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發脾氣錯了嗎?
我不贊成是錯的,媽媽也是人,人有情緒很正常,就像人有三急同個道理。
那些批評媽媽發脾氣是錯的,那都是因為你沒有當過媽,說話都是照本宣科,“熊孩子”都是被活菩薩慣出來的。
媽媽每天實際生活就像打怪獸一樣,打完一個又來一波,無窮無盡,當你耗盡全身力氣,沒有點情緒,真的撐不下去。
發脾氣不當,會對孩子有傷害,但我們也不要過度保護孩子,孩子真沒有我們大人想象的那么脆弱,其實他們聰明的很,會操控大人,滿足自己隨心所欲。
舉個栗子:寶寶會假哭
我兒子10個月大的時候,會抱著枕頭假哭,就想喝奶,然后用眼睛偷看媽媽有沒有沖奶過來,被我偷拍到,邊哭邊偷看,被發現還樂呵呵的笑,這就是我們孩子想盡辦法來操控大人。
媽媽沒有點脾氣,很容易被熊孩子打敗的。
如何用正確姿態表達大人的情緒,這幾種方式真的很管用。
一、孩子犯錯要及時制止,該吼就吼,讓孩子知道那是錯的
孩子小,本來就是無意識的犯錯,要是大人不及時制止,告訴那是錯的,那孩子內心會默認是對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本來沒有對與錯,沒有規則界限,都是要我們大人幫助孩子建立完整的,有規則的內心世界。
我會發脾氣說教,讓孩子知道你已觸犯媽媽紅線,適當嚴肅的語言是需要的,但不要突然來個180度的獅子吼,容易讓孩子受到驚嚇,特別是2歲以下的寶寶,晚上會夜哭,吼叫的力度要控制點。
大人要是吼錯了,也要懂得道歉,寶貝:媽媽剛才吼錯了,“對不起”!
不要因為孩子小,以為不懂聽,就不道歉。其實孩子很多都能聽懂,只是不會說而已。
看看一位網友如何說:
我和女兒有矛盾時,我錯了我就說媽媽錯了,對不起寶貝,媽媽會改正的,媽媽愛你。同樣,女兒也考慮我的感受。
比同齡孩子情商高很多,也不是討好型孩子,很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目前一歲十一個月,知道媽媽要化妝要上班,也知道媽媽有心情不好的事情沒耐心的時候,一起成長。
孩子在我們家是獨立的有思想的,都給她選擇權。這些不是靠說,還言傳身教的。所以我個人覺得,也得自己當自己是人才行,別動不動玻璃心,孩子為王。
愛是雙向的,不是單向輸出,你想自己孩子是“懂事的”還是“調皮的”,就看你如何做好愛的天平。
二、熊孩子說教不行,該打就打,痛一次比說教一萬次管用
有人看到打孩子,第一反應是這么兇殘,是不是親生的,但我告訴你,沒有哪個媽媽想真的打孩子,都是被“逼”得。
哪個的孩子不是媽媽的心頭肉,掌聲明珠,現在的打是為長大負責,身體上的一點疼痛遠遠比不上長大后目中無人,目中無法傷害小。
有些媽媽內心會很矛盾,打他自己心疼,不打他自己肝疼,簡直就是水深火熱般地活著。
適當的打是需要的,但肯定不是家暴那種。
我兒子1歲的時候,特喜歡玩電源插座,怎么說還是爬過去玩,沒辦法只能打,每次伸手過去,我就打他的小指頭,打了幾次有疼感就不敢伸手過去,然后就抓住我的手伸過去,讓為娘哭笑不得,人小鬼大精靈的很。
1歲寶寶聽不懂,但會有疼感,身體上的記憶告訴他,做這件事就會被打,會疼,就不太敢玩,后來還想玩插座,只要我一抬手,還沒打,手就縮回去,然后爬開插座邊。
玩插座是多么危險的行為,現在小小疼痛是對孩子生命的負責,媽媽都愿自己孩子能平平安安長大。
看看另一位網友說:
我老公的弟弟我都沒見過我婆婆打他,可是為什么我看他跟個黛玉似的,脆弱的不得了動不動就哭,我女兒挨過多次打,抗擊打能力超好個性開朗,我覺得小孩該揍就得揍。(當然不能動不動就打)
打孩子不是媽媽出氣口,而是媽媽焦慮孩子未來錯下去,是為了給孩子建立正確的規則邊界。
三、對孩子說到做到,獎罰分明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孩子是什么樣,父母就是什么樣,因為孩子1歲以后,模范能力超強。
爸爸帶娃玩手機,以后孩子也會迷上手機。
夫妻之間常吵架,以后孩子脾氣也會暴躁。
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抖音視頻,大家都對你那位媽媽贊賞,教出這么好的兒子,到底是什么樣的媽媽。
視頻里看到一個男孩子蹲在商場地板上擦拭自己打翻的食物,媽媽站在旁邊無動于衷,直到孩子自己清理完垃圾。
可以看出這位媽媽教育孩子,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脾氣,能說到做到,獎罰分明,讓孩子知道自己犯錯,自己得負責,而不是求助大人,孩子變得更獨立,更堅強。
不要總是嘆息好孩子都是別人的娃,養孩子是個復雜地、巨大地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出好孩子,父母要不斷修煉自己,自己變得越優秀,孩子也會變得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