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收聽【程序員·隨身聽】。
這是【程序員·隨身聽】的開篇。
開篇首先來講講【程序員·隨身聽】的緣起吧。其實,應該說,【程序員·隨身聽】是我的一個需求。大家知道,北上廣深是程序員聚集的地方,我是北漂一族。在北京生存,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每天在路上的時間,可能有兩三個小時。我現在還好,一站地,再走上十來分鐘就到,但是,在北京這幾年,常態是,單程差不多一個小時。想一想,一天才24個小時,這就要花去一天的八分之一左右,就肯定會萌生出在這段時間干點事情的想法。
一般來說,有座還能打個盹,不過,還是沒座是大多數。而且,即使有座,在車上,除非特別困,要不也不打盹,睡也睡不踏實。用這一小時來睡覺,既然不現實,那么就想著干點事情吧。
第一個想法,肯定是想在公共交通上看書。早晨的大好時光,或者,晚上下班心情比較放松的時候,想著看看書,也挺好。不過,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不可能的。有過在北京這種早晚高峰乘坐公共交通體驗的人,都能想象的到。別說看書了,書你都掏不出來,iPad或者kindle也很難,更別說什么大部頭的書了。
所以,第一個想法都不用實施就破產了,還是老老實實看手機。手機上的內容很豐富,第一個選擇可以看視頻,看看電影,看看美劇,看看動漫,或者看看《英雄聯盟》的視頻,都不錯。畢竟,有時候編程也需要換換腦子,程序員也是人,也需要生活。我有段時間就是這樣的。但是,這是在坐地鐵的時候,坐公交就不行了,會暈車。我想大部分人坐公交看視頻都會暈車吧。
如果不想看霧霾下北京的風景,那么就剩下最后唯一的選擇了,那就是聽東西。還好,現在生產聽東西的APP很多,各種FM,可以聽音樂,小說,相聲等等。我現在會聽《曉松奇談》,《曉松奇談》第一遍的時候,是看視頻,畢竟《曉松奇談》視頻上會有很多相關內容的圖片,只是聽的話,不能很好的全面把握。溫故而知新的時候,可以選擇聽一下。然后就是《羅輯思維》,還是蠻漲見識的。還有《觀復嘟嘟》,另外,還會聽一些經濟類的,以前常聽《財經郎眼》,現在不怎么聽了,感覺沒那么好聽了,也就不那么上心了。最后,就是聽聽歷史,汽車,相聲小說,這就看自己偏好了。
FM的興起是件好事,最起碼解決了我的痛點。不過,我感興趣的很多內容,有不少是周更的,導致周一周二還有的聽,后來就沒得聽了。最尷尬的是,我想聽一些和自己工作相關的話題,然后搜了一下。先不說是否感興趣,即使是和程序員相關的,都很少,這就尷尬了。
所以,我就想做【程序員·隨身聽】這樣一個欄目,希望能使一些和我有相同需求的人受益。這就是【程序員·隨身聽】誕生的原因。
那么,【程序員·隨身聽】是什么樣的定位呢?
我想象的應用場景,大概就是在路上,或者說你不方便看,只方便聽的時候,我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和程序員相關的話題。比如說一些IT新聞,編程書籍,輕度編程的話題,程序員周邊,諸如此類。
說實在的,我本人是iOS移動端開發,干了幾年了,雖然也接觸過其他語言,但是,完全做不到全棧工程師那樣的水平,甚至對蘋果開發的認識也不能說有多深入。說水平一般,能力有限,那絕不是謙虛的話。
不過,這并不是說,欄目就應該粗制濫造。那不是我的追求。我會盡自己可能,去生產更多的話題,提供更好的內容。希望新鮮而不膚淺,介紹技術,但不失溫度。對于高深的、不熟悉的領域,說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引用下前輩的看法,不能不懂裝懂,誤導聽者。希望我能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讓聽者能得到一些有益的知識或見識,也算一種和聽者隔空的交流。
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美好的嘗試,希望對您收聽欄目,也是一個美好的開始。
感謝您的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