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比你優秀,你盡可以放心交往,因為優秀的人散發正能量;一個人比你有德行,你盡量與他成為一個團隊,因為厚德載物;一個人比你有智慧,你盡可安心與他同行,相信智慧能照亮未來;一個人活的生命比你有質量,你可用心與他成為知己,生命才有高度與寬度。與強者合作,與德者同行,與善者為伍,與智者悟道。
你想過什么樣的人生,取決于你交往的是什么人。你和世界互動的方式,決定了你在世界的位置。
從自小生活的與世隔絕的美國華人社區里來到洛杉磯,住狹小公寓,吃泡面,為買下第一個自己的公寓積極攢錢……
陳愉當初的經歷和每一個夢想在大城市里嶄露頭角的年輕人一樣,直到她遇見女商人莫琳·金德爾,并成為她聞名于加州商務和政界的晚宴的實際操作人。這段經歷讓她學會了如何與背景迥異的人打交道。
陳愉在美國的名流朋友很多,這幾乎讓她在政界和轉行做精英獵頭的過程里拾階而上;而在中國,她似乎更愿意與所有人坦誠相待這些朋友有的知名,有的不知名,但沒關系,那些愉快相聚的細節被以私人的方式呈現在網絡上,成為她博客里塑造的那個完美女人更“生活化”的補充。“我成為眾所周知的聯系人,我了解人們的需要,為彼此應當認識的人牽線搭橋。通過我連接的人越來越多,我能夠連接的人就越來越多。”她把自己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故事寫成書,并鼓勵中國女性“30歲前別結婚”,把時間放在找尋真正的自我上。人們總是好奇一個女人如何能在房地產開發商、副市長、精英獵頭、暢銷書作家、母親和妻子間自由轉換,找到平衡。陳愉對此的答案是,人們總是喜歡結交優秀的人,你希望如此,你希望結交的人也如此。
應該努力跟那些比你強,比你聰明的人做朋友
我們要善于跟比自己優秀的人結交,也就是:自己不行,也要跟行的人站在一起。因為在這里,你可以向他們請教、向他們看齊,學習他們實現夢想的方式,努力站在與他們相同的高度上。尤為重要的是:你可能會因為只與他們站在一起就獲得意外的機會,從而邁向成功。我們說要向比自己優秀者靠近,就是要不怕受打擊、不怕看到自己的不足,要用他們的優點和成就來激勵自己去努力、去做得像他們一樣好。
塞萬提斯有一句名言:“看你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樣的人。”
的確,人們都習慣于跟那些與自己能力相當、地位相近的人交往,這并沒有錯。可是如果你想變得更優秀,就要多與比你優秀的人交往,這樣你才可以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
美國有一位名叫阿瑟·華凱的農家少年,在雜志上讀了一些大實業家的故事,特別是對一個叫威廉·亞斯達的人很感興趣,很想知道得更詳細些,并希望能得到他對自己的忠告。
有一天,他跑到紐約,也不管幾點開始辦公,早上7點就到了威廉·亞斯達的事務所。
在第二間房子里,華凱立刻認出了面前那體格壯實、一副濃眉的人是誰。高個子的亞斯達開始覺得這少年有點討厭,然而一聽少年問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樣才能賺得百萬美元?”他的表情便變得柔和并微笑起來,倆人竟談了一個鐘頭。隨后亞斯達還告訴他該去訪問的其他的實業界名人。
華凱照著亞斯達的指示,遍訪了一流的商人、總編輯及銀行家。
在賺錢方面,華凱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見得對他有所幫助,但是能得到成功者的知遇,卻給了他自信。他開始仿效他們成功的做法。
又過了兩年,這個20歲的青年成為他做學徒的那家工廠的所有者。24歲時,他是一家農業機械廠的總經理。為時不到五年,他就如愿以償地擁有百萬美元的財富了。
阿瑟·華凱活躍于實業界的67年中,實踐著他年輕時來紐約學到的基本信條,即多與優秀的人相結交。結果他也像那些人一樣成就了自己的事業。
努力去接近比自己優秀的人,與他們站在一起,吸取他們的經驗、分享他們的智慧,讓自己向他們靠攏,讓有益的東西填充自己,可以少走彎路。同時,他們的精神品質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可以鼓舞我們向著更高尚的境界去努力追求,用更持久的動力去建設自己的事業。
要知道與優秀的人交往的方法
當然,由于優秀者與我們處于不同的層次,與之交往會有一定障礙。我們要做的就是跨越這些障礙,這樣才能與之交往。
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價值——用大白話說:你得行,你交往的人才行。如果你自己不能被利用,就沒有結識有價值朋友的機會;
第二是善于傳遞自己的價值,也就是說,善于隨時主動向他人提供自己的幫助,樂于助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第三是習慣向別人傳遞別人的價值,用個IT詞匯來說:要樂于做一個關系網的“推薦引擎”,成為一個交際中心——當然交際中心和交際花是有區別的,前者常出現在白天,后者一般游走于深夜。?
