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5歲臺灣男星高以翔, 11月27日凌晨,在錄制節(jié)目《追我吧》時中途暈倒,隨后搶救無效, 高以翔被宣布死亡。
一個年輕、陽光的生命就這樣驟然離去,怎么能不讓人觸動傷懷。
一時間,高以翔事件在網(wǎng)上傳得沸沸揚揚,概括來說,網(wǎng)上文章的主要觀點有三種:
第一種,是指責浙江衛(wèi)視,不夠?qū)I(yè),沒有醫(yī)療保障,節(jié)目過火,不負責任,不尊重藝人等等。
第二種,為高以翔感到惋惜,感慨健康生命的重要性,保健知識、呼吁大家重視健康。
第三種,還有少數(shù)認為藝人為了拉人氣,參加真人秀,有收益就有風險,應(yīng)該承擔責任。
以上三種觀點,都有自己的的道理,但多著眼于事件本身,屬于評論性的觀點。
個人覺得這件事情不能作為單個、孤立事件來看,類似的事情,今年就發(fā)生好幾起:
上海年輕女漫畫家猝死家中;
著名網(wǎng)絡(luò)文學作家格子里猝死家中,十天才被發(fā)現(xiàn);
韓國藝人雪莉,因壓力過大自殺。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一件事情屢次發(fā)生,背后一定有被人忽略的普遍機制,如果沒有對事情發(fā)生的的原因弄清楚,僅僅是譴責或者呼吁,并不能解決問題,對我們個人的生活也很難有警示的作用。
個人覺得這件事情發(fā)生背后至少有三個心理原因:
第一,管窺效應(yīng)
”管窺效應(yīng)“是《稀缺》一書中提出的一個概念,主要是指人們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問題上,導致視野窄化,而忽視了其他和長遠的事項。
人類的認知資源非常的有限,如同一個寬帶,短期的事情吸引了人的注意力,我們就無暇顧及長遠目標。
人類的天性是高估眼前的事物的價值,而忽略看不見或者長遠事情的價值,這就會導致我們?nèi)狈h見和理性,只注重短期的利益,變得目光短淺。
這也就是我們明知道熬夜刷手機不健康,但就是抱著手機不肯睡,告誡自己要吃健康食品,卻總是難以抵擋垃圾食品的誘惑。因為眼前的快樂觸手可得,而長期的益處則過于虛無縹緲。
我們要拼命的加班,努力的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甚至長時間危害自己的身體,只是看到短期可以獲得的收益,或者為應(yīng)對短期的壓力,這些事情成了我們的管窺的目標。
因此,我們失去了廣闊的視野,然后陷入其中。
忘記了很多事其他的可能,忘記了生命的路其實很長,忘記了身體其實是有極限的,忘了我們還有其他很多選擇。
我們忘了努力工作是為了幸福,拼命賺錢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我們忘了除了忙不完的項目,還有更重要的家人。
于是我們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我們常常走得太遠以卻忘記了為什么出發(fā)。
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努力拼搏,但如果到了以命相博的程度,那成功又有什么么意義呢?
第二,自利性偏差
心理學上有一個”自利性偏差“的概念,本質(zhì)上是一種認知謬誤,就是我們往往會過高估計對自己有利的因素,常常覺得自己能力比別人強,覺得自己運氣比別人好,自己是個例外。
就像炒股的人,總覺得自己和一般的散戶股民不一樣,實際上所有散戶都這樣想,每個人不過是普通的韭菜而已。
我們都聽過很多類似熬夜、過勞、過度壓力而發(fā)生不幸的事情,我們往往熱衷于而談?wù)摚辉钕耄@件事會不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如果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怎么辦?
因為我們總覺得這些事情和自己無關(guān),離自己太遠,絕對不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但是意外之所以是稱為意外,就是那些你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卻發(fā)生了。
我相信,浙江衛(wèi)視和高以翔也看過聽過類似事故,但出于”自利性偏差“的因素,誰也不會想到這件事和自己有什么關(guān)系?
