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看過這么一部片子,在大學,很多人都說好看,我就找來看。但是沒看懂,沒過半就關了。今天放假,閑來無聊又找來看,這一次,每一句話都看得透透徹徹的。不同的時間段,看書看電影的感受是完完全全不一樣的。而我從該影片里體會最深的,是will的自我保護意識于才華的博弈。
先來談談自我保護意識,這個詞在中文的語境里不常提到,在學校也很少被重視,然而在許多的美帝影片中,self-defensive ability是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在《blind side》中主人公各項指標指數低下的情況下,唯有自我保護一項拿了高分。此二部影片讓我開始反思自我保護意識對個體的影響有多大?,F在在國內還沒有這方面的測試,而在美國,這方面的測試也是考察學生的一項重要參數。 我沒度過心理學,但在網上找到一些定義:
百度百科:自我保護是個體維護心理平衡的一種自發性行為,即是通過壓抑、補償、文飾和升華(雖然這些詞組是在精神分析學派中產生的,但是在整個心理調適和心理咨詢過程中,他們是通用的)的手段改變對心理緊張的主觀感受,掩飾不能接受的內在沖動和虛擬現實環境的危險,用以減少痛苦以及對痛苦的意識,達到心理平衡的行為反應。
維基百科:Self-defense(self-defencein many varieties of English) is a countermeasure that involves defending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oneself from harm. The use of the right of self-defense as a legal just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force in times of danger is available in many jurisdictions, but the interpretation varies widely。
說得很復雜,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自我保護即個體為了防止自己心理受到傷害,而采取一系列手段阻止傷害的發生,如拒絕。記得有一句特文藝話是這么說的:你說,你不愛種花,因為害怕看見花一片片的凋落,所以,為了避免一切結束,你拒絕了所有的開始。
而這其實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事先拒絕了傷心的所有可能性。
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有的人強一些,有的人弱一些。自我保護意識弱的人,表現為警惕性弱,海納百川,心里藏不住話,什么都掏心掏肺。而反之,強的人更多的表現為拒絕,掩飾,警惕心強,更多的人喜歡將此解釋為懦弱·······這些只是我的一點淺薄的的見解。并非說強和弱兩者哪一者不好,而通過這部影片,我們可以知道,自我保護意識或許是未來我們應該重視的心理問題之一。
說太多,現在說回電影來,will一方面是一個孤兒,他在養父家長大,備受養父的虐待。而另一方面他無疑是一個數學天才,能解決許多數學家科學家都不能解答的數學難題,可以甩麻省理工教授好幾條街的那種。可他長大后過著潦倒的人生,和朋友喝酒,打架,換工作,影片中有兩個鏡頭,will在空蕩蕩的房間里看書,在朋友被哈佛學生用知識奚落時仗義相助。暗喻著will分裂的精神世界,一面是小混混,一面是飽讀詩書的小混混。終于,在will瞧瞧解答了史上無人能解答的數學難題后,被麻省理工的數學教授所發掘。教授一心想把他栽培成為數學天才,卻又被will放浪不羈的性格所困擾。最后他找到了大學室友,同為心理醫生的Sean。Sean與will的第一次見面并不愉快,還未等Sean開問,will先聲奪人,開始打量起Sean的辦公室,書籍,畫像,并說了一大堆看似洞悉了Sean人生的話語。第一次見面并不愉快,但這也讓Sean決定對will進行輔導。經過一系列的輔導,will開始慢慢信任并接納Sean,Sean在揭開will自我保護防線的同時,也在默默保護著他,Sean沒有幫教授一起勸will效力于國家安全局,而是鼓勵他尋找自己的人生。在will漸漸接受自己悲慘的曾經時,也有了勇氣,在一個早晨,他放棄了自己糟糕的生活,放棄了國家安全局的工作,轉而開著朋友送的破車,朝著喜歡的女孩所在的城市揚長而去。