具體方法還得掌握:
尊重對方,但不能阿諛奉承、虛情假意、夸大其詞、別有用心,這樣只能讓優秀者反感、嫌惡、痛恨。本來可以建立友情,但因雙方失去真情而無法發展下去。
我們一方面要尊重他,另一方面也立足于自己,守住方寸,保持本色,與他們自然而正常的交往,不必拘謹。這反倒能顯示自己的交際魅力,會贏得對方的認可和尊重,使優秀者樂意與我們發展友情。
他們一般不會主動與我們交往,而作為平常人,自己要主動積極,充滿真誠,先邁出一步,做出友好的姿態,這是尊長敬上的美德,也是交際的慣例。
我們交往比我們優秀的人,主要目的就是求得幫助。正好像人說的那樣,讀好書交高人,乃人生一大形勢。
向優秀者求助求教,這是我們與優秀者交往所尋求和迫切需要得到的東西;二則作為優秀者,他也會從中獲得施與和扶持之樂,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這里有技巧。
比如說:?尋求幫助,那不是示弱嗎?這正是很多正在向上走但內心又有點小驕傲的專業人士心結所在,他們雖然尊重強者,但總不愿意示弱,雖然心中暗暗說“我要超過他”,但嘴巴上常不肯服輸。??其實越是強者,走過很多彎路,他總有很多經驗和資源,當然還有最寶貴的人脈關系,他一般都善于分享而且愿意提拔后來人——大多數商業環境并非只有一個人才能生存的叢林地帶,而且這也對他有利。尤其,強勢的人一般不會主動開口予以幫助,他也不能肯定每個遇到的人是否有幫助的價值,何況面對一個他不了解的人。主動尋求幫助,說出你的問題,尤其是你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有助于讓他更了解你。?
?因此,下一次遇到比你能干的人,試試主動開口說:“我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不知道你是否可以幫助我?”,看看他有什么反應?至少這給彼此一個更深入了解對方的機會。?
?但是,別犯這些錯誤:?
?第一,問題可以不復雜,但別愚蠢——假設你不確定是否愚蠢,你可以說“我覺得問這個問題有點愚蠢,但我真的有些弄不明白……”,坦誠更能為你加分。
?第二,問題永遠要對方做選擇題,別讓對方做問答題。這個道理可參見我05年的日志:“金字塔原理和電梯原則”,但你可以在對方回答了“對”或“不對”之后,繼續探討,“為什么你會覺得我這個做法欠妥呢?”。?
第三,展示詢問的誠意并給于反饋。雖然主動找個小問題去詢問對方無傷大雅,但彼此時間寶貴,更別假裝在聽,聰明人永遠比你想象中聰明。你一定要認真聆聽,仔細聽取建議,如果有不同看法要與對方討論,更重要的,在下一次遇見時要反饋:“感謝你上次給我的建議,我回去之后照做了,結果是(成功,或失敗)……”。?
越是優秀的人,越注重承諾,你的提問也是給于對方了一個潛在的反饋“承諾”。假設別人發現給你建議白費心機,那么要讓他再次予以幫助就困難了。?
試著常和那些比我們優秀的人交往吧!和那些人格、品行、學問、道德都勝過我們的人交往,能使我們能盡量汲取到種種對自己生命有益的東西。這些優秀的人們,不只是讓你的人際關系之網更結實、更精彩,更可以激勵我們趨向于高尚,激發出我們對事業更大的熱情和干勁來。
人際學堂:
1.對優秀者不要仰視,不能俯視,需要平視——不卑不亢才能走近他。
2.尊重、真誠是人際交往包括與優秀者交往的重要元素。
3.對于比自己優秀者,可以求教、可以求助,但不可以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