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飄,總有自己搞不定的事情。這時候就不免要向別人發(fā)出求救的信號了。我一向最怕麻煩別人,更別提求人幫忙了。總覺得自己有手有腳,沒理由讓他人替你做你該做的事。每每看到身邊動輒有人輕易張口求別人幫忙,在我看來多不好意思說出嘴的話都能毫不費力地張口即來,總覺得不可思議,怎么說出來的。
后來慢慢地理解了這種行為。雖然自己依然不是很能身體力行,但也接受了,一個人一種活法。再說了,也有人說,人脈,就是在你麻煩我,我麻煩你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其實我對人脈這個詞也接受不能)。
然而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己灑灑脫脫地絕世而獨立。總會有一些時候,你不得不放下別扭放下姿態(tài),請別人幫幫你,因為這件事是你必須完成的。
自己張嘴的次數(shù)不多,所以總是斟酌再三,也就總結出了一些方法,盡量減少對方的麻煩。
1. 直接
我女票S同學做了一個早教類的公號,經(jīng)常在上面回答一些家長的困惑。里面不乏有些讀者是這樣問的:
在嗎?
(我又不是24小時值班的接線生,怎么可能一直在。我在又怎樣?不在又怎樣?我剛才不在現(xiàn)在看到這條消息我算是在還是不在?)
在,請講。
我想問一個問題。
(有問題你就說啊你不說我怎么知道)
好的。
我覺得我家寶寶最近的行為有些奇怪。
我已經(jīng)無力吐槽了。大家看出來了吧?原本是一個問題,用一些沒必要的寒暄你來我往,簡直有大戰(zhàn)八百回合的架勢。
所以真要要麻煩別人,真要要浪費別人時間,盡可能少一些這樣的套路,直奔主題吧!
2 不要為了讓對方接受而把問題描述得很簡單
留過學和英語專業(yè)的人一定都深有體會。你一定會有至少一個親戚、朋友、同學甚至網(wǎng)友,給你丟過來一個材料,讓你幫忙翻譯。通常來說他們的說辭都是一樣的:你看你水平這么高,這對你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
EXCUSE ME?
二十多頁的醫(yī)療器械材料,你哪只眼看出來是小菜一碟了?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托別人幫忙的時候,其實可以這樣說。
實在是太麻煩你了,真不好意思。
3. 有誠意
剛才不是說了要直接,為啥現(xiàn)在又說要有誠意?
這里面區(qū)別大了多了。直接還是啰嗦只是一種方式,未必能代表態(tài)度。不信你仔細想想,那些啰啰嗦嗦半天不切入主題的人后來都到哪里去了?
前幾日在一個社群里分享思維導圖,花了一個晚上備課,一個晚上扯著嗓子在微信群里給人做微課。有人問起價錢的時候,我笑著說這個月是本人生日月,免費。一個小妹妹就記在了心里,問了我生日是幾號?我其實當時心中也了然,也想看看她能不能記得我生日。
果然那天除了祝福外,還發(fā)了一個紅包。當下心里暖洋洋的。
幾塊錢的紅包當然本身的價值不高,但代表了對方的謝意,以及對方的處事方式。
4. 諒解不肯幫你的人
很多人對別人不肯相助稍微有點介意。特別是對那些自己幫助過的人,尤其失望。更有一些可怕的人感覺別人即便幫了你百分之八十,依然欠你百分之二十。但事實上,別人又不是你的守護天使,沒義務幫你掃平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
對于那些你曾經(jīng)幫助過的人,更不用苛求對方涌泉相報。我并不主張刻意去做到大度、無私,只是我覺得,世界上你做很多功都是沒有回報的,如果凡是都追求立竿見影的回報,心里肯定會累死。不信你看看古今中外好人都真的會一生平安嗎?并不是吧。但沒有回報你就不去做了?隨心吧。
我向來認為需要幫忙就幫忙,不需要幫就不幫。不完全取決于親疏遠近,也不完全取決于對方有沒有幫助過自己。所以同樣也不會太介意別人會不會幫助自己。
5. 別忘了感謝幫助過你的家人和朋友
當然,所有幫助過你的人都應該感謝。但很多人往往都忘記感謝身邊最親的人。很多人覺得親子之間,夫妻之間以及好朋友之間沒必要言謝。我真不知道這種說法的邏輯在哪里。
有次陪我媽看一個調(diào)解家庭糾紛類的狗血綜藝。有個女嘉賓從頭到尾都在抱怨自己的媽媽管得太寬,不按照自己的育兒方式來帶自己的孩子。
等等…
我們先把科學育兒的話題放在一邊。
難道自己的孩子不應該是你們小夫妻自己帶么?你媽把你養(yǎng)大后還要把你孩子養(yǎng)大,而你就這么理直氣壯地接受后非但毫無感激之心還跑到節(jié)目上吐槽了?
老一代的人帶孩子多半是有問題,但各代撫養(yǎng)最大的問題往往是年輕的夫婦在沒有任何能力生兒育兒時就有了小孩,自己工作育兒無法兼顧,理所當然地覺得退休的父母有義務替自己帶孩子,天經(jīng)地義,合情合理。
夫妻之間、好朋友之間這種案例也數(shù)不數(shù)。積累得多了,慢慢就會變成親情綁架,友情綁架。被外人傷害尚且難過不已,被親人傷害的滋味有何止是心痛?
你,有沒有綁架過你最親密的人?
希望我們每一次呼救都能收到及時的回應;
希望每一雙援助的手都能開出潔白的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