三、風險意識不足
我們做一件事情,常常會分析成本和收益,但卻往往會忽略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風險。
很多人炒股,為什么會借錢,賣房子,使用三倍甚至更高的杠桿,很大的原因就是只算自己的投入多少本金,可以賺多少,注意力放在一夜暴富上,卻對風險沒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很多人熬夜刷手機,吃垃圾食品,抽煙酗酒,以為自己是個特例,健康不會受損,但是在自然規(guī)律面前,誰也不是幸運兒。
我們常常無意識的忽略和回避風險,但事實上,風險是無處不在,你見或是不見,它都在哪里,不增不減。
浙江衛(wèi)視和高以翔應(yīng)該都計算過這項活動的付出和收益,但是卻忽略或者至少沒有重視到可能的風險。
人生很多時候需要放手一搏,但是一定要考慮自己承受風險的底線,如果萬一失敗就會家破人亡, 那就慎重考慮了。
由以上三點可以看出,高以翔事件不是一個特殊的偶然事件,它背后有著普遍的心理機制和行為模式,每個人都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只是我們的運氣暫時比較好而已。
那我們應(yīng)該如何避免上述錯誤,避免悲劇在自己身上重演,從高以翔事件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點人生啟示:
一、警惕“管窺效應(yīng)”,注重整體和長遠目標
我們需要擺脫“管窺效應(yīng)”,站在人生整體的角度,從長遠的規(guī)劃,來看待眼前的事情的價值。
俗話說:“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一時一地的得失,有時候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從全局來看,當下的行為是否最優(yōu)。
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羅蒂擁有者罕見的職業(yè)生涯長度,從初出茅廬到走上神壇,一直在唱,直到去世的前一年,還在堅持演出。
這源于他對職業(yè)生涯的整體規(guī)劃,和對自己嗓子的科學嚴格的管理。
帕瓦羅蒂懂得量力而行的尤其是在職業(yè)后期。
首先,他從不會演出過量,每個月只演4到5場,演出地點就固定在紐約的大都會歌劇院。他對劇目的選擇也比較謹慎,基本就是《托斯卡》、《圖蘭朵》、《假面舞會》這些比較熟、幾乎不可能發(fā)生失誤的劇目。
而且他從來不演重角色,也就是對嗓音消耗大、費嗓子的角色。并且一旦有個感冒發(fā)燒、身體不適,不演出是否已經(jīng)確定,票是不是已經(jīng)賣出去了,直接取消演出。
因為男高音是一個對生理硬件高度依賴的職業(yè)。這就導致,一旦年邁,聲線老化,就會唱不動。
所以要想唱得久遠,必須在年輕的時候就保護好自己的本錢,杜絕一切不必要的損耗。
因此帕瓦羅蒂非常愛惜自己的嗓子,無非是要確保一件事,那就是能夠一直保持完美的嗓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被譽為”壽司之神“的小野二郎,非常注意保護自己捏壽司的雙手,為了保持自己雙手,他常年帶著手套,甚至連睡覺也不摘下來。
帕瓦羅蒂和小野二郎明白自己的長期目標,并讓自己的行為和目標保持一致,絕對不會因為短期的利益而做出不利于職業(yè)的事情。
從整體人生來看,局部最優(yōu)不一定是整體最優(yōu),我們要平衡長期和短期的目標,有時候戰(zhàn)略撤退是必要的。
二戰(zhàn)期間“敦刻爾克大撤退”,短期來看好像是一場失敗,但是從長遠和整體來看,卻有效的保存了盟軍的戰(zhàn)斗力,無疑是一次偉大英明的勝利。
保持全局思維,不管我們當下如何打拼,也要提醒自己,低頭拉車的同時也要抬頭看天,保持自己的當下行為和長期目標一致,保持節(jié)奏感,不可急功近利,殺雞取卵。
古人說:”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就是這樣個道理。
人生不是百米沖刺,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用力過猛,可能會導致你中途退場,得不償失。
二,未謀勝,先謀敗 ,設(shè)置安全底線
詹姆斯·卡斯在《有限游戲,無限游戲》一書中指出我們的活動分為兩大類:
有限游戲:邊界清楚,時間有限,它的目的是贏,比如下棋、球賽;
無限游戲:時空邊界比較模糊 ,不看重一時的成敗,它的目的是玩下去,讓游戲持續(xù),比如婚姻、企業(yè)、生命。
生活就是一個無限游戲,我們的目標是要有些能夠持續(xù)玩下去,并盡可能長的時間。
因此我們要首先要避免自己出局,才能有機會讓游戲持續(xù)下去,獲得更多的成就。
孫子兵法云:未謀勝,先謀敗。
也就是我們常說危機意識,優(yōu)秀的成功者都是時刻警惕那些導致失敗的致命因素。
馬云說,自己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思考,導致阿里失敗的因素會是什么。
任正非更是居安思危的典范,華為很早就意識到一個個嚴重的問題,如果有一天安卓和微軟系統(tǒng)不能用了,華為怎么辦?
