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給很多喜歡閱讀的朋友推薦了Kindle,但幾乎無一例外都說自己更喜歡紙質書,說什么紙質書更有感覺或諸如此類的。
? ? ? ? 一直在思考為什么大家都說自己偏愛紙質書?我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 ? ? ? 1、紙質書先入為主,“習慣”的力量:從啟蒙開始,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從紙質書開始的,如果讀到大學的話,那么每個人大約讀了16年的紙質書,想想16年的習慣啊!馬上改掉,怎么可能?就好像,結了婚的兩人,恩愛16年了,突然半路殺出個小三(電子書),怎么可能因為這個自己都沒了解過的小三(電子書)想離婚就離,更何況(紙質書)溫柔善良知性體貼入微還帶著一股子濃濃的文藝范。誒!這婚就更難離了。改變現狀、突破以前的習慣總是難的:因為維持現在是最舒服的狀態(tài),不用耗費精力腦力體力照樣可以過得怡然自得。改變總是要與過去的自己博弈,這個過程是多少有點費力甚至痛苦或存在障礙的。
? ? ? ? 2、心理學上的“占有”感作祟:不管是什么東西拿著實物,心理自然會多幾分踏實的感覺,書也一樣,紙質書讓人有種控制于手中的“占有”感,而這種占有感確實電子書滿足不了的,電子書有種“異地戀”可望而不可及的虛幻感、距離感。
? ? ? ? 3、有些是純粹矯情:現在幾乎人手一臺電腦、一部智能手機的時代,每天用手機刷微博、逛朋友圈、逛空間看各種文字信息,看這些文字信息的文字量應該比大多數人平均每天讀書看的文字量還要多,大家好像都樂此不疲,看起書來卻嚷著要看紙質書,某種程度上講,多少有點矯情吧?
? ? ? ? ? ?4、很多人都沒經歷過搬書之痛:由于平時買的書還不少,短短幾個月又換了幾份工作,而那些書我又不想丟掉,一直想帶著。沉甸甸的紙質書真是個巨大的麻煩,即使打車你也先要把書搬到能打車的地方,那真是想死的經歷,經歷了好幾次這樣的搬書之痛后感覺不會再愛了。現在想想這些經歷,就覺得Kindle真是太好了,206g的小東西可以裝上千本書,愛死她了!
? ? ? ? 5、手機、平板閱讀電子書體驗比較糟糕:大部人體驗過閱讀電子書都是在手機上,而手機由于屏幕太小,以及亮度、字體、不能做筆記等多方面因素導致手機上長時間閱讀電子書的體驗是很難受的,所以大家錯誤的認為只要閱讀電子書就是這樣糟糕的體驗,從而對所有電子書帶有偏見也是情理之中的。
? ? ? ? ?6、Kindle大家都沒體驗過:很多人都沒真正體驗過Kindle,現在偏愛紙質書的這個判斷是基于信息不對稱下的,對于Kindle來說是極不公平的。紙質書,你是知根知底的并帶有感情的,而kindle在你心理還只是傳說,所以現在要你做判斷你肯定會說紙質書更好,但這樣的判斷是極不客觀的。至少,演示Kindle操作然后給一些朋友體驗一會之后都覺得很不錯!(PS:我發(fā)誓我沒收Kindle的推廣費!)
? ? ? ? 當然,在這個碎片化信息“用之不竭”的社交網絡時代里,能靜下心來好好閱讀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很難得的習慣了,管他紙質書、電子書呢?紙質書、電子書也僅僅只是形式上的不同,關鍵還是要回到閱讀本身:與作者碰撞,思考,收獲一些新的東西。
? ? ? ? 辣椒炒肉0r紅燒肉?愛吃啥吃啥!只要愛吃,橫豎都有肉!
? ? ? ? 當然,通吃豈不更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y ? ? ?小 ?松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