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書說到,師太正在說法,一眾僧俗凝然靜聽。忽然緣來在座上哈哈大笑,把大家嚇了一跳。
參禪三天下來,緣來身心俱滅,如沭春風。今天坐第一柱香開始,喜形于色,時自笑不止。
師太輕步到其面前,“啪!”香板著地聲。“笑者是誰?你是誰?”
“哈哈,空氣。”緣來并不驚嚇,依然笑容滿臉,伸手指著空中。
“住了。”師太喝一聲。“啪”,香板拍在地上,又賞了一香板。“你要止住,不可著了自在魔。”
緣來默然。
師太回到案桌旁。“諸位,剛說到七支坐的第一要點,雙腿跏趺。有人問何為金剛坐?又何為如意坐?哈哈,這只是個名稱,并無實義。凡左腳下,右腳上的為金剛坐。左腳上,右腳下的叫如意坐。那么雙盤的時候呢,再加兩個字。如意前面加上吉祥,叫吉祥如意坐。金剛是干嘛的呢?降魔啊!所以,金剛前面加兩個字,叫降魔金剛坐。哈哈,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吧,反正是兩條腿,同那個火腿一樣,搬來搬去,賣出去了,空了,就好了。”
師太一邊對眾人開示,一邊注意觀察緣來的動靜。見緣來神情儼然,又似心不在焉。師太不放心,又走了過去。“緣來啊,窗戶外面數九天寒,江風蕭瑟,禪堂里面,暖氣融融。你此時的心情如何?”
“師太啊,今天一上坐,萬物拋開。喜悅心境,燦然而來。故而大笑不止。可剛才您賞了一香板,現在是想笑,又笑不出來了。如之奈何?”
師太指著一尊彌勒佛像,問道:“緣來啊,你的一笑,與他的一笑,是同,是異呢?”
“他是我,我也是他。我笑他笑,一笑而已。哈哈。”
師太忽然提高嗓音,振聲喝問:“笑與不笑者有何不同?說說看:究竟是誰?”
“放屁!”
師太笑而不語,轉身走回案桌前。“你這個小東西,過去禪堂里叫伶俐衲子,上好的根器。倘任你如此下去,可能成瘋子。像當年濟顛和尚一樣,逢人就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并且各種神通,一齊迸發。但是,為師并不希望你如此。現在山河破碎,列強壓境。整個世界大亂矣。人心不古,世道艱難。你最好還是傳承儒學,弘揚儒家仁義道德,發起大志向,拯救落去的世道人心。發神發通,與同參同道前,始可玩之。”
緣來下坐合掌,拜倒在地下。
師太登上法席,繼續開講七支坐法第二支,即第二個注意要點,背脊骨挺直。“背脊骨挺直,這句話,害死了多少修道人。”師太一邊說,一邊比劃。
“很多人打坐,拼命一樣把腰挺得筆直。這個手還結個三角印。說三角印代表火。整個人繃得緊緊的。我說你們這是在干嘛呢?練武功啊? 在打坐,坐禪啊。做禪是這樣的嗎?我說你不是瞎搞嗎?這樣子,你的心如何靜得下來呢?做禪是氣定神閑,如飛絮揚花,沐春風而飄逸。舒舒服服,忘身忘我哎。我們的背脊骨不是直的哦。”
師太讓品香側過身來坐。“你們看,人的背脊骨是有弧形的哎。上面往里彎,到了底下尾椎骨這里,又往外彎過去。整個背脊骨就像拉開來的太極圖。所以,我常說,人的身體生命,和宇宙里的所有東西一樣是圓的。打坐的時候,你不要硬挺,要放松。等到氣機發動,一節一節地把骨節都充滿,你的腰身就自然直起來了。用道家的一句話,最能形象地說明。先天一氣從虛無中來。這句話說得太好了。虛無中來,你打坐念頭切斷,一齊清空了,這時你清靜到了極點。這個時候,先天一氣,這個生命的潛能啊就爆發了。”
說著,師太把身體突然挺直。“就是這樣,整個身體自然就直了。想彎都不可能。你真到了念頭沒有了,功夫到家了,它就是“咚”一下,那個生命的功能就撐起來了。真到了這一步,也沒有什么了不起。要認為了不起,你就變成起不了了。因為這就是生命機能恢復了的一個現象而已。”
一堂課,七支坐禪大法,老尼姑一直講到午夜時分。腿腳,背脊,肩膀,手印,頭,舌,眼睛。七個身體部位,七大注意要點。品香為模范,現身說法。一眾僧俗,心領神會,已大異從前了。彎腰勾背的沒有了,拼命狀,練武功狀,緊張急促狀的都沒有了。大家都是面含微笑,慈悲喜舍狀,坦然而住矣。
夜已經很深了,幾個年歲大的居士,吃完夜點,合衣臥倒了。在禪堂廣單上練睡功。廣單者,禪堂里的通鋪也。按戒律,打七,凡僧家,出家人,是不可以臥倒的。必須晝夜不倒單,長坐不臥。即使俗家人,禪堂里也不許昏睡。臥要吉祥臥,觀太陽。所謂日輪觀。心清凈長明。
一夜無話,坐者,臥者,俱各精進用功。參一個話頭,“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
次日上午,三柱香后,老和尚無塵,在眾人的恭請下,走進禪堂。
老和尚高榻上剛坐定,祁德隆大聲問道:“請問大和尚,何者為禪?”
“哈哈哈,問得好!”老和尚捻須一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靜動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禪者,佛之心法也。出一口大氣,一切放下,萬事皆休。空空洞洞,靈明覺爽,就是這個。連這個也不滯、不守,才是。”
老和尚戒尺擊案,碰然有聲。“我臨江寺傳禪宗密法。何為密法?無法也。法,為天下之共法。顯也,不明究里,即為密也。這三天,你等眾人,抱住一句話頭苦苦參究。是耶非耶?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禪者,以無門為法門。即有殺人刀,亦有活人劍。能殺的死,還須救的活。能將人恨怒挑起來,亦可把恨怒息下去,使其心平氣和。心平氣和后,又能把其恨怒挑起來。此行,方可為大宗師。”
時引磬響,“叮……”眾人下坐經行。
“雙眼平視,膀子甩起來。快走。”法如領行,一眾僧俗越走越快,跑將起來。
“啪”。香板擊地聲。眾人嘎然而止,站立不動。
“你的禪就是這一板子。諸位,不要放過這一板子。開口便錯,動念即乖。說出這八個字,已經不是禪。禪是什么?”
“啪。”老和尚又賞一香板。“只有這一香板。其它都不是。”
“殼,殼,殼,”木魚敲擊聲。
“上座。”法如拉長聲音招呼大家。眾人各就各位。
“頭抬起來,端然正坐。”老和尚見有人低頭。“身正而后平心和氣。下座、上座,只是變換一個姿態而已,心境則一模一樣。”
老和尚高榻上,威風凜凜,看著大家。“走也走過了,香板亦響過了,你仍然是你。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哇……。”痛哭聲,震撼禪堂。品香突然大哭,下座跪于佛前,大哭不止。
欲知這后事如何,且聽老夫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