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述》中注釋為“元,始;亨,通;利,和”又《彖》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大合,乃利貞”。天是創造萬物的本元,當天地交合,陰陽相調,萬物便孕育而生。因天地相諧,因此于萬物有利,使其各得其利,各歸其位。在帛書《周易》中,“元亨、利貞”是分為兩個詞的,與《周易述》和《周易正義》有一定不同。在丁四新先生的《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中,認為“利貞”是有利于占卜之意。我個人認為“元亨、利貞”更為合理,因為在《周易》中《屯》《隨》等卦中都以“元亨、利貞”斷句。并且《彖》中“乃利貞”也更偏向于四字斷為兩詞。
初九:潛龍勿用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出,乾卦第一爻是當位爻。一爻是表示“地”的第一爻,是地下,表示最低處。而乾卦中這一爻的卦爻辭為“初九:潛龍勿用”一個“潛”字便表示出此爻的爻位,因為是第一爻,所以象征著地下,也就是“潛”。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這里的“陽在下也”便與上文中所提到的陽氣自下而上相對應了。陽氣應該據陰氣之上,但此時卻居于下位。可見此時正是陽氣未升起之時。因此爻辭中才會提到“勿用”。說明在此時,陽氣還未升起,就如同一條龍潛于地下,我們無法預知后面事情的發展,所以更應該養精蓄銳,靜心等待,不能輕易施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田代表著土地。二爻是居于地之上位,也就是地的表面。此位為陽爻居于陰位,是不當位的。但是因為二爻是下爻的中心,是尊位,因此陽爻居于中位,可以逢兇化吉。所以才有第二句“利見大人”。龍本應在天上,但此時卻剛露于地表還未升天,本是難以發揮自己的能力,是不利,卻因為處于中位所以逢兇化吉。
田是指天下,用田來表示天下,是因為田地里種植莊稼,而糧食則有益于人,就如同君子之德化育世人。《易經述》中將“大人”解釋為“天子”,周易分天地人,一二為地道,三四為人道,五六位天道,“九二”與“九五”的地位不同,所以不應該指天子,還沒有得到權力,只不過是已經顯現偉大的德行而已。《文言》云“德博而化”,《象》文“德施普也”。這都是在稱贊這種德化萬物的品德。因此,九二應該是贊揚有人君之德的人,在剛剛顯露之時的狀態,能夠以德化人,給天下帶來生機與希望。同時,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理解,就是有人君之德的人,在剛剛顯現之時,可能遇到偉大人物。比如,劉備在剛剛發起之時,能夠遇到諸葛亮。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三是陽爻處于陽位,當位。根據天地人三個層次來看,這一爻表示人道,正如《易經述》注“三于三才為人道,有乾德而在人道,才為君子之象”。因此不稱為龍,而為君子。三是下卦的最后一卦,下卦之極,說明此時的人已經具備一定的機會以及能力。三卦仍是下卦,它處于上卦之下被壓抑狀態。雖然事情發展程度已經到了一定的層次,但是仍無法突破。這個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九三是陽爻當位,因此趨利避害,雖然是處于多兇之時,也可以避免災禍。
乾乾,也就是健健,勤勉努力的樣子。惕是警惕,夤是敬。厲,是指危險。這句話的意思是,作為正直的君子,每天勤勉努力,時時警惕自己的言行,恭恭敬敬行事。這種為人處事的方法正是我們處于三爻這個階段所需要具備的態度。
正如王夫之所說“方乾乾即惕若,知圣域之難登,天命之難受也。”說的正是九四剛剛接觸君子時的危險,也讓我們想到伴君如伴虎這句話。在現代我們已經沒有君主,但是,將領導、上司放置君主的位置,也同樣符合本爻,越接近,越要小心謹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四,陽爻居陰位,不當位。處于三爻之上,五爻之下。根據同性相吸,異性相斥原則,三與四、四與五相比,也就是相斥。三爻是下卦之極,五爻是尊位,因此四爻處于一個十分緊張的地位,也就是多懼之爻,這是由其不當位造成的。
卦爻辭中“或”字應為疑惑之意,“躍”是上,“淵”是初,也就是四爻現在所處的位置,上卦第一爻。此時,君子在猶豫是否要更進一步。也就表現我們在自己有能力勝任某事,但是卻猶豫不決。四爻已經是人事第二爻,已經有一定的地位與能力。所以,“或躍在淵”是符合歷史規律的,順應歷史需求的前進。因此,《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在這里,對于古人來說,“或躍在淵”多指做官,這就涉及到是為什么做官的問題,如果是為天下蒼生,為自己有君子之德能夠勝任職位,帶給大家福利,那么大膽的去做就是無咎,但是如果是為了謀取私利,這么做就是有咎。對我們也一樣,如果真的是能力已經達到水平,并且擔任這一重任是合適的,我們去做事無咎,如果是能力沒有達到,硬著頭皮去做,或者是,能力達到了但是目的不純正,也是會有禍患的。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五爻,是中位,尊位。陽爻居陽位,當位。具備了一切有利的條件。因此,乾卦中的五爻為大吉、大尊之位。從天地人三個層次來看,五爻和六爻代表著天,陽爻在五,因此說“飛龍在天”。飛龍本應在天,也只有在天才能騰云駕霧,發揮自己的才能。此時,陽氣已經上升,從之前的“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都不一樣了,是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空間。但使我們同時也會發現九五與九二都出現了“利見大人”,但是,卻有很大區別。五是天道,二是地道,五為陽數最中,為至尊中正之位。五爻的利更為尊貴。
“飛龍在天”也就意味著有德行的君子終于得到了可以為人君的機會。龍在天是其正位,只有在天才有其翻轉飛躍的空間,這正是得其位。得其位才能敘其盛德,龍在天上,才會普降甘霖,潤澤萬物。
上九:亢龍有悔
“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陽爻居陰位,不得位。且五六爻相比,五爻為尊,故六爻會處于弱勢。
萬事萬物,物極必反。這一爻所說的就是這一現象。乾卦均為陽卦,五為中,再上便是極限。龍在達到最高處的時候,已經無法翻動,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是最尷尬的境界。此時,不能有什么行動,一旦有作為必定會后悔。因此,這一爻以處于艱難境界的龍作為象征,來告誡人們,要能進能退,做事不要做到極端,否則就會物極必反,進退兩難。
《文言》云“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又云“窮之災也”、“與時偕極”。可見,萬事萬物隨著時間遷移都會達到一種極端的狀態,在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處事十分困難。那么就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必有悔恨。這也就是常說的不足勝有余。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乾》卦多一爻用九,爻辭是“見群龍無首,吉”。
龍是德才的象征,群龍也就是一群有才德的人在一起。群龍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才華,但是,無論他們怎樣的剛健,沒有人爭強好勝。用我們的話說,就是每個人都能夠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價值,和諧相處,和衷共濟,而不是爭強好勝,爭名奪利,只有這樣才是吉。這一爻與上面的幾爻有一種聯系。從初九到九五,已經經歷了一個從低到高的過程,如何去改變這種極端的現象,就需要用用九這種解決辦法。“用九”強調的是如何“用”,是教會我們如何應對這種純陽之卦帶來的弊病。
“群龍無首”中的無首,我認為不是沒有首領,而是首領并沒有將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也就象征著領導平易近人、貼近下層,這樣才能為人愛戴,才能讓賢人各盡其力。從現實中,這也是我們與別人交往時的一種品德,不去爭強好勝,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自己最優秀的一面,這才會和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