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學校后,很久都沒有再拿毛筆寫字,直到加入了一個寫字群,每天看著大家勤奮地互相督促,互相影響,竟也堅持了快二個月,從只知道草書和楷書的傻白菜開始,逐漸知道了什么是顏體,什么是魏碑,什么是玄秘塔碑等。
堅持時間長了,大家便開始熱烈地討論著十年后的發展。我們的理念是,無論今天開始寫得多差,只要堅持,十年后必定給自己意想不到的回報。
確實,這二個月下來,從剛開始有丑的不成字型的,有完全不知道該用什么筆寫什么字體的,有臨什么帖用什么紙都毫無頭緒的,到今天,群里基本都找到自己喜愛的方向,字型也越來越漂亮了,字的結構越來越清晰,大家仿佛真的看到了十年后的夢想。
我對書法其實沒什么向往,從一開始就選定了智永的千字文沒有變過,是因為既可一邊寫,學習道理,也可一邊教娃娃朗朗上口,練習記憶力,培養朗誦基礎,我就是想寫好這篇千字文而已,僅僅是寫好字,不是寫書法(請群里的朋友不要怪我胸無大志把我踢走),所以寫著寫著,我就忍不住開始畫。
很早就開始喜歡蔡志忠,喜歡他的畫風,喜歡他畫的人物,所以每每寫到有感覺的字,我總忍不住想把有感覺的畫給畫出來,完全忽略了書法的嚴謹性。
估計每次點評老師看到我的作業都預留了一額汗,這個什么鬼。然而我卻覺得非常有趣,特別是在落款寫錯字很懊惱不想重寫的時候,便干脆將錯就錯,即興發揮,我原是無法自創的,便借蔡先生的主角來樂樂吧。好像聽誰說的,在臨摹的過程中,也是自我創作的一種,哈哈,厚臉皮飄過。
臨摹古人字帖本是一種尋古論今的行為,讀點至理名言,探求古人古事,總是有點費力的事,但畫幅小畫,自在逍遙,就把輕松的事湊到一起了,得來不少快樂。
千字文里也寫了,‘’求古尋論,散慮逍遙,欣奏累遣,戚謝歡招‘’ ,高興就好。
(5.28)
ps,昨晚娃發高燒,一晚沒睡好,今日持續高燒,忙碌了一天,沒法安排時間作畫了,強迫癥發作,幸好清晨有練毛筆字順道畫幾筆的習慣,竊喜,便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毛筆涂鴉行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