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年紀了,有時候真忍不了口述的真心。
一
王珺玥還沒上小學的時候,我應該在讀高中。有天晚上我沒上課,正好在路邊遇到姐姐帶著她。大半年沒見面,她羞澀的躲在姐姐身后。看表情好像又想跟我說什么,直到姐姐和母親聊完,姐姐哄她:你不是說有東西要送給舅舅嗎?
她才極不好意思的遞給我一個小孩子貼在額頭上的塑料帖。旁邊的大人都笑話她,我則蹲下來,把她心愛的禮物貼在額頭上,回到家就一直珍藏起來。
那是我記憶中,第一次有親戚精心為我準備禮物,也是我第一次懂得蹲下來回應一個孩子,回應那份最純真的喜愛。
后來,她慢慢的長大,我在外讀大學,在外工作,一年可能只見她一次。她在見到我的時候,表現的比見到其他親戚,要羞澀一些,僅僅如此。
那次巧遇她正好去學校,我堅持代替姐姐安排的司機繞道送她。見她一時猶豫是坐在后排還是副駕駛上。我還在想要不要提醒她坐副駕駛,她已經打開了后排的車門。我也意識到,她是個大女孩子了,已經成年了,也開始獨自在外讀大學。說不定馬上就有追她的男孩子,一個我這么粗礦的人送她到學校,嚇壞了那些小男生可怎么辦。
路上我不知道跟她說什么,到學校幫她把行李拿到宿舍口,摸摸她的頭,我就走了。
二
我是個肉食動物,基本從來不吃青菜。父母下崗后,家里就過得拮據了,但也從來沒在吃穿上苦過我。讀初中那會,我特別喜歡吃醬板鴨,那個年代鎮上給孩子每天買只醬板鴨吃,還是蠻奢侈的。
母親賣早點,開茶館,父母吃飯都比我早。等打牌的人陸陸續續到我們家時,就看我一個人在那吃一只整的醬板鴨,都唏噓不已,會說母親慣孩子。
我從那時候起,就習慣了吃“獨食”。以致于我現在一個人點餐都會點的非常豐富。
慢慢的鄰里間就都在傳:他們家的兒子,都是一個人吃好的,父母一筷子都不動。再過不久,便有那些我都不知道的老好人,熱心快腸的遇到我就說:以后要孝順父母?。∧憧茨惆謰寣δ愣嗪冒?!好的都留給你,自己一點都不舍得。
有次我到外婆家吃飯,她專門把一個鴨子的一半盛在一個碗里給我。我就慢慢的習慣了,到誰那里,都會特別為我做幾個菜。
反正我吃的好,管你們怎么說呢?只是后來,我就不怎么吃醬板鴨了,自從我不吃醬板鴨開始,似乎心情也沒舒暢多少。
三
大三的時候,有次朋友把我的錢都給借走了。凱子回家了,楊丞不在學校吃飯,我一個人在宿舍餓了2天。大家都去吃飯,我自己在電腦旁看新聞。第三天老袁過來調侃我:現在是不是特別悲傷,都沒有人給你帶吃的。
其實,我請過很多同學吃飯。只需要我跟他們輪流混一頓,足夠我吃一個星期了。當時也有好幾個人都察覺了,我2天沒吃東西。
第3天晚上,老劉叫我出去走走,路上請我吃飯。
我剛到現在公司上班的時候,身無分文,那時候ipadmini剛剛出來。我因為在小姨家玩過她的ipad,所以對這個非常喜歡。那時候,飯都吃不起,只是每天沒事的時候在網上看看mini的介紹。
那段時間寄宿在姚那里,無意中跟他說:我很喜歡ipadmini。第二天,他就買了一個,放在住處,告訴我,他也不用這個東西,讓我用。
我這個年紀了,早就過了聽別人說什么的階段。對別人的行為體會的格外的深刻的一些。
“我們是兄弟”——借錢還是要打群架了?
“我是為你好”——是要付費了嗎?
“我最在乎的是你”——是不是剛才把最好的東西給了其他人?
我突然想到網上的段子:十點跟你說要睡覺的女人,是因為她要陪她的男人了。告訴你他要忙工作的人,可能只是換一個對象聊天。
Om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