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彩霞
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為物所累。
很喜歡一段話:“角度不同,又怎會互相理解,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真正能治愈的,只有自己。”
我們都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之下,是很難去理解別人所處的那種環境,同時,我們更多覺得這世俗眼光里,應該擁有屬于我們自己的見解,所有別人看起來美好的事物,背后都應該成為當事人無數次的煎熬才度過來的。
姑娘你是不是都快忘了,曾經的那個你是多么有趣的一個人,善良愛笑大大咧咧的。現在的你,偶爾會變得焦慮愛哭迷茫抑郁暴躁,心里裝滿了無奈和煩惱,你還認識原來的那個自己嗎?好像我把那個愛笑的自己弄丟了。
可我又正在試著把自己一點一點找回來,做回那個愛笑、高傲、自信的小姑娘。
我堅信自己能找回來的,更堅信自己像最初的模樣。
前幾天,見了一個好朋友,一直來,她也是很關心我,也一直保持著聯系。其實人生低谷期時,任何人都不想見,因為害怕拖累別人,害怕自己的經歷讓別人看不起,害怕……
可當她見到我第一面,就說,很心疼你,看到你眼里都沒有光了,認識你的時候,你是最活潑了,無憂無慮。現在你卻是話最少的那一個。明明應該被呵護被珍惜的年紀,卻一個人面對和堅強著熬過來這么多事情。說完,她眼眶紅了一陣又一陣,她說我不愿意接受她的好,她心里難受。可是她也是被處在困境的當事人啊,因為她妹妹生病住院了,她邊照顧生病的的弟弟邊工作。
可她還是那么心疼我、就覺得我經歷了太多世間萬物之事。
9年來,她對我的疼愛有加無減,這世間百態,我們都曾一起分享過。
我都忘了以前我是那么愛笑的女孩,現在的我滿眼無神,也沒有什么期待。
心里總是告訴自己,堅持下去,前面就是一道曙光之路!它會照耀著我前行!
作者簡介: 你好啊,我是Anna,一位獨立行走的96后,工作上是一位編輯工作者,生活上是一位平凡記錄者。這里有我一路成長經歷和三觀,這一路披荊斬棘,只想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熱愛寫作、跑步、爬山、做志愿者、堅信寫給自己看的作品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