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歲的人生觀和30多歲的人生觀是截然不同的。20歲你覺得世界是為你服務,收你驅使,用來征服的。30歲時你會發現,你需要勞苦才能手足飯飽,你需要為別人殷勤的服務,困難,失望,無奈。
人要改變自己真的很難,太難了。從小的思維方式,為人處世的方式,如果變成你認為理想的方式,讓人感覺極不舒服,仿佛赤裸著下身在大街上走。比如,我內向,怯懦,傾向于懷著惡意去猜想別人,不夠開朗,可笑的自負,不合群(因為我覺得我與眾不同,比別人聰明)。
或者按前幾天看過的一本書上說的,我是屬于fix-minded的類型,這種類型的人,容易自卑又自負,在比自己強的人那里自卑,在比自己弱的人那里自負。這種人害怕失敗和挫折,為了避免挫折額失敗,他們會不去嘗試,或者失敗之后像鴕鳥一樣逃避。因為這種人認為,有天賦的人不會失敗。聰明人不需要有技巧的努力的。一旦失敗就證明沒有天賦,意味著永遠失敗,因為天賦不是后天訓練得來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這種人天生就是一個階層主義者,認為人有三六九等,等級森嚴,不可能從一個階層進入到另外一個階層。
即便我認識到我的上述缺陷,就能讓我改變,變成我喜歡的growth-minded的人么?訓練肌肉是痛苦的,而且訓練不當還會永久受傷。訓練人的心智模式何嘗不是這樣?經歷痛苦,思索,煎熬,坐立不安,不是輕易夠得著,需要掙扎著才能觸碰到,而且講究策略。不是那種讓人舒服,欣賞風景,輕而易舉的獲得。
分步試行,一點一點的實行,培養自己的喜歡的品性。先從見到被人大方得體,不畏懼,不高傲,講話聲音適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