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從不停留,在不經意間就溜走了。豬年已經接近尾聲,鼠年馬上到來,你期待嗎?
我們印象中的過年時時這樣的:買新衣,置年貨,貼春聯,吃團圓飯,收壓歲錢,放煙花,熱熱鬧鬧,紅紅火火,是我們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我們是快樂的。
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過年”這個詞的感覺已經變了味,從期待到平淡,再到恐懼。
患有“過年恐懼癥”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1 公司的績效考核
對于很多的上班族來說,底很多公司有績效考核這一項,績效的好壞直接和薪水掛鉤。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好的考評結果,但是主動權卻又掌握在領導手中。有的人急于在領導同事面前表現自己,爭功爭寵;有的人則表現得非常消極,工作熱情大減,對公司的事情失去熱情也有人認為這與一個人的期望值有關,對自己期望超高,可能失望越大,所以很多人對于年底的考核有排斥心理。
2 離家遠的人回家困難
春運期間一票難求,買票難成為了很多在外務工人員心中的一大難題。對于自駕回家的人來說,堵車時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由于路況的不確定性,很難預計自己什么時候能夠回去。
對于鼠年的春節,中國青年報是這樣形容的:
鼠年春節的擁堵程度可見一斑。春季期間這一回一來的折騰把很多人累的夠嗆。對于很多背井離鄉在外務工的人來說,一年全家團聚的次數就那么一次,即使是回家難也阻擋不了他們成為春運大軍中的一員。
春節短短的不到十天,把離家遠的人弄得身心疲憊。
3 親戚朋友的“關心”
情景一:
”小朋友,你考了多少分啊?“
”……“
”怎么才那點分?我家孩子比你好多了,你肯定沒認真學習。你要好好學習,將來才有出路,不然你以后會后悔的……“
“我會好好學習的”。內心:我吃你家大米了,我考多少關你屁事,我爹媽都沒說啥,要你多話。
情景二:
”姑娘啊,你今年已經快三十了吧?有對象沒有啊?啥時候帶回來給阿姨瞧瞧啊“。
“阿姨,我還單身呢,不急”。
“還不急,你看看和你同樣大你舅舅家表姐孩子都兩個了,你的加吧勁啊”。
"呵呵,是是是"。
情景三:
“小李啊,聽說你去深圳打工,那可是大城市,掙了不少錢吧?”
“沒掙到什么錢,只是能夠養活自己而已”。
“怎么可能,深圳那可是大城市,怎么會真不到錢?我又不借你的,怕什么?”
“是真的沒錢”。
“你娃不老實”。
內心:深圳的錢又不是掉在地上,隨便一個人都能夠撿到。
春節期間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種問候就沒有斷過,主要是她們問了給她們講她們還不信,總覺得是在騙她們的,沒說實話。
4 春節期間錢包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癟下去
過年的時候來回車費,購置各種年貨,給晚輩發壓歲錢,給父母發紅包,買新衣服,請朋友吃飯,隨份子錢,走親訪友,微信紅包……一波下來,一年存下的錢也剩不了多少了,真的肉疼。
平時自己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了一年的錢,但是過年的一波操作下來,錢包就見底了。哎,明明自己也很窮,但是過年的時候又愛面子,因為自尊心,想要給人一種“我過的很好,不缺錢的感覺”,心理雖然肉疼,但臉上也只能夠笑呵呵。
5 過年期間的走親訪友
走親訪友是我們過年的習慣,今天去外婆家,明天去姑姑家,中午在舅舅家吃,晚上在阿姨家吃,反正就是走個不停,關鍵是還拎著大包小包的各種禮品。
過年在家本來想好好地放松耍幾天,結果不是在走親戚,就是在去走親戚的路上,天天就是走走走,感覺真心的累。
當然,如果不是過年,親戚間又怎么能夠聚的在一起,怎么能夠去增進感情。俗話說“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認不到”,不經常走動聯系,慢慢的就不認識了。雖然走親戚很累,但是也容不得我們刻意的去拒絕。
6 過年了,馬上我又老了一歲,今年我還什么事都沒做成,心理負擔重
很多人不喜歡過年,因為總覺得今年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今年啥也沒有完成,今年沒有成就感,浪費了一年的時間。
過年之后,我又老了一歲了,時間怎么這么快,我不想變老,我希望時間慢點,讓我在美化的年華停留的就一些。
之前去工地上做項目的時候聽到兩個工人在談論:
甲:“怎么又要過年了,不是才過了年嗎”?
乙:“一晃一年就完了,時間過得快啊,我們這輩子就只有這樣了”。
過年是新年的開篇,意味著年華的逝去,對于老學多人有種莫名的恐懼,當然對于國內就從內心上產生了抗拒。
不管怎么樣,我們是經歷了三百多天才迎來的一個和家人團聚的機會,應該卸下心里的負擔,好好地享受團圓的喜悅。
新的一年為自己定個目標,來年好好地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