于是很早啟動備胎計劃,研發(fā)自有芯片。
結(jié)果后來發(fā)生美國對華為供應(yīng)限制。華為早有準備,沒有手忙腳亂,從容面對,度過危機
我們的生活也是一樣,雖然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遭遇失敗和挫折在所難免,但是有些失敗對我們卻有致命的打擊,一定要識別并避開那些致命的大坑,否則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查理·芒格說:“避免死亡的最好辦法,就是如果你知道會死在哪里,然后永遠不去那里。”
在我們的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事情 是不可逆,一旦失去就不可挽回 ,健康,家庭、道德這些都如同水晶一樣,一旦碎了,就永遠無法復原。
因此我們要把那些可能對我們造成致命失敗的因素找出來,提前預防,我們要學會在自己的生活重要領(lǐng)域中設(shè)置底線。
比如:如果有些事情損害自己健康的,損害自己家庭,違背自己道德,那就一律堅決不做。
一旦制定了自己的安全底線,就要堅決執(zhí)行。
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書中說到,一旦設(shè)置你的底線和原則,永遠不要嘗試開第一次先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一旦破例,就會變本加厲,一發(fā)不可收拾。
因此,100%的堅持比98%的堅持更容易。避免違背原則行為的唯一方法,就是堅決不讓它開始!
三,提高保險意識 ,預防黑天鵝事件發(fā)生
《黑天鵝》是塔勒布的成名作,在書中提出黑天鵝事件概念,指的是在我們意料之外的事情, 雖然很少發(fā)生,但是一旦發(fā)生,卻有巨大的影響。
我們生活的意外事故,大都是可以歸類為黑天鵝事件,發(fā)生概率小,意料之外,但卻影響巨大。
雖然這些意外我們很難預測和避免,但我們還是可以采取行動避免和對沖風險,有個行業(yè)專門為此而發(fā)展起來,那就保險業(yè)。
現(xiàn)代社會,談到保險大家都不陌生,除了正常的醫(yī)療、養(yǎng)老、意外等保險,也有很多特殊的保險服務(wù)。
現(xiàn)在人們的投保意識越來越強了,尤其是明星對自己的身體很重視,許多明星都為自己的身體部位投保,例如胸、腿、臀等等,都是自己的“核心資產(chǎn)”,一不小心受了傷,損失可就大了。 很多明星都為自己的購買了各種保險:
林志玲給自己的胸部買過1000萬的保險,莫文蔚也是給腿投了一個3000萬的保險 秦海璐為自己雙眼皮買下百萬保險,郎朗更是厲害,為自己的雙手買了五億元的保險。
最夸張的大概是詹尼佛·洛佩茲,她共為自己身體的八個部位投保了16.21億美元,其中雙腿10億美元,臀部3.5億美元,胸部2億美元,臉5000萬美元,頭發(fā)5000萬美元,牙齒和笑容1000萬美元,眼睛100萬美元,單眼皮13萬美元,總計約合人民幣107億元。
這些明星對自己的身體進行高額的保險,雖然保險公司和藝人并不希望出什么事情,但是萬一發(fā)生意外, 他們可以有足夠的風險承擔能力 ,進行風險對沖。
因此如果你從事的是一個依賴某項資源或者能力,而又有一定的經(jīng)濟能力,最好還是 能購買相應(yīng)保險,提前預防,有備無患。
小結(jié)
我們需要從自己生命整體來看待自己的生活,明確自己的長遠目標。
我們總習慣于關(guān)注眼前的利益和問題,常常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導致我們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為了填眼前的坑而挖了更大的坑,常常把自己之于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如何逃避這種陷阱呢?本文總結(jié)了三個策略:
一,從全局出發(fā),關(guān)注長遠目標,避免“管窺效應(yīng)”;
二,未謀勝。先謀敗,設(shè)置自己的安全底線;
三,提高保險意識,預防黑天鵝事件
學會這三點策略能讓你專注真正的長遠目標, 躲避風險,過上真正健康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