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瞼姑娘
01
我是提前兩天回家的,
路上匆忙的人群,
仿佛都踏著歸家的節奏,步履不停,
幸虧事先訂好了位置,
餐廳的包廂,宴會廳都爆滿告急,
過年嘛,
沒有空桌也正常!
來到餐廳,
在外面等待的時候,
有一個媽媽帶著大概7、8歲的女兒,
正在詢問前臺,
“請問,還有空桌嗎?”
“沒有沒有,說了很多遍了。”
很明顯,應該是兜兜轉轉問了好多遍,前臺說話有些不耐煩,
“再看看吧,之前有預訂...”
“說了沒有了,你看看現在哪里還有空桌?”說罷,前臺指著人潮鼎沸的宴會廳,“之前打了電話的啊,我也確認了沒有你說的名字...麻煩讓開,我們要準備上菜了...”
眼看尋桌無望,這位媽媽接下來的舉動,讓我大吃一驚!
只見她甩開女兒的手,
“沒有就沒有咯,你這什么態度!!!”這位媽媽突然提高嗓子,朝那位前臺喊,
“你跟我喊也沒用!也沒得空桌!!!”前臺也不甘示弱,隨即打開對講機,還沒來得及說話,那女人又開始說了,“誰給你的這權利,朝我吼啊!活膩了吧!!!”
前臺沒有理她,轉身對準對講機...
“欸欸欸!!你要干什么!就這態度,找你們老板來!”
聲音格外刺耳,周圍的客人都紛紛向這邊看,前臺見狀有點慌,臉也已經憋得通紅。
這時,來了一個人,對那位前臺說了幾句,前臺準備離開。
這位媽媽見狀:“欸欸欸!別走啊,剛剛不還調子高啦!”
讓前臺走的那個人好聲好氣對這位媽媽說,“不好意思啊,實在是對不起,今天客人多,又是過年,麻煩理解理解咯...”
“理解你們,那哪個理解我啊!不行勒,找你們老板來!!!”這位媽媽態度依然很強硬。
我看著站在一邊的她女兒,一直默默地低著頭,什么也沒做,雙手攥著拳頭,越攥越緊...
最后這場鬧劇,還是讓那個前臺回來道歉,才算罷休,
那位媽媽離開的時候,依舊憤慨,扯著站在一旁的女兒就走,
也不顧及女兒跟不跟的上她的步子。
02
同樣的,
初三去廈門一家海鮮餐廳吃飯也碰到類似的“大戲”(扶額。。。能不能讓我好好吃頓啊!)
準備離開廈門本島去鼓浪嶼的上午,
陽光終于不再吝嗇,
普照在行走的每一處,
心情也隨之明朗,
不得不說,今年過年廈門的游客是真的很多啊,
口碑贊的海鮮餐廳也是人滿為患。
過年嘛,
上菜慢點也正常!
剛點好,
隔壁桌的一個人就扯著從我這桌準備離開去前臺入單的服務員小姑娘,
“你們什么問題啊,都要吃完了,菜還沒上齊。”說話的是個男人,皺著眉頭。
“噢噢,不好意思啊,我再去催催。”小姑娘有點緊張,慌慌張張的跑去后廚。
隔壁桌是一家人,除了男人,還有一個老人和一個女人抱著個四歲左右的小男孩,男孩長得俊俏,干干凈凈的,也挺活潑。
此時,老人說話了:“這店不行,太慢了,都催了好幾次了...”女人在一邊點頭,嗯嗯嗯的,然后對著他丈夫說“要不走吧,結賬。”
“走什么走,又不給退,等著!”
又過了幾分鐘,女人等不及了,把小男孩放下,嘴里叫著服務員,
“怎么還沒來啊!到底什么時候能上?!能不能給個準?!”
“在炒了,在炒了,不好意思啊。”隨后,服務員又一溜煙的跑向廚房,
沒過幾分鐘,女人站了起來“服!務!員!過來過來,你看看過了幾分鐘了,一個簡單的菜,要炒這么久?!”聲音很刺耳,聽得我心情都不好了,
然后這桌老人又開始絮叨了:“什么地方啊,真的窩火...”
