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這里就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家中空無一物》中的一首小詩:
大多數東西。
有了會很好。
沒有也無妨。
這跟《六祖論壇》里面的一句: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是一樣的道理。今天,我很想專門花點時間寫篇小文跟你們分享下我從亂亂亂到極簡生活的轉變,極簡主義是一種類似于性冷淡的生活理念,但是擁抱這種理念的我們真的會有由內而外,由外而內的轉變。我談談我的經歷吧!
以下是個時間軸的變化:
一、七年前:
跟我住過同一個宿舍的朋友們都知道我是一個特別凌亂的女生,就像《我的家中空無一物》的女主麻衣醬在高中以前一樣。我什么東西都舍不得扔,從錄取通知書到出去玩兒的各種門票,到各種紀念品、朋友在節日給我送的卡片、火車票、我寫了很多年的日記、玩了幾次就不玩的輪滑鞋、沒來就從沒用過的羽毛球拍。。。所有東西我都收集好整理好,所幸的是大學里面的宿舍是上床下鋪,所以我有一個人獨立的小空間,所以空間里面也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那時候我確實我是一個多么凌亂的女生啊!其實,再往前追溯一點,高中的時候,因為各種書本來的東西比較多,那個時候班上的女生中我的桌子永遠是最凌亂的,但很奇怪的是,每天中午別人休息時我會收拾我的桌子,但是我似乎每天都要收拾,那個時候我不知道這是為什么,為什么我的東西永遠是那么凌亂,而那個時候我的心情好像也從來一直是各種亂的狀態。
現在感受:什么都舍不得丟,什么都覺得有珍藏的意義,就好像是我對感情的態度一樣,覺得有些人認識了就不應該錯過,也就應該好好的相處下去,如果說有什么問題的話,也應當一直一直的相處下去,看看有沒有能夠解決的辦法,就這樣,我留念老朋友,留戀各種,因此我不喜歡做關于做各種決定,因而也使得我的人生經歷了種種的困難、難過、絕望。
二、從很小的時候說起
小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整理房間,每到周末或者是假期的時候,我就會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在家里進行整理,我記得有一次我媽跟我說,我舅舅要來我家做客,當時我就很緊張,因為我舅舅可是很少到我家做客的呀,于是我平常打掃一次房間,那一天我至少掃了有十遍,真的是毫不夸張的說。但是后來我為什么變得不愛整理,變得非常凌亂呢?是因為我很失望,小的時候每當我在家里面整理完之后呢,我的爸爸媽媽不會去珍惜我的勞動成果,東西用完之后從不放會原處,也很少小心翼翼的去珍惜我所創造的干凈舒適的房間。也跟媽媽交流過,當時答應了,但是結果呈現的卻不是那樣,一次又一次失望之后,我開始不再喜歡打掃和整理。
三、慢慢感受扔扔扔的快感:
(研究生生活遭遇的失戀)與我的家中空無一物的女主角相似的情況,也就是在遭遇到了失戀的情況下,我開始認識到我身邊的手頭上的好多東西都跟過去的戀人有關,于是我開始不停的丟東西,哪怕是我心愛的衣服,那還是我心愛的帽子等等,可惜都是跟那個人一起去買的。扔掉之后,我的心情就居然好多了,但是那個時候我并沒有認識到,扔掉了不需要的東西,人的生活也開始變得有空間,有呼吸的空間,有思考的空間。
扔!!!扔!!!仍!!!
