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考完專八了,我要自己記住專八考試之前自己的感受,沒有刷完真題的匆匆忙忙,以及假裝忙碌看似努力背后的低效率的學習與知識攝入,不要讓自己再在教招的時候這樣子。
留給我的時間沒有那么多了,當不去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還有很多,而當我真正開始去做這件事,就會發現各個方面都是要顧及的,教綜、學科、口語、講課、教學設計等,還有論文(實驗設計、文獻綜述、數據處理等等)。還有我的身體調理。
Anyway,我在干嘛。為什么我又在掙扎與感情之中。我不是真正無事可做,我有好多事情可以做的,是不是因為學習與提升自己太麻煩,它們是一個high complexity的事情,而與LYC拉扯、消耗、熱戀、爭吵,對我來說,是我更加擅長,不用費力的事情,所以我放縱自己的情緒和精力,把時間放在為情所困之中。我是愛他的,但是我沒有我以為的、我表現的那么愛他。
我了解他的逃避、他不敢承擔后果的懦弱、膽怯和沒擔當,但是我仍然愛他。
但是與他糾纏,消耗我的時間和精力也確實讓我逃避了我本該去提升自己、學習、做該做的事情的那些任務。我在23歲這么美好的年紀,用來Urge他成長,而不是培養我自己,這會顯得我有點呆。
我慢慢明白,我需要與自己和解,教自己成長,用我所讀的書、所接受到的教育和我的認知,去教那個仍然受原生家庭、童年經歷影響下的我自己去成長。我認識了不同的人,看到了別人的家庭與成長經歷塑造了一個怎么樣的她,回過頭反思我自己,我的家庭與成長經歷塑造了一個怎么樣的我。
我已經不是十幾歲那個因為爸爸媽媽的一句話而崩潰大哭,整夜睡不著,用傷害自己的方法來度過漫漫長夜的小姑娘了。我有了自己的判斷與信念、觀點。但是,不可否認,那些經歷會對現在的我造成影響。
因為向父母傾訴壓力與情緒的時候,得到的總是“因為你不夠優秀不夠強大”,所以會為我提供情緒價值和安慰、擁抱的Lyc念念不忘,一再原諒與忍讓。我說至少他是見過了我所有的糟糕和狼狽,仍然愛我愿意對我好的人,我怕失去他以后,沒有人再在我失敗的時候給我那個擁抱。我的朋友都會有在以后有自己的生活與家庭,父母給我的反饋永遠是我還不夠努力。
但是,我忘記了我是可以給自己那個擁抱的人,當我建立起對自己的認識和了解,當我在塑造自己的過程中,我會更加了解我自己,我會知道我是一個很棒的人,我哪怕在某件事上暫時失敗或者情緒崩潰了,我也不會因為這件事否定我自己,或者需要依靠別人的反饋,來告訴我你一點都不糟糕,你是一個很棒的人,你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你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我是可以成長為一個給自己鼓勵和力量的人。我忘記這一點了。
我拿的不是需要被拯救的劇本,我從高中到大學到讀研,沒有人來教我,沒有人告訴我這條路應該怎么走,沒有人像那些小說電視劇里的男主角一樣,教我成長。我真的好像被十幾歲的那些小說電視劇荼毒太深,一直期待著有一個閃閃發光的人,會出現在我的青春,帶著我或者作為我的動力,成為優秀的人。 However,我從前認為優秀的男生不過如此,而這一路以來也沒有人愿意花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教我,除了我的父母。
我慢慢清醒和明白,這份期待的本質背后是我想成為更優秀的人,卻又期待著有捷徑可以走,因為我懶惰、不想吃苦、能力不夠,又不甘愿沉下心來努力,耐不住寂寞。
可是,我靠著自己也走到了今天誒! 我還是有點本事的呀,哪怕我懶惰、三分鐘熱度、沒有耐心、沒有付出百分之六十的努力,我都成為了一名研究生。那么,如果我不再把精力放在期待走捷徑上,寄希望于拯救情節,摒棄幻想,開始奮斗,真正沉下心來,我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為什么我要去期待一個閃閃發光的人出現在我的生命里拯救我,而不是去成為那個閃閃發光的人呢。
走出舒適區必然是充滿著不適與痛苦的,但是至少內心是滿足和快樂的。我了解自己,我知道怎么做才會讓我不焦慮、不慌張、不緊張、不局促,but我真的好難做到知行合一。
滿足于當下,知足于當下,看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知道自己的方向,并且朝著目的地行走,可以慢,可以駐足與路上的attractions,但是不能忘記我正處在前進的路上與目標,畢竟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
真好,二十三歲的你還沒有麻木,你還在探尋自己與認識自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