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句話,你想毀掉兩個人的友情,只需借給對方一筆錢就好。
(一)
錢對于任何人來說,代表著利益,代表著地位,代表著是否能在這個社會上活得好好的;意味著你是否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經濟自由!
我最好的朋友,已經辭職有四個月了;當時辭職的原因很簡單,和老板吵架,各種看不慣就裸辭,沒考慮過裸辭的后果,只圖一時痛快。而在辭職后的第一個月,去了旅行,做一做所謂的背包客,體驗不一樣的人生軌跡。
第二個月,去了朋友家的公司待了一天,覺著是消磨時間,于是乎第二天便走了。他覺著這個世界充滿著惡心,覺著所有的老板都帶有一股惡意;總是有一種被害妄想癥,這樣的心情實在不是什么好的一面。
在第三個月,他終于決定自己當老板,自己去外面找資源。可是呢,作為一個內向的人來說,讓他去談生意,實在不是什么好的差事!以至于在這一個多月里沒談成幾單生意,還好有個同學開了一家公司,偶爾照顧他一下。生活上勉勉強強過得去,除此以外,多的活動都不能去參加。用他的話來講,五毛錢以上的活動都可以略過他。
商業行為在現在的時代來說已經是蓬勃發展,所有想在一線城市有所發展的人想的都是怎么提升自己,怎么賺更多的錢。這導致了幾乎所有的人都想去追求所謂的機會,裸辭也就給了他們充分的理由。之前在公司的所有人情往來都成為虛無,沒有金錢砸在腦袋上來得痛快!
(二)
都說現在的九零后喜歡裸辭,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可是,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我作為一個典型的九零后,有著一個獨生子女的特性,以自我為中心,認為這地球離開了我就不行。可是我還有一顆向上的心,我深知社會的現實,需要的是強大的內心以及奮斗的青春。
前段時間,我接著了一個合作,因為是臨時加上的,沒有簽訂合同,但對方爽快的付了定金。可是我沒想到的是,我把成品交給對方之后,各種毛病挑剔不斷。尾款始終不結,這讓我很是費解。
通過朋友知道,這種情況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催問。有什么需要改的地方第一時間改到,可是對方真不想給結尾款的話,也只有去勞動局進行仲裁。我沒想到當時痛痛快快的一個人為何會對這個尾款的結算上產生這般的態度。
人情往來,有個信字,信用是商家的最重要的核心。而經過這次的事情,我發現了在現在這個快餐時代而言,有些商家對信用二字毫不在意。有的更是打一槍換一炮,而這一槍的利益,足以讓他們付出風險。
馬克思:“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他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法律;它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