ROUND1(心情不好的時候):只是整理整理,放好,以為看不見就不會怎樣。
來到揚州將近三年的時間,我住的房子空間比較大,能夠放的東西很多,畢業時盡管在學校就扔掉了很多東西,但也打包帶回來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一開始完全沒感覺,后來心情不好時就收拾東西,收納衣服,各種書籍等等。后來無意中看到了斷舍離整理這樣的公眾號,之后我開始想我開始意識到我帶過來的東西好像幾乎沒有一樣東西是再次重復使用過的,我開始認識到他們對于我的無意義之處,于是當天我就立刻進行了整理,我敢說我幾乎把我2/3帶來的東西全部都帶來的東西都扔掉了,有的甚至是包括導師送給我的書籍,因為在我看來有些東西它確實沒有用,我再也不會用它了。那么扔掉它的時候,就應當干脆。
就在那一天,我花了一天的時間,我先從我的房間開始收拾,然后是我的衣櫥開始收拾,直到衣櫥里面的衣服僅僅剩下幾件基本款,再加上我吐血買來的衣服,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一樣東西它足夠讓你珍惜,你就會非常珍惜它,如果一樣東西是便宜的淘來的,你就會你就會覺得它的價值也就是如此。可能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我們常常聽到的那句easy come, easy go,如果說比較容易得到的東西,那么我們往往不會珍惜,我們把它俗稱為“賤”,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人的本性,太容易得到反而不會太珍惜,但如果難以得到的東西,或者說我們花了很長時間,花了很大的代價得到的東西,可能在我們扔出去的時候就會考慮再三,即使扔到也會有短暫的肉疼,不是么。目前我可能還沒有達到扔東西的變態那樣的一個極致狀態,有一些東西確實會比較猶豫,到底要不要扔掉它,但是我在《我的家中空無一物》中,我看到有這樣一句話,如果說有一樣東西,你猶豫要不要扔掉它的時候,那你就干脆把它扔掉好了。或者把它當在一個你看不到的地方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對它有沒有需求,沒有的話,扔掉吧。(我像這同樣適用于男女朋友之間的相處之道吧~~嗯?!)
ROUND2
我家中的東西開始被我扔掉是經歷了兩個回合。是的,之前我只是把物件進行了收納,不管它有用沒用還是沒有舍得扔。等到第二次心情很不好的的時候,我就開始扔一些我完全不需要的東西,當然是因為前期受到有意看完的《斷舍離》《令人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的影響,我的天,那個時候就發現扔完之后整個人的心情都變得非常的暢快和舒適!一個字:爽!就好像是所有讓我們不爽的人或者事情都統統被我干掉的大快人心!而且,關鍵是,是的,我不需要他們,我完全沒有一絲絲后悔,我甚至后悔為什么我沒有早點做這件事情。是的,就想《我的家中空無一物》,麻衣一家經歷地震,舊房子被毀,不得不搬到新房子,于是他們只好帶著一些必需的東西到新的住處,等幾個打包的箱子搬到新住處時,媽媽惆悵的說到:其實我們必需的東西也就是那么多啊 ~~。是啊,我們真正的需要的東西也就是那么多呀。
ROUND3
在扔掉了很多東西之后,家里真的空間大了很多,那種扔掉不用的東西的快感會每每在我看客廳的時候不斷地再次被感受,重復體驗,身心愉悅。以為自己已經做的很好很好了,誰知道還會有什么改變。但是這個世界上真的什么都是可以被打破的。真的是沒有什么是一成不變的。哈哈,我又經歷了心情大轉折。我想從居住的環境著手來影響內在。住的這個房子幾年了,一直沿用的房東鋪設的地墊,而且是較老舊的顏色,比較暗淡的一個地墊,有少許地方已經破損了。顏色這些不起眼的外在因素是能影響心情的,于是我立刻在家測量房間的長寬,立刻著手在網上買了地墊(菱形的粉白相間的顏色),第二天就到貨了,很重,我費勁的把捆好的一卷地墊搬到3樓,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把這個房間里面進行了改造,家具位置的重新擺放,該扔的東西全部扔掉,扔搬出房間的全部搬出,幾百年不看卻擺設的書籍全部扔掉或者搬出去,整個房間煥然一新,除了床,櫥柜除了兩張書桌,其他幾乎沒有一樣多余的東西,房間大概也就是20多平的樣子啊。如果有需要放零碎的小東西,我會選擇放一個小的儲物柜,里面放上我每天洗完澡必備的護膚乳啊,護發精油啊,還有我每天洗澡幾點起床所必備的一些跑步用的東西,還有一些小零食我也會放在里面,目的就是為了伸手可及啊。需要的東西在用完之后,及時放在原來的位置,是可以保證房間的舒適跟整潔的。