自我保護意識是該片的一條暗線,我第一次看并未看懂,也是因為不曾體會到自我保護意識的重要性。而這一次,從will一開始的潦倒人生開始,到他拒絕接受心理治療,到Sean對他說的一席話,讓我豁然開朗。一直以來,造成will成為小混混的主要原因,是強勢的自我保護意識。片中,Sean說的一番話,是對他自我意識的最有力的說明:
Sean一席話揭示了無論跟will談論什么,他都會丟出一套自己從書里得來的知識先聲奪人,用自己博覽群書的“才華”先把談話的對方唬住,進而免于對方對自己的解讀,他害怕自己被解讀,他害怕別人看見他曾經悲慘的童年,窮困的家庭背景。于是他選擇這樣強勢的方式來壓過對方,當對方被懟得啞口無言時,自然不會再洞悉他的一切,他以這樣的方式拒絕別人的了解。然而,Sean也說出,他能開口便侃侃而談的這些所有,他都并未親身經歷過,這只是他的防御模式。他拒絕談自己,用才華掩飾了自己的懦弱。Sean憑這一席話,讓will啞口無言。至此,他的防御模式已被人揭開。
在影片中,will和哈佛女孩的愛情是另一條線索。一開始,will不敢和女孩進一步交往,據他所說,他害怕進一步接觸后,發現女孩有缺點,破壞了在他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而暗喻其實是will害怕女孩發現他的人生污點,進而破壞他在她心目中的完美形象。為了不被女孩嫌棄,他選擇了遠離。這是懦弱,也即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阻止了他的勇氣。但Sean跟will談起自己的老婆,Sean的老婆有個缺點,緊張的時候愛放屁,睡覺的時候也會放屁。在常人看來,這是不優雅的令人尷尬的行為,卻成為了Sean懷念妻子的日常小片段。正是這些小缺點讓Sean能會心一笑。Sean借此告訴will: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有時候,這些缺點并不會破壞你的完美形象,反而會讓你更愛這個人。所以要接納缺點。? will接受了Sean的建議,開始和女孩約會。但此時的will還沒有能完全接受自己的缺點,他的自我保護意識依舊強勢。于是每當女孩問起will的家人時,他打哈哈集蒙混過去了。最后當女孩提出讓will跟隨他去到加州時,will爆發了。他不愿意去加州,他害怕在加州會遇見比他更優秀厲害的人,他害怕女孩看見他的窘迫,更何況自己還有一個一輩子抹不去的污點。于是,在爭吵中,will結束了戀情。寧愿承認自己從未愛過女孩,也不愿跟著她去開始新的人生。此時,will的自我保護意識達到頂點。
之后,will拒絕了國家安全局的工作,說出了一堆毫無聯系又奇怪的理由。Sean看出了他的自我保護意識依舊存在,并阻擋著他前進,吞噬著他的勇氣。甚他至不敢在Sean面前說真話。 他不敢告訴Sean自己想真正想做什么。他認為自己在改變,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Sean一氣之下把will趕走了。will回到自己潦倒的生活中,與朋友一起搬磚,做著廉價的工作。而朋友的一番話,點醒了will。
朋友讓will接納自己才華,will的心理防線開始漸漸瓦解。當他回到Sean的辦公室時,Sean和教授正在大吵,教授致力于將will推上更高端的地位,讓他接觸更深層次的數學,讓他為國效力,甚至探索宇宙。而Sean卻主張治愈will的強勢自我保護,Sean指出will是那種“在別人舍棄他之前先舍棄別人”的人。(言下之意,自我保護意識太強)應該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如果教授再逼他選擇他不喜歡的道路,他會重拾自己的自我保護主義,到時他會將所有人隔絕在外,先舍棄別人。Sean是明智的,他看見了will重拾自我保護盔甲的可能性,為了不讓這樣的事發生,他必須挖掘will內心深處的夢想,并鼓勵他去實現。? 在Sean與教授爭吵時,will的出現打斷了兩人的爭吵,Sean順勢拿起will的檔案看起來,并開始慢慢談論自己受到父親虐待的童年。而此舉讓will想起了自己的養父,在備受虐待時,will說養父將鐵鉗木棍皮帶放在桌上讓will選擇一樣。(養父用于鞭打will),will選擇了打人最痛的“鐵鉗”。Sean問:“為什么?” will說:“我不會讓他鉗制我的靈魂”。至此,will真正接納了自己的童年,接納自己的污點。他開始承認自己有強勢的自我保護意識。Sean一句:“這不是你的錯”,讓will的心理防線潰堤,他失聲痛哭,發泄了壓抑十幾年的委屈與怨恨。