這個女人繼續提高嗓子:“沒見過你們這樣服務的,那個菜不要了,結賬!!!”氣勢洶洶的朝著服務員說,
服務員也有點火:“沒看到這么多人嗎,理解一下那么難?”
“你怎么說話的,是你們的服務問題還怪我咯?”女人不甘示弱,
“別啰嗦了,結賬結賬,不等了,給我退了!!!”
“已經在炒了,不能退了。”小姑娘有點委屈。
“什!么!你們的原因造成的,還要我買單?!!!”女人更加惱火,
這個時候,男人也站起來,“一句話,要不就退了,要不我們就不買單。”字字帶著狠勁,
沒想到坐在一邊的小男孩也跳了起來,“馬!上!退!了!!!” 尾音拖的很長,還露出齜牙咧嘴狀,和之前我看見那個俊秀的臉判若倆人。
這一家人吵吵鬧鬧的在收銀臺嗶嗶了半天,最終,店家還是抹掉了這個菜的費用,這一家人氣鼓鼓的走了也不忘丟下一句“再也不來了!!!什么人啊!”
我親眼目睹了這場鬧劇,
不知怎得,
滿腦子都是那個小男孩學他爸媽氣急敗壞的蠻橫模樣。
03
過年的這兩次吃飯的經歷,
讓我特別感慨,
在一家團圓的日子里,因為這些不值一提的事情大吵,真的不明白失與得的道理啊。
你可能會說,
都是因為服務員態度不好啊,有時候面對這種人,確實氣不打一處來,控制不住的想發火啊。
如果你這么說,那你一定是個受情緒控制的人。
為什么得知沒有空桌,還要死磕發火?
為什么同樣上菜慢,其他桌卻沒有發脾氣?
很多情況下,
發火是因為你走進了一個情緒的死胡同,
但是,我想說的是,
當你在盡情的發火宣泄的時候,
有想過你身旁的孩子嗎?
你們在自以為是地維護自己的那個“理”的時候,
你的孩子可能會覺得丟臉,羞愧,不知所措,
更可能,有樣學樣,成為一個爆脾氣的孩子。
反觀之前那兩次經歷,
前者在服務員第一次告知沒有空桌的情況下,不選擇離開,而是反反復復繼續詢問,敢問,人都有脾氣?一個人對你反反復復問一件事,還不罷休,你能做到在人滿為患,人手不夠的餐廳里,禮貌耐心的回答每一次詢問?
當然,我這不是認可服務員這樣做的對,只是想要說,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多站在對方角度為對方想想。
后者,在過年這個大團圓的日子,一家人在餐廳確實等了很久,菜也可能真的一直沒有炒,但你如果選擇等,那就想辦法轉移一家人注意力聊聊別的開心事兒,好好等;
如果選擇離開,好好溝通,菜錢也能退的,即便實在退不了,你就當給小費了,一家人心情不受影響,繼續愉快的出門,多好。
這就像我之前所說的得與失的問題,發脾氣雖然是在維護自己的理,但是傷害的還是自己的身體,甚至傷害了小孩的心理。最終誰贏了?
04
我們生氣沖動時候的語言,往往不經過腦子。
現在當爸當媽了,之前建立的思維更是難以改變,
不過,有了孩子,
希望你為了孩子努力改變,
你一定不希望,你的孩子受你情緒的影響變成一個狠角色,就像那個咬牙切齒說馬上退了的那個小男孩,多可怕啊。
孩子的性格脾性都是由爸爸媽媽傳染的,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
所以,在想要發火的時候,給自己忍耐的時間,三秒?五秒?
用這個時間反問自己:“我正在做什么?發火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嗎?讓我想一想,一定會有更好的辦法的...”
養成習慣,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在情緒管理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個情緒平和的家長,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一個好爸爸或者好媽媽,更是他成長路上的好老師。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將伴隨他/她終生的,為了孩子有更快樂平順的性格和未來,從今天開始,做一個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好榜樣,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