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剛拿起這本書的時候,“雷雨”兩個字赫然在目,我還以為是描寫自然現象的書,但沒有想到這是一個震撼多少人的悲劇。我曾經體會過魯迅筆下各種悲劇的生靈,有阿Q、祥林嫂、孔乙己、閏土……他們的命運跟時代緊緊地系在一起,充滿了沉重與悲傷,但當我讀完曹禺的作品時,卻被一層更刺痛的寒意包圍,那是一個令人永遠不能忘記悲劇。
我用憐憫的目光打量著繁漪,她的雙眼空洞無神,充滿著剪不斷憂傷,但她的內心里卻有一股燃燒的烈火,她想掙脫這個可怕的地方,似監獄一般的家庭,但是封建社會里,女子沒有自由,有的只是順從。她不甘心,當她看到鄉下回來的周萍時,她心中的烈火爆發了出來,她知道她需要他,他就是她灰暗世界里的那一抹色彩,是她活下去的希望。盡管作為太太卻跟兒子搞上關系違反者倫理道德,但這是那樣社會造就的,壓抑的讓人性歪曲,她因此被貼上了“神經病’的標簽,這是一種被社會壓抑的病態。
在封建社會中人人都必須遵守“三綱五常’’一一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劐。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地位是最高的。在周樸園從礦上面萊菰二親審_雨中藥一個小小的事,父親都要展露他的權威,繁漪堅決不喝中藥,周樸園命令她馬土喝掉,她無動于衷,他又逼自己的兒子求母親,甚至讓他們下跪,逼得母親不得不喝,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奪眶而出。想想我自己,平時在家跟父母意見不合時,大家都會交流意見,但是在那個可怕的時代,面對權威,你要是敢于挑戰,后或不堪設想。
而在封建社會下的權威與體面背后是什么?是周樸園與侍萍三十年前的戀情、魯貴的貪婪和好賭、周萍與繁漪的關系、工人壓迫下的生活,而這一切的一切又造就了周萍與四鳳的悲劇愛情,周樸園犯下的罪孽最終還是在雷雨之夜一一算清,當所有的一切橫跨在所有人的眼前,所有的矛盾都被激發了出來,死的死了、瘋的瘋了、傻的傻了,一切都來得那么突然,讓人毫無戒備。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難道一切都是因為周樸園嗎?我試著尋找原因。
時光倒轉,讓我們回到周樸園與侍萍還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那時周樸園真心愛著侍萍,但是因周家的老太爺不同意,她在一個大雪的河自盡但隨后又被救起。周樸園是少爺,但侍萍是仆人,他們的心永遠不能到達彼岸,因為他們中間隔得是一道無偏見。不是樸園造就了悲劇,而是社會造就了悲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