言顯然與男人不同。

女人求職,無論她是“菜鳥”或是“老鳥”,都可以穿全新的衣服,都一定要戴恰當的首飾,搽一點點香水。

那是什么?那是身份,那是禮貌。

女人跟男人就是不一樣。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男人可以穿七成新的衣服,表示我很自信,不必為了與你碰面而可以“打扮自己”,女人則不同,女人要讓人知道她做了打扮,表示她有自信,她對自己的美麗有要求,也表示她對“別人眼睛”的尊重。

所以,“粗服亂頭不掩國色”固然沒錯,但是薄施脂粉,淡掃蛾眉的女人更有風韻。

你聽懂了嗎?

“我最怕到西餐廳吃飯的時候問侍者有哪些甜點了,”有一次,我對美國朋友說,“因為我聽不懂。”

他一笑:“不要說你了,我們也怕,我們也常聽不懂,只好用猜的。”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那侍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恐怕有三百天都在報同樣的甜點名稱。報到最后,哪些名稱在他心里已經成為一團了,于是從頭到尾不叫標點,呼嚕一下子,全報了出來。

你確實沒聽懂,但是他認為你聽懂了,因為他早背的滾瓜爛熟。

自己懂,別人不懂,是許多人說話的毛病。

言要由衷

有人說笑話,剛開口講兩句,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接不上氣。

有人說悲慘的故事,沒說兩句,先哭了,抽抽搭搭的無法說下去。

有人給你寫信,寫你的地址一筆也不含糊,寫他自己的地址卻龍飛鳳舞,是你無法辨認。

有餐館侍者為你唱生日快樂歌,可是一邊唱,一遍眼睛看著天花板,唱的有氣無力。

有空中小姐作“穿救生衣”示范,但是像打太極,還不好好打,動作都做一半就不見了。

那些都是什么原因?都是他的“內情”無法“外達”,他的“詞不能達意,以及由于太常做,太常說而沒了情。”

請別太肉麻

我們常說人“理直氣壯”,又形容人“文情并茂”。“理”與“氣”,“文”與“情”,必須是同時呈現的。

問題是許多人明明有理,有情,卻不能跟他的語言同步。

第一點是她自己的情太多,卻沒等對方的情緒跟上來,而一直宣泄。

舉個例子,我們聽人朗讀詩歌,常會覺得渾身起起皮疙瘩,為什么?

因為你覺得肉麻。

但是你問那朗讀的人,她自己覺得肉麻嗎?

她搖頭。

了解了這一點,當你對人形容你家天才的任務,或天才的小貓,小狗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你自己遠比對方了解情況,你要他感同身受,一定得慢慢來,才不致讓他受不了。

你要向別人推銷東西的時候,也別把那已經說了幾千遍的詞,一大串“流”出來,而要看著對方看他進入上一句的情況之后,才說下一句。

說話“要入戲”

如果你是演講家或舞臺劇的演員,就更要小心了。

即使你講那個題目,演那場戲已經幾百場,你仍然要在心里不斷告訴自己:“這些臺下的人,都是第一次聽我講。這是我的第N次,卻是他們的第一次。”

于是你“入情,入戲”使感情與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結合在一起。

于是你使他們感動,是他們共鳴。

于是,你成功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4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6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9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3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35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3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35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1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03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3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4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你是我想向全世界炫耀的珍寶,也是我心里最深最深的秘密。 加個小帽子好啦。和王先生的日常第一篇,就此完結咯。 寫到第...
    黑眼圈美少女閱讀 1,355評論 0 0
  •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語就包括:焦慮。動不動過幾天就很焦慮,覺得要窒息了,就像是要活不下去了的感覺...
    那天幕后閱讀 386評論 0 1
  • #楠得一詞#2017年第165天評判 今天的楠得星期三我們是一個討論篇,我們就一些以前分享過的題目進行再討論,因為...
    楠得書寫閱讀 555評論 0 51
  • / 喂 看完這個 你可能不會好了 / - 01 - 千萬不要因為一件事情把人一棍子打死。 多打幾棍子試試看。 - ...
    我是哆啦K夢閱讀 243評論 0 0
  • 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 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
    萍空間閱讀 178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