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迷人姐要在紙上電臺分享時,我已經三個月沒有寫過一個字,偶爾打開簡書也是匆匆逃開。為什么會擱筆?好像是突然倦怠的,可以說工作羈絆,可以說忙于管娃,越不寫越不想寫,索性放縱了自己。仔細想來,還是不夠熱愛吧。
在簡書這片花海里,早已記不清怎樣遇到迷人姐,有一點可以肯定,最初引起我興趣的是她的名字——“陌上紅裙”,因為我的微信名叫“陌上清風”。熟識后知道,果然與我一樣,她也來自鄉間阡陌。我們從同一個大群混到同一個小群,這一年多來,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她風趣幽默又善解人意,到哪里都是大家的開心果。她喜歡以一張動圖出場,配字“迷人的我來了”,從此,我們就喚她“迷人姐”,后來一不小心傳遍簡書,要怪只能怪她人緣太好。
為聽她的課,我提前兩天入群,看到她一直在“惡意刷屏”,一如她平日的風格。大意是說,特別提醒她聲音沙啞難聽,可能會給聽眾帶來不必要的身心傷害。隔著屏幕,我忍不住笑出聲,嗯,突然發現,在文字里神交這么久,一直沒聽過她的聲音。
周日晚上,終于掐到點,迷人姐千呼萬喚始出來。“大家都注意啦,要是中途沒了聲音,請不要恐慌,沒什么大事,我不過是在喝水,潤一下嗓子。”聲音也許不夠柔美,可自有她特別的親切、松快。從自己的經歷談起,結合文章構思的方方面面,注定這一場分享真誠而接地氣,又俏皮得讓人捧腹大笑。
這個自稱沒學歷、沒文憑、沒天賦的“三無人員”,在紙媒時代就是各類征文賽的高手,大獎小獎不斷。豐富的生活閱歷,天生的敏銳才思,讓她在簡書的文章更是信手拈來,渾然天成。可恨的是,她根本沒有大多數人苦惱的卡文現象,每每讓人羨慕嫉妒不已。一篇散文《冬閑》讓人不停地想啊想啊,到最后微微濕了眼眶。至于小說,私心以為最好的是最近連載的《沐橋鎮的公家人》。
若問她最滿意的是哪一篇,也許她會嬉笑著說:“打洗你,我哪里會寫文章啊?”堅持最好的永遠在下一篇,這樣筆耕不輟寫盡世間百態的迷人姐,怎能是不迷人的?當然,最高興的是,她動不動就得個征文獎,我們搶紅包搶到手軟。
寫作也改變了她的生活,因為寫作,一份省城的好工作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因為寫作,原單位拖欠六年的工資終于有了著落......
“與其想得太美,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成不了作家,愉悅自己總是可以的吧。”迷人姐的聲音還在耳畔。
放棄過,猶豫過,我想我還是愿意拿起筆,那么愉悅自己總是可以的吧。
PS:久違了。我想說,我還在簡書。問候親愛的朋友們!
只反映出迷人姐的百分之一,一定是我的原因,太久沒有寫字,實在詞不達意,望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