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報考公務員的同志們來說,職位的選擇是一件很有講究的事情,常言道考的好不如報得好,想考出滿意的結果最終考上公務員的崗位,不光是努力用功學習就夠了,還得把精力用在對的地方才行。
有些同志學習好底子厚實,考出來的成績很高,完全能夠考上考上更好更有前途的的職位,卻因為魄力不足考慮的過多而最后去了一個并不是特別滿意的地方、不是特別滿意的工作,這一點小編深有體會,如果魄力大一點,現在應該在省會里面吧,因為分數最后考得確實挺高;
有些考生一不小心報考了一個特別炙手可熱的崗位,幾千甚至幾萬名報考者爭相追逐的崗位,其實如果換一個條件差一點的也許早就考上了。例如小編前幾年還在備考的,記得有一個崗位是某海關的崗位要五個人最后報考了9000多人,最后果斷放棄參加他的考試。
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同志們,大家如果想盡快考上,避免一年又一年的在路上,就要認真對待自己,結合自身條件和情況,全盤考慮,重視對職位的選擇,爭取一次拿下。
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需要大家重視。
一、了解職位要求;
細看國考和省考的職位表,不同職位的職位要求各不相同,但是不外乎有以下要求:專業、學歷、年齡、身體條件、基層工作經驗年限(有些對工作經歷還有限制,如要 求法律工作經歷、財會工作經歷等)、政治面貌、戶籍、民族、性別、應屆往屆、資格證書(外語等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身份限制(特崗人員、志愿者、村官、非在職公務員等等)、組織專業考試、其他要求與說明(文字功底、語言技能、最低服務年限、父母沒犯罪記錄)。
這些都是硬件條件,大家報考之前務必仔細閱讀,做到有的放矢。
二、選擇合適職位;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位,所選擇的職位還是一個難度適中、自己理想中的職位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在充分了解職位要求和自身條件之后,我認為選擇職位應該遵從是根據以下原則:
1、個人意愿:
這個應該我把它放在首位,結合職位所在地區、待遇、發展前途、職位內容與個人興趣綜合考慮,如果考一個不能愿意持續干下去的崗位,那么即使考上也沒有意義。因此待招考公告出來之后,首先就要篩選出自己愿意的或者說理想中想從事的職位,著重標記出來,還要結合自身條件,把那些自己不能考的不符合要求的排除,這就需要把職位表下載下來了,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把這項考前職位選擇工作初步做完,剩下的時間就是在自己初步篩選出來的職位中選擇了。
2、報考人數:
報考人數的多少與公考難易成度有直接關聯,這個相比大家都清楚。試想1:3000和1:30哪個更容易呢?!
現在有的省在報名階段都會實時公布報名人數,也是為了防止扎堆報考,除非你只盯著那一個職位不考上不罷休,否則避開人數過多的崗位也是提高成公率的必要選擇。
我自己的話,在滿足第一個條件的前提下,因為報考的是公檢法口,選擇的職位省考的人數限制在1:30以內,國考我專業太齷齪只能報三不限的所以我沒有太重視,報了幾個都是某海關,最后報名人數都快上萬了,果斷放棄。
我們一定要清楚一件事,特別好的職位容易出高分,因此更要盡量選擇人數較少的,當然除非你是學霸大神。同樣的,報考人數太少的職位也要慎重,如果不是因為限制太多,那就可能是這個職位確實不咋樣,還是那句話:不要只是為了一份工作就搞的沒有下限,只撿人少的報而完全不看職位,那耽誤的是自己。
3、合理利用條件限制,注意潛在信息:
同等報考人數下,限制25周歲和不限年齡的職位,那個職位要容易?這個問題并不好回答,也沒有權威的結論。但是,小編覺得在意愿范圍內應盡可能選擇限制條件多的職位,例如,同一個公安局招聘,招考普通民警,其他條件一樣,只是有一個崗位特警限25周歲以下,那么如果想進這個特警隊的男同志,如果年齡符合要求那就應該選擇這個限制年齡的,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報考人數和難度,而公安局大多數只招錄男性, 考進去之后,多數都是從事一線艱苦危險的崗位,很多女生被排除,而像內蒙古某些地區寫明要懂蒙語、蒙漢兼通的,那不會蒙語的就不要報考了。
還有一點特別重要,那些有志于公務員的同志們,應該及早去關注公考的要求,并早作準備,多滿足一個條件,就能多刷掉一部分競爭對手,例如計算機等級證、英語四、六級證、早日入黨,司法考試證書等等,這些硬件條件都是你的成功條件,有了你就多一分可能,沒有的根本只能望洋興嘆。證多不壓身,即使公務員考不上,還有其他更廣闊的職位供應你,哪里都會更多一分機會。
說了這么多,好的報名是成功的一半,我告誡大家一定要重視報考的職位,做到有的放矢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