之后,will接受了教授介紹的工作,然而兜兜轉轉,他看清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在某一日清晨,就如朋友所說,他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他給Sean留下了一張紙條,他告訴Sean:他的夢想,是去加州追尋那個錯過的女孩。
will在這場自我內心的博弈中,贏得了勝利。這一切,Sean功不可沒。
看完本片,我感受頗深,影片中每個人都有自我保護意識想要掩蓋的東西。不管是位高權重的教授,還是街頭混混。而這一切,使我不僅聯想到我自己,也聯想到我所教授的學生。
前段時間,我幫班里一個孩子申請中國大學和獎學金。提前一個月我便叮囑他把該辦好的資料都辦好,在申請截止前交給我,然而在臨近截止日期了,他還是遲遲交不出資料。我問他拿到哪些了,發現差兩樣。一是一篇學習計劃,用于申請獎學金。一是兩位教授的推薦信。護照,體檢,公正這些難辦的他全辦完了。單單這兩種最好辦的卻拿不到手。學習計劃他在幾天前自信滿滿地交給我,讓我幫忙修改。因為是申請大學,本著嚴謹的態度,我幾乎全篇否決(因為寫跑題了所以我讓他重寫一篇。)在此之前,我從未否定過他這么多。也從未受到任何老師的否定這么多,于是他不寫了。說自己沒時間拒絕再寫一篇,甚至讓我幫他寫。? 而兩封教授的推薦信,我不止一次催他,他卻以教授和自己不熟悉,不會幫他寫推薦信而回絕我。? 我問他:“那你試過找教授談過沒有?“他說:”不用談了,人家肯定不會給他寫的?!?他害怕遭到教授的拒絕,甚至都不愿去嘗試一次。? 最后我實在沒有辦法,退而求其次,幫他申請到中國大學進修。在申請截止的前一天半夜,我下載了兩張表格讓他填寫,他卻告訴我不要申請這兩個大學了,申請別的截止日期還早的大學吧。?? 我氣不打一出來。給他訓了一頓。
后來我總結了一下,這個學生從小家境苦難,父母務農,家中還有一弟一妹要照顧。生活十分拮據。但是他從來都是學習最努力的那個。他希望憑借優異的成績掩蓋自己窮困的家境。在某種意義上,他希望用成績將自己武裝起來,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在交談中,我問他:“你是不是害怕被中國大學拒絕,所以選擇放棄?”他說:“不是的,我成績很好,我從來不怕!” 這是他保護自己的方式,他認為分數是最好的武裝??梢园涯切┝钏械讲缓靡馑嫉臇|西都藏起來。他和will一樣,在自我保護上,同樣強勢。
是的,我很失望,也不是一個好老師,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我不能手把手引導他回到正途。我沒有Sean的魄力,即使我知道問題的根源。我也沒有能力去做什么。但這足以令我們去反思,自我保護意識致力于把人藏在最深處,適當的自我保護意識是每個人所需要的。但過于強勢和過于弱勢的自我保護有可能在未來導致更大的問題。之前我在我的讀書筆記《優秀的綿羊》里提到過許多高材生,他們生而尊貴非凡,與生俱來的,是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從未輸過失敗過的他們在長大以后,更加不愿意面對失敗。一旦成為輸家,他們會放逐自我甚至自殺。因為在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博弈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地遇見Sean這樣的導師。而自我保護意識,手握每個人的人生“污點”,輕易地就能將人擊倒。
我們應該反思,在生命的長河中,自我保護意識是否曾擋住我們的去路?
后記:有個好導師和好朋友真的至關重要啊!
餓了,吃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