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情緒有“好”、“壞”之分后,我們就會把“壞情緒”視做洪水猛獸,拼命的防御它們。
我們加高堤壩、關上城門、掩埋戰場…… “壞情緒”真能被防住嗎?
1、 上不好公開課的姑娘
A是個爽朗干脆的姑娘,說話直接明了、待人真誠熱情。同事和領導們都很欣賞她,學生也非常喜歡她。可是A一到公開課時,就會發揮失常。明明事先演習過好幾遍了,一到公開課,就結巴、忘詞、語無綸次。一晃畢業三年了,同時進校的小伙伴,有的當了班主任,有的拿了教學獎項,而她,還在為如何完成 一節公開課而犯愁: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害怕的,不就是上個課嗎?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和小A相似的煩惱呢?一邊覺得沒什么可害怕的,一邊特別的緊張呢?那就聽聽我和小A的對話吧。
A代表小A,Y代表我。
A;Y,你說說我怎么那么怕上公開課呢?明明沒什么可害怕的啊。
Y:嗯,我上公開課也害怕來著。被那么多同行和領導盯著看。
A:你也害怕?不會吧。我看你上課很自信嘛。
Y:當然害怕了,擔心自己哪里上得不好。
A;嗯,我好像不是擔心這個。
Y:那你擔心什么?
A:我覺得沒什么好擔心的,不就是一節公開課嗎,好好準備就是了。上得好我高興,上得不好,也沒關系啊,下次再努力就是嘍。
Y:嗯。聽起來蠻有道理的。
A:可我就是做不到,我告訴“上不好沒關系,別害怕”。并且努力控制自己,讓自己好好說話、別結巴、別丟內容,可一上公開課就又開始結結巴巴了。
Y:上公開課時,你發現自己結巴,心情怎么樣?
A:特別沮喪,覺得自己好沒用,根本不用緊張的事情,害怕成這個樣子。
Y:然后呢?
A:然后我就象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什么力氣都沒有了,腦子里亂糟糟的,課更上不好了。
Y:平時上課,有沒有出現過卡殼、結巴呢?
A:偶爾也會有。
Y: 可你平時上課很順利啊,和公開課時有什么不同嗎?
A:剛開始工作時,我如果上課有點卡殼,也會覺得不好意思,不過我想,自己是新老師,課程不熟悉,有點結巴也不要緊。再說,學生又不是老師們,他們不會那么在意的。慢慢就好了。
Y:也就是說,剛工作時,你也會緊張、結巴,但是,你對自己的緊張是“接受”的。
A:嗯——好像是這樣。可我現在已經不是新教師了,而且課上得也挺好的,大家也都覺得我很開朗,不應該緊張。
Y:是的,你現在課是上得挺好的,性格也開朗,大家也很喜歡你。但是上公開課時緊張是事實啊。你采用了否認的方法,防御自己的緊張情緒。
A:否認?
Y:是的。否認。你不停的告訴自己,我不應該緊張。這就是否認。這會讓你產生一種新的情緒“挫敗感”,你覺得自己很沒有用,在不必要緊張的時候緊張了。
A;好像是這樣。當我發現自己仍然在緊張時,就會對自己好失望。覺得自己連這點小事都緊張,真沒用。
Y:然后呢?
A:我就真的沒用了,上不好公開課了。
Y:這是用“否認”來防御“壞情緒”。明明害怕、憤怒、悲傷,卻告訴自己說“我不害怕”、“我不能生氣”、“我不應該傷心”,否則我就是“失控的”。這種防御模式源于我們成長時的經驗,“哭是丟臉的”、“憤怒是傷人的”、“害怕是膽小的”,遇到事情要“平靜”,要“勇敢”,要“堅強”。于是我們裝做若無其事,否認“壞情緒”的存在,可我們無法停止感覺。我們的大腦在否認身體的感受,當否認不了時,一種強烈的“失控感”、“挫敗感”就產生了。
2、一點就著的男友
?小B是個帥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還懂“賺人民幣”。這樣的小伙子肯定大受歡迎了。小B談戀愛了,一開始兩個人也是“你濃我濃”,怎么看怎么順眼。
? 可最近,小B的朋友圈不秀恩愛了,改刷“相愛容易相處難”了。原來,小B最近和女朋友鬧矛盾了,總是為一點小事爭吵。小B也意識到了,是自己的脾氣太壞,“一點就著”,可是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這樣。自己一直脾氣挺好啊,也很想和女朋友修成正果,為什么卻老是因小事發火呢?
?老規矩,B代表小B ,Y代表我。
B;Y,你是心理老師,你幫我分析分析,我是怎么回事,老是動不動就發火。
Y:嗯,什么叫“動不動就發火”?
B:比如女孩子都喜歡逛街,以前我陪她逛街挺樂意的,現在她稍微試幾件衣服、不買,我就覺得煩。她就說我不是真心陪她。還有,為了看什么電影,也會搞得不高興。都是些小事,以前我根本無所謂的,不知道現在怎么搞的。
Y:是一些無關原則的事,你覺得為這些事生氣,好像很不值得。
B:我小時候父母就老吵架,然后我就覺得吵架太不好了,所以我特別討厭生氣的感覺。
Y:你很討厭生氣的感覺,生氣了就怎么辦呢?
B:我幾乎不生氣啊,如果發現自己有點想生氣的時候,我就轉移注意力,比如打打游戲、和朋友出去喝喝酒,把這件事給忘記。
Y:你不是不生氣,是發現生氣了就用其他的事情轉移注意力,是吧?
B :差不多。生氣沒什么好處,又容易傷害別人。
Y:你自己喜不喜歡逛街?
B:不太喜歡。女人逛街好麻煩的,又不買在那試個不停,每個店都要去看,還要讓我給意見,我看都差不多。還不如自己在家打游戲。
Y:你不喜歡逛街,并且不認同女朋友逛街的方式,但是你還是陪她去了。那她陪你打游戲嗎?
B:還陪我打游戲呢,她最討厭我打游戲,時間稍微長點就要生氣了。上次我要看《魔獸世界》,她非要看什么動畫片,兩個人又吵了起來。
Y:你其實對她的很多做法都不滿意,但一直在遷就她,發現自己生氣了,也不說出來,而是用其他事情來分散注意力。是嗎?
B:是的。我覺得兩個人相處吧,要互相包容,不能老是我陪你,你卻不陪我吧。
Y:嗯,你用“轉移”和“壓抑”的方法處理自己的“壞情緒”。你覺得不公平,所以會生氣,但是你沒有表達情緒,只是簡單的轉移了注意力。可情緒還在,并且越積越多。除了生氣,你還有不被理解的委屈,管理不了情緒的失望,這些新的情緒,在不知不覺中滋生、漫延,有一個不起眼的事情,就象點燃了導火索一樣。
“壞情緒”就象雨,不管你喜不喜歡都會來。用否定、轉移和壓抑的方式防御情緒,就好像在面對雨水,不去建設城市的排水系統,而是假裝沒看見積水,或者把試圖把積水封存起來。時間久了,積水越來越多不說,還會腐敗變質、不知來源。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心境壓抑、莫名生氣,就是因為采用了錯誤的情緒處理模式,讓“壞情緒”不知來路且堆積良久,難以處理。
怎么樣建設自己的心靈排水系統呢?明天告訴你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