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小暑有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所謂“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暑,表示炎熱,小暑還不是最熱。“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因為小暑正值初伏前后,空氣濕度逐漸加大,天氣由干熱轉為悶熱。“出梅”、“入伏”是小暑節氣的關鍵詞。
“三伏天”就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際,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為潮濕悶熱的日子,這個時期人體出汗多、消耗大、易勞累,體內的陽氣在夏天是往外發散的,身體會處于內虛、上熱下寒的狀態,所以對于人體陽氣的蓄養尤為重要。
夏天本就是一個應該熱到出汗的季節,在身體很熱的時候,如果洗冷浴或喝冷飲,血管會快速收縮,空調、風扇等寒邪也易襲人體。古人早已把寒氣當作疾病的最大根源,特別是在夏天,寒氣損害陽氣,會讓人感覺精力匱乏。身體不能順應夏天陽氣生發旺盛的自然狀態,為健康帶來隱患。
當從一個高溫環境進入到冷氣十足的環境時,對人體來說,就好比從炎夏瞬間進入寒冬,我們的身體不是機器,適應是需要過程的。頻繁出入溫差大的環境,身體的防御系統就會紊亂,當跟不上這種變化時,感冒、發燒、鼻炎等空調病就來了。
受暑濕邪氣侵襲,人體易出現“內有濕熱、外感傷寒”的病癥,導致外寒內熱型感冒。
人體降溫的方式主要是排汗,熱比冷更有優勢,通過出汗的方式使多余的熱量離開人體。三伏天,濕熱之邪在作祟,祛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排汗。不逃避出汗,適度出汗可以排出體內的寒濕邪氣,特別是身體虛、寒、濕體質的、氣血兩虧的、容易感冒的、手腳怕冷的、鼻敏感、鼻炎等患者,尤其是大多女性屬于寒性體質,所以更要“熱養”。氣溫過高時,應避免劇烈運動和大量出汗,適當補充水分,以免傷津耗陽氣。以清晨或傍晚相對涼爽時運動為宜,適宜散步、慢跑、太極拳等舒緩運動。看書、聽音樂、品茶、寫字,都是很雅趣的休閑方式,可以調心養身,使內心變得寧靜從容。
小暑過后即將入伏,民間在這個時節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黃鱔生長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補、最味美的莫屬小暑前后一個月的夏鱔魚。此時用黃鱔滋補更能起到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的作用。
第二寶是營養又消暑的蓮藕,常吃蓮藕可以涼血、滋陰、清熱,解決流鼻血這種麻煩可以說是小菜一碟。對老年人來說,夏藕更是補養脾胃的好食材。
第三寶是綠豆芽,可以清熱解毒、利尿除濕。同時,綠豆芽的熱量低,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促進腸蠕動,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另外,綠豆芽性偏寒涼,烹調時配上一點姜絲或椒絲,或是搭配些偏溫的香菜、韭黃。
“小暑食新”,新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含量明顯高于陳谷,營養豐富。傳統習俗中,小暑要吃新米、喝新酒。
小暑過后不久就會入伏,伏天濕熱,受“濕邪”侵襲容易出現周身乏力、頭暈腦脹、抑郁、胸悶、脾胃不和、惡心出汗、手足水腫等癥狀,消化道疾病更加頻發。在飲食方面,不可過度偏嗜生冷寒涼,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寒濕內生而發生腹痛、泄瀉。飲食以清淡為宜,多食具有消熱利濕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白蘿卜、番茄等這類化濕通淤、有助于改善腸胃功能的食物,少食紅肉、辛辣和油炸食品。
中醫認為“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夏季人體陽氣旺盛,治療某些屬于寒性的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暑克寒,調整人體陰陽平衡,使宿疾得到改善,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例如,呼吸系統疾病在冬天容易發作,氣溫越低,癥狀越嚴重。若在夏天做好養護工作,“以陽克陰”就會降低呼吸系統疾病在冬季發病的可能。中醫說“春夏養陽”,流傳幾千年的“冬病夏治”中醫療法是夏季最好的防病治病方法,包括艾灸、針灸等。
“冬病”是指在冬天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這種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緩解期進行治療。比如反復感冒、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風濕性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勝一招:三伏溫灸
Q:哪些人適合三伏灸?哪些人不適合?
A:只要不是腎精和肝血極虧虛的都可以,這兩極虧一般明顯表現為贏弱干瘦,女人月經量極少。
Q:只是為了養生的話,三伏灸有普遍適用的穴位嗎?
A:三伏灸重在生陽氣、祛濕寒、養脾胃。常用穴位有中脘、足三里、八髎、陽池或下巨虛。
Q:三伏灸是每天都要灸嗎?
A:不是,看個人體質。連續灸或是間隔灸,要看需要。關鍵是溫灸完喝什么,絕對不允許喝涼水、涼茶、菊花茶這些東西,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因為這個不叫水火既濟,這叫水火對沖,所以這種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
? ? ? ? 和脈溫灸通過對經絡腧穴的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絡、散寒除痹的作用。在最熱的“三伏天”施灸會事半功倍,解決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種淤癥、痛癥和有損容顏美麗的色斑問題,達到秋冬養陰、冬病夏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