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在家刷了一部劇《我是余歡水》,這部只有12集的網(wǎng)劇,它改編自余耕小說《如果沒有明天》,講述了一位中年“社畜”從車禍、被排擠、被離婚、窮困潦倒、查出癌癥、吃飯被揍、家里催錢到逆襲的故事,可謂是跌宕起伏。而郭京飛演的這個中年男人,被老婆嫌棄,被朋友欺騙,被同事取笑,被老板輕視……只剩一個“慘”字。余歡水雖然是個“悲劇”,但是這部劇卻是個喜劇。這樣懦弱、膽小的失敗中年,在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以為自己人生進入倒計時。他準備放手一“活”,諷刺的是,沒有任何顧慮、隨性活著的余歡水,反而活出人生的高光時刻。從彈幕到豆瓣短評,高頻出現(xiàn)的一個詞是“太寫實”了。就像有人說的:“人人都笑余歡水,人人都是余歡水。”
? ? ? ? 一、“慫”到最后,只會既失了面子,又沒了里子
? ? ? ? 余歡水特別“慫”。在公司,他的主管對他處處不滿意。別人在中秋節(jié)拿走兩盒禮盒沒事,他拿了,卻要被主管拍照曬在公司的公告處,罰款、罰打掃廁所,遭人白眼。老婆娘家人瞧不上他,老婆嫌他賺得少、交待的事也辦不好,每天對他沒有什么好臉色。電梯里遇到鄰居遛狗不牽狗繩,他跟狗主人理論,卻被反嗆道:“你兒子怎么不拴狗鏈子。”大周末在家被樓上的裝修聲吵醒,他也只是慫慫地和工人商量,能不能推遲一小時開工。結(jié)果人家連好臉色也沒給他,裝修房主更是沒把他放眼里,直接就把他轟出去了。他慷慨解囊,借了朋友13萬拿不回來,這位“好兄弟”像個大爺:“這錢對我來算不上什么,什么時候還你,得看我心情”。
? ? ? ? 要錢的人反而卑躬屈膝。他總是習慣忍氣吞聲,將所有的不公平全盤接受,期待在忍耐中有所轉(zhuǎn)機。知乎上有個提問說:為什么有些人,看起來就很容易讓人判斷出他“很好欺負”?
? ? ? ? 有個高贊回答是:兩個陌生人剛認識時會有距離感,這就是由敬畏感產(chǎn)生的。而相處的過程中,有人會不斷試探對方的底線,而“包子”就是親手將這條底線越拉越低,將敬畏感消除殆盡的。余歡水委曲求全的模樣,不就是一次次地將自己的底線拉得越來越低嗎?然而現(xiàn)實一如劇中所刻畫的,有些人,不是你認慫了,他們就會退讓;不是你委曲求全,他們就會知足。像余歡水這樣的人,大多都認為忍一時可以風平浪靜,但生活并不會對他們留情。搞到最后,既失了面子,又沒了里子。
? ? ? ? 二、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
? ? ? ? 有一集,余歡水接到父親的電話,父親向他拿五萬塊,要給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當彩禮錢。他沒錢可出,父親立馬當頭一句:“什么?你敢說你沒錢?你媽死的時候十幾萬上哪去了?你要敢獨吞,我就到法院告你,告你個大逆不孝,我讓法院判你個孫子!”他沉默地掛了電話,在無人的十字路口不顧形象地,像個孩子一般嚎啕大哭。這時,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他一下戛然而止,摁掉電話想繼續(xù)哭,卻再也哭不出來了。從任性宣泄到停止,前后不過兩分鐘的時間。曾經(jīng)有個外賣小哥癱坐在濕漉漉的路上大哭的視頻,看得讓人心疼。小哥在陰沉沉的暴雨天里送餐,本是想趁雨天多賺點錢,但萬萬沒想到,等他下樓的時候,發(fā)現(xiàn)電動車被偷走了。只剩下孤零零的配送箱子,里面還沒送出去的外賣也都亂七八糟地撒在地上,被雨水沖散。該有多絕望,才會這樣哭。
? ? ? ? 三、你身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 ? ? ? 余歡水去醫(yī)院檢查,順道在醫(yī)院門口買了個煎餅果子。等待過程中他去醫(yī)院取CT片子,回來時大姐說之前做好的已經(jīng)涼了,要給他做一個熱乎的,余歡水頓生感動。因為醫(yī)生需要和他的家屬談談,余歡水的妻子并沒有想去,他不得已花錢雇大姐冒充自己的家屬。大姐聽醫(yī)生說他是胰腺癌晚期后,把兩百往余歡水手里塞,說“這錢我不能拿”。在我以為大姐是因為心疼余歡水時,下一句話不禁讓人覺得過于諷刺。她說:“我害怕這個錢不吉利,晦氣得很。”
? ? ? ? 上一秒對余歡水充滿善意的大姐,其實也可以因為嫌棄別人,瞬間變得無情。在醫(yī)院里,余歡水還遇到一個給買賣人體器官牽線的病人。他看似不經(jīng)意地出現(xiàn)在余歡水的身邊,在余歡水被“病友”的死嚇到的時候,暗示這個病很痛苦,要花很多錢,然后提出可以賣器官換點舒服的日子。余歡水動搖了,他主動找他牽頭賣器官。兩人在天臺上像朋友一樣聊起了天,余歡水問他,身體這么差怎么還干這種事。他說,“還有老婆和孩子呢”。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但他還要考慮活著的親人,治病的同時也趁機忙“業(yè)務”。他對外的惡意,也是為了生活,走投無路的選擇。現(xiàn)實里何嘗不是如此?世界上沒有只有一面的人,都是有多面的復雜個體。沒有一個人,能被生命中的一個片段所定義。余歡水所生活的世界,大概就是我們所存在的世界。放手一搏的余歡水,反而如魚得水。或許,這只是在告訴我們,試著勇敢一些去面對生活。我們無法避免生活的殘酷,但至少可以做好迎接它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