現在在升級改造的房間中呆著真的非常愉悅,因為寬松干凈明亮的空間讓人的整個身心都可以隨時放空,抬起頭墻上是自制的相框,里面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寄來的明信片,背面都寫著對我的美好期望和關心,每每看到也是感激不已。書桌上是字帖跟一本記-手帳的筆記,不過也是在初步的學習中。空間大了,擺放的瑜伽墊的作用就是除了偶爾有特別想看的日劇或者電影提前下載好,可以邊看劇邊做keep,輕松愉快的讓身體跟心靈同時得到了放松~~~每天清晨拉開窗戶,陽光就這樣撒進來,真好啊,又是新的一天,干吧得~~每天早晨最舒服的事情大概就是坐在瑜伽墊上面朝窗戶進行5分鐘的冥想(而且坐姿就是你們所想象的那樣的),有時候什么都想,有時候就想想昨天我都收獲了啥,今天我最想要做的幾件事情~~
如果你從做一件事情中獲得了愉悅,你就會希望如果你擴大行動范圍,是不是會更嗨,是的!我就是這么做的,我住的房子大是很大,但是很簡單,廚房也是如此,而且有點小臟(租之前就用的常年的油漬)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用洗潔精人工的把地上的每一塊瓷磚用盡力氣去一塊一塊的清洗,終于搞定,當洗完之后完全擦干之后,你完全不敢相信,我去,竟然比浴室還要干凈,我的天,我以后還敢不敢做飯了!是的!我不僅敢做飯了,我還愛上做飯了,我喜歡自己創造出來的價值帶給別人的無法替代的幸福感跟依賴感,居然有朋友說我做的飯比她媽媽做的還好吃,且她媽媽也很會做飯。我很開心,這是我的價值被得以認同表現,這也是激勵我以后可以做的更好。從小,我爸爸媽媽都不太會做飯,是的我還是被養的白白胖胖了26年,直到今年發生了轉變~~~~(這時候后話)。。。。
從廚房再到客廳。。。陽臺到家里的角角落落,不用的扔,不會再用的扔,扔!扔!扔!照片電子化就好了,扔!
這一切真的是很神奇的體驗~~經過了三輪回合的扔東西,我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心情的舒適,包括自己心境的開闊,再加上我跑步健身,培養自己新的興趣(如開始會幾首彈唱的尤克里里,會學會畫些逗比的簡筆畫),我開始發現其實生活很簡單,情緒也很好控制,甚至不會再又無緣無故的情緒,我突然間會試著用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來去處理情緒處理手頭的事情,原來空間開闊了,心胸也會變的開闊,思維也開始轉變,會變得更加陽光明媚主動、快速應對,就連在面對不開心的事情時我都能換位思考,想想本質,然后笑出聲來~~
其實我今天想向大家分享的傳遞的是一種極簡主義生活理念,我們需要去認識到了極簡主義生活對于我們的重要性。極簡主義生活是要求果斷干脆的我們扔到不需要的一些東西,扔掉不需要的東西進而內化為一種生活理念與哲學。生活中的猶疑不決、藕斷絲連不利于我們的思考,也不利于我們的前進,既然有些東西我們是不需要的,那么真的就是要說這干脆的說著去說再見,當然了,它也包括我們不能果斷決定要離開的人,我們固執地一些想法等等。
其次就是面對生活中的東西,我們要有科學的方法去整理,比如說把東西放回原處,比如說極簡主義生活的源頭,并不是減少物欲,而是說我們可以有物欲,但是,我們在此之前一定要想這到底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其實也就是在我們人生的各個十字路口,或者說每一天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或者說看到一些便宜的東西,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想這一切到底是不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能夠把它發揮到什么價值,也許我們就能夠不斷的減少這種物質的欲望。
最后一點,我想說的是,生活總是由此及彼的,很多大道至簡道理都是相通的,在整理完了我們自身的房間之后,還給自己一個寬闊明亮的空間,在80%的留白的、空間,便于我們自我的對話,我們想要什么,想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為了達成目標我得做什么。每天做什么。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井然有序,我們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的去珍惜~~
不算干貨,好吧,如果你說算的話~~~:
以下就是一些對于大家比較有用的tips,可能這些對于了解過斷舍離,了解過極簡主義生活的朋友們都會知道的一些基本信息,但是我在這里重申一下。
