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抱歉,更新有點慢。謝謝你的瀏覽~
? ? ? 計劃七月份給姐姐家做整理,結果由于時間原因并沒有實踐起來,所以目前還是僅僅依賴我自家整理經驗和書本一些指導整理此篇文字,希望對你有用。
? ? ? 只要我們動手去實踐有效的生活整理法,相信我們都會成為整理的人。既然要去做,就做到足夠好,來一次完善的徹底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整理。可能有人一看到“完善”二字,就會先自我否定。“不可能的啦!!”。你沒去認真實踐,為什么不先懷疑呢。至少從我目前實踐結果來看,衣櫥也好,書架也好,除了日常維護,基本上不太費心思在整理,甚至日常穿什么、出門帶什么都不費什么時間,大大減少了磨蹭的幾率。
? ? ? 那么,怎樣做才是有效的整理呢?其實整理只有兩件事要做,而且都是一些物理性動手可操作的小事情。一是抉擇所擁有物品的棄留。二是給你選擇留下的物品設定好一個固定的“家”。這兩項都能做好,那么你的整理也就完成了。重點在于必須你親自來操作執行這兩件工作,而且必定是舍棄在前,收納在后。一件一件判斷所擁有物品是舍棄還是留下,并給所有留下的物品一個特定的收納位置,完成以后也要做到使用過的物品歸置原位,為新添物品設定固定收納場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繼續保持整理后的整潔狀態!
? ? 了解了整理的本質工作后,是不是很想試一試呢?先別著急,認真審視一下現在所處的居住、辦公環境哪里需要改善,哪里是你極不滿意或者仍是毫無頭緒、無從下手。那么,我們就思考一下理想的生活環境是什么樣子的?通過整理,你想過一種什么樣的日子?那種幻想著什么獨棟別墅、室外游泳池、自帶家庭影院兼健身房的請不要隨意做夢。尊重現在的現實,這些整理永遠達不到。你要試想的是,在現有居住水平條件下,室內是什么樣的狀態能讓你心生平和、祥靜同時幸福感油然而生。素色的窗簾、粉色的床單、干凈的廚房、無視野障礙的客廳、入夜時暖暖的臺燈還有入睡前的香薰燈飄出來的淡淡味道......然后想一想現有狀態為什么做不到理想中的樣子,為什么內心歡喜的是這些呢?捫心自問,不都是讓自己更加幸福和開心嗎?無論是丟棄物品還是擁有物品,都是為了讓我們過上自己內心想要的生活。經過一番思考,很自然進入到物品棄留這件事情上來。
? ? ? ? 發現很多人都表示丟不掉,這個也有用那個也有用,難怪啊,找個東西找那么久,房間下腳的地方都沒有。怎樣進行舍棄保留工作呢?不管是舍還是留,判斷的標準是什么?我很欣賞近藤麻理惠提出的“怦然心動”的概念,沒錯,就是這樣一個特別主觀和摸不著頭腦的標準,留不留下來看這件物品有沒有讓你感覺心動獲得幸福。很可能你還是會暈頭轉向,那么請一件一件地去感受,去看去摸去聞去體會,讓內心告訴你,這件物品有沒有讓你心動幸福。如果有,請留下,如果沒有,請舍棄。不要再站在物品的角度考慮有用與否去決定物品棄留,相信我,這樣做你始終沒有辦法展開丟棄的工作,因為即使是一個空的塑料瓶、一個零部件壞了N久的手表或者鬧鐘,你都會覺得用處大著呢。
? ? ? 具體取舍工作怎么開展,把同類物品集中起來進行一次性判斷,一口氣在短時間內“徹底”丟棄。根據大部分人整理經驗來看,很可能都是按照場所來逐步完成,其實這樣做并不能徹底。因為很多沒有經過徹底整理的家庭,同類物品會收納在兩個甚至多個次生空間里。當你收拾好書房里的書,很可能在后面整理過程中發現臥室、客廳甚至衛生間陸續蹦出來幾本,這樣你不得不又來一次心動篩選,按照類別再把它們放到指定的收納位置。而之前已經擺放好的書本很可能又要全部重新擺放一遍甚至幾遍。這種重復勞動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會影響你正常判斷,這樣你也可能因此減少對整理的熱情。衣服也是一樣。為什么說要一次性短時間內徹底丟掉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整理者在短期內感受到整理前后的巨大反差,瞬間改變使得意識也收到沖擊,我們才能培養出正確的整理意識。如果長時間慢慢進行該項工作,每天整理一點,這種意識的轉變就很難達成,而且很可能頻繁出現復亂,漸漸地你又回到曾經混沌之中。
? ? 按照類別整理這點很重要!而且要有正確的整理順序,先衣服類?書籍類?文件類?雜物類?紀念品。另外還有兩點涉及到物品棄留工作需要注意,一是別讓家人看見丟棄的物品(特別是長輩!),二是也別把要丟棄的物品送給家人(除非TA正好、確實喜歡需要)。第一點比較容易理解,不讓家人看到,一是減輕雙方壓力,二是保證整理正常節奏進行。對于丟棄,本身整理者可能就冒著被說“敗家子”的風險,看見的家人一方面擔心我們是不是太不會過日子,另一方面可能丟棄的物品有些正好是他送的,而看到你要丟棄無疑就是一種不被肯定的打擊,勢必會讓家人心生傷感,所以說,既然決定要丟棄的話,就自己“悄悄”處理掉吧。另外一個點是不要把自己的物品送給家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有的小伙伴就會想了,我不要的給家人用不正好是資源利用嗎?請從兩方面考慮,首先,這些給家人是不是東西還在家里,沒錯,你的是少了,但是家人的就多了。另一方面,你不要的,你的家人真的就是迫切需要、心動不已嗎?從我家例子來看,以前(應該是三四年前了)我要扔掉老公不太穿的衣服,婆婆看見了就極力阻止,總是說“我好穿”。但其實呢,基本上這些衣服都成了壓箱底,有一箱放了好兩年都沒打開。但是我搬家也好,換季整理也好,都會附注精力在上面。今年才決定還是舍棄為好。有些事情表面上看似乎充滿善意,而實際上卻是自己的罪惡感硬塞給別人,東西丟了好可惜,給你吧,你真的是需要嗎?
? ? ? 篩選物品的過程也是一個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會發現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樣的物品,自己適合什么樣的風格。也是一個不斷自我發現的過程,我那么不舍扔掉不起眼的灰不溜秋的瑜伽墊,是因為我期待身體狀態各方面都良好的自己,會督促自己盡量去堅持運動。對于“既沒有心動感也不愿丟棄的物品”,會審視其真正的功能,有些可能已經完成使命,有的可能還會繼續默默付出,總之,謝謝所有曾經來到我身邊的物品,不管現在將來是否會一直保留,是你們的存在,讓我認識到更應該珍惜每個現在,每一寸身處的空間,非常感謝!
? ? ?
? ? 有點啰嗦了,思緒有點飄~整理的兩個部分工作一是棄留,二是收納。希望是自己動手去實踐,主要是為了培養整理的意識,做到不囤積物品,留下來的剛好都是你喜歡的,給這些美好的物品一個固定而舒適的家。做到這些,你也會因此舒適。下章更新衣物的整理(包括篩選和收納)。困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