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西郡王
“阿鳳!”
“阿鳳!”
“阿鳳!”
一聲似一聲輕柔,一聲比一聲透著焦急,恍恍惚惚中看見自己臥在一張大床上,額上包扎著白色的繃帶,黑亮的長發似瀑布般傾瀉在一邊,心道:“不對哎,姐姐我人生二十年,沒留過長發哎!這包扎的是額頭吧,姐姐偶撞的是太陽穴哎!”
圍在床邊的人面目服飾看不分明,唯一清晰的是自己略蒼白中透著青灰色的面容,觀這面色離死不遠矣。心念:“難道姐姐我成植物人了?不對哎,這面色怕是要僵尸了?那姐姐我現在靈魂狀態還是瀕死狀態?”
“阿鳳哎,你回來吧,阿嬤做了你最愛的糕糕哎!”
“阿鳳哎,你醒來喲,阿嬤喂你吃糖糖哎!”
“阿鳳哎,你醒來喲,阿嬤為你穿新衣哎!”
這聲音,慈祥,略透著蒼老,用別樣抑揚頓挫的語調低低吟唱著,我正在努力思考靈魂是否真實存在,回頭醒了我如何向老師證明我的靈魂流離出體外這一問題,想到老師就想班導那張慘絕人寰的臉,再想到姐姐我們正青春年少,貌美如花就這么悲慘的掛了!呃,阿銀貌似還是處吧?我們四個沒空去鬼混的自然也是……還是阿銀慘點!姐姐我們是守身如玉,阿銀二十歲還沒變成男人,真慘!
胡思亂想中就覺得頭悶的厲害,耳邊低唱的方言腔如幼時外婆哼唱的不知名童謠,覺得自己越來越沉,越來越沉,額頭也開始疼的厲害,周圍人的面目也在模糊混沌中變得分明起來,映入眼簾的一張素顏,標準的小家碧玉古典美,服飾簡單不失富貴,湖綠色長裙,面容憔悴,年齡應該不超過三十,滿臉喜色的看著我:“醒了!我兒醒了!”
我張了張嘴,只覺舌頭發直,完全不聽使喚,好容易說了一個水字,聲音也是沙啞不堪。這位小美人姐姐卻領著一屋子人向南跪地磕頭,嘴里念叨著什么:“太后保佑!”“皇上保佑!”之類的,咚咚咚磕了三個頭,一屋子咚咚咚磕地板的聲音。
等她磕完了,就坐在我床邊,早有人自后面將我支了起來,接過下人遞來的細瓷碗,舀了幾勺溫熱的液體喂到我嘴里。因為身體完全不聽使喚,舌頭也不好用,再加上頭疼的歷害,我決定再睡一會。
三天后,終于能指揮自己的手和腳了,也確定了自己是穿了,身份:李瓊(同名同姓),字鳳茹,小名:阿鳳(同名,據說長姐這么叫的),河西郡王,年十七,當今皇帝第三子,母妃嫻淑儀,朝中無人,后臺當今太后。
慢慢我才知道我這位母妃原是皇太后身邊的人,據說因為后宮那些不省油的燈斗的太厲害,老太太想過過簡單的祖孫之樂,就在侍候的宮娥中挑了個性格沉靜有宜男之相的給兒子侍寢,果然一舉奪魁,十月懷胎生了個兒子,太后取溫柔嫻靜之意賜封號嫻,封為淑儀,住在離太后所居的慶云宮最近的棲云宮。
最初這幾年老太太著實過了把含飴弄孫的癮,皇上也給面子,時不時去一趟,嫻淑儀肚子也爭氣,一年一個,又連生了倆公主,可就在嫻淑儀懷第四胎的時候,欽天監說此胎不祥,又說淑儀福薄命硬,恐難安享榮華。什么雖得皇恩庇佑,但恐怕要多分周圍人的福分以保全自己子女。
然后寧貴妃的清寧宮里走了點水,皇后身子抱恙,德妃宮里低階宮妃投井,連一品夫人胎象不穩都算到淑儀這一胎上。
彼時后宮子嗣算上棲云宮里的已經有七位皇子五位公主,皇后、貴德淑賢四妃、兩位一品夫人、兩位二品妃均有所出。
老太太先打了欽天監二十板子:我皇家的子嗣怎會不祥?!又跟皇帝討了道恩旨,封了皇三子為河西郡王,派了兩個掌史跟著嫻淑儀帶著兒子和公主上封地去居住。
三皇子和嫻淑儀前腳剛走,第二個月皇帝就封了張貴妃所生的皇長子為太子,大赦天下。年末,住河西郡王府的嫻淑儀生下皇帝第八子,皇帝賜名英,恩旨待孩子滿月了接嫻淑儀和皇八子回宮。
這嫻淑儀也是個聰明的主,生完兒子,就請了道旨,要在郡王府內的佛堂里代發修行,為皇帝和太后祈福,奏請太后旨意,太后準了。又請皇后旨,福薄命硬不宜伴君,隨兒長居封地,也準了。皇帝一看沒自己什么事了,就命人按親王規制擴建郡王府,待皇三子年滿二十歲成年后就封為河西王。又一年,待皇八子滿周歲,封河東郡王,一并住在河西郡王府,由嫻淑儀撫養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