1、對于自己所生活空間的整理,給自己一個寬闊的空間,給自己斷掉一些不需要的想法,給自己更多積極的心理暗示,每天朝著自己一個微笑,這就是房間整理對于每天生活的影響。
2、物體的實體的空間整理完后,嘗試一些別的東西,如離我們最常用的手機,手機里面的微信號,不常用的聯系人,甚至再也沒有聯系過的聯系人,我們要果斷的把它選擇刪除。公眾號,你不需要的那立刻把他取消關注,如果說換有需要的話,我們再把他加回來不就得了。對于手機app的整理,對于我們不需要的app,堅決的把它刪掉,也是同樣的道理,并且把它分類,分類的方法建議是按照功能分類。今后在下一篇文章中,我會向大家,來推薦我目前手機上所使用的一些比較高效能的app,使用率特別高,而且特別有效,這也許就是科技給我們生活所帶來的便利吧。電腦空間,電腦空間上不需要的東西,我們如何把它更為精簡的整理呢?不要總是覺得我們以后再整理,這樣的話長期以往電腦的速度會特別的緩慢,會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另外就是經常性的收發郵件,那么對于郵件中的廣告,甚至不需要的郵件,那就及時果斷的把它刪除吧。
3、在《我的家中空無一物》中每一集中都會有一個麻衣的好朋友的喝茶時光,他們會討論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和男女關系之間的類比,其實挺有意思的,戀愛的過程如同我們擁有一件物品的過程,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在要不要他的時候就要做一個充分的考慮,在相處的過程,我們會磨合彼此適應,如果適合我們的話,我們會一如既往的珍惜她,如果說不適合的我們的話,那么就干脆的扔掉吧。
一旦擁有極簡主義的這種理念,我們會清晰的看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相信按照這樣每天如此明確的目標之后,并且堅定不移的去執行下去,我們就會變成更好的人,目標更為明確。距離2017年結束也就剩下三個月的時間了,也就是一年1/4的時間,雖然說已經比較短暫了,但是我相信從今天開始一切真的不算太晚,一起來扔扔扔吧!(最簡單的行動帶來最迅速的改變.You should try !!!)
最后,還是那首小詩:
大多數東西。
有了會很好。
沒有也無妨。
最后,分享下豆瓣上《我的家中空無一物》經典臺詞整理:
1.面對不需要的餐具猶豫不決無法扔掉的解決方法:推進式代替法,即賦予一個東西第二個使用方法而扔掉一個別的東西的方法(例如:把扔不掉的一個碟子當做寵物用的,而把至今使用的寵物飯碗扔掉)。
2.用代用來減少物品(例如:將浴巾替換為兩個洗臉毛巾)。
3.物品也好男人也好,離別的時候重要的是要干脆。
4.我反省,雖說我是扔東西變態,但還是要傾聽家人的意見。
5.同色等間距分隔布局法:依照物品的顏色,分別按相同間距分開放置,這樣看起來能讓人覺得非常整潔。分成三種顏色,更有助于分類。有圖案和花紋的東西會造成視覺上的雜亂,盡量不要有。
6.把猶豫不決是否扔掉的物品暫且收到看不見的地方。
7.真正必要的東西就只有這些啊!
8.一物兩用的重復使用法:把收納盒不僅僅用于收納,例如在收納盒上放上坐墊就具備了座椅的功能,能夠有效地減少使用空間。
9.買一件,扔一件。
10.說到為什么那么想扔東西,突然問我我也說不出來,只是,就是想扔。但是,相應的,我只留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旦買了,就好好地保養,為長久使用而用心維護。
11.今日扔東西小詩一首:大多數東西 有了會很好 沒有也無妨
12.今日的整理之法:不買新東西,珍惜現有的東西。
13.期間限定遠距離法:把不知道該不該扔的東西,藏起來一段時間不去理會。通過這樣可以測量出對物品的需求度。如果,在此期間一次也沒有想到那個東西,就可以判定它是需求度低,可以扔的東西。
14.規矩一:把東西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
規矩二:不在公共區域放置私人物品。
規矩三:定期對物品分類。
隱藏規矩:盡量不添東西。
15.被埋沒而忽略掉的不需要的物品,通過篩選得以發現,這就是妄想購物。
16.物品所在地確定法:給每個物品規定好場所,用完以后,物歸原位。
17.今天的整理技巧:用只拿一個旅行包去旅行的心態選物品。
18.今日扔東西小詩一首:比起扔東西 未加以使用 更是浪費
19.整理遺物也就是整理和逝者最親近的人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