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兔子小姐
這3個月,為了寫文,我讀了30本書,雜七雜八的什么書都看,完全沒有條理性,能看下去的就看完,看完兩章實在看不下去,果斷放下,其中讀完了15本書。猛一看,還挺多,壘起來差不多有8杯優樂美的高度了。
除了書,我還看各種各樣的公眾號,一天至少看十個以上的公眾號,至少讀10篇文章,這里面有大牛的公眾號,也有一些像我一樣的剛起步不知名的小編。
我跟朋友玩笑說,這三個月讀書的量,都快相當于過去22年的讀書量了。真是慚愧,上次像這種節奏讀書,還是在高考結束后的假期。重讀了一遍高中必讀名著,大概20多本,都是一些經典作品,由于時代久遠了,讀起來并不是那么順暢。
人啊,真的是被逼出來的。想要輸出,就必須有輸入。回想起大學四年都沒有正兒八經的看過一本除了教材以外的書,簡直無比懊悔。
想要寫文章,就需要去不斷地大量尋找素材,因為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從閱讀中找到的靈感。若是靠著老底兒寫自己的故事,總有一天會油盡燈枯。
開始寫文以來,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愛閱讀,而我現在才開始培養讀書和寫作的興趣,自知還沒有入門。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先生,一直非常喜歡讀書,在北大上學的時候,他每天會讀一本書,而今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裁,依然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時間保持兩天讀一本書的習慣,真是令人佩服。
?幸好,閱讀這條路還很長,我可以一直讀下去。
關于讀書,想要分享四點心得。
1.開始閱讀比什么都重要
和大部分人一樣,我缺乏安全感,所以每每在決定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想要有詳盡完整的計劃,讀書當然不是例外。
一直想要讀書,為此做了不少準備。我找了好多的書單,下載了上百本電子書放在kindle里面,甚至在桌面建了一個叫做《2016必讀》文件夾,但直到今年4月份,才開始行動。
我慶幸自己行動了,也后悔,為何沒有早一點開始。總能喝到這口大補雞湯,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20年前,其次是現在。讀書和奮斗一樣,伴隨著我們一生,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重要的是,開始,并一直行走在路上。
2.好奇心+求知欲=更美的世界
看過一句話,大意是只要一本書里能有一句話有收獲,這本書就沒有白讀。但這句話在我身上的體驗是,一本書基本有一大半的內容都是收獲,是我讀書太少的緣故。書中的確沒有活生生的顏如玉,但樂趣無窮。
印象筆記四周年的“象有新聲”分享會上,知乎創始人周源先生在PPT上寫道,“好奇心+求知欲=更美的世界”。深有體會,我讀書正是因為好奇心和求知欲。辦公室的同事說我最近不愛說話,天天趴在電腦上,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事實上我什么都沒做,只是在閱讀。
3.讀書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
因為自己讀書少,所以覺得不會讀書。于是在決定讀書前,學習了幾天大神分享的讀書經驗,可真正在讀書的時候,只用到了一條——當你覺得一本書還不錯的時候,再讀一遍。其他的,早已不記得。
大三那年,為了通過六級,我報名了新東方的十一集訓班。每個老師都在談論自己的學習方法,聽的時候很受益,覺得每個辦法都不錯,可最后,依然只采用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好比現在,在你面前的讀書心得,它只是我的感悟和思路,可以借鑒采納,但只有去走心的試一試,才能找到最適用于自己的方式方法,畢竟大家是獨立的個體。
4.讀書必須要有選擇性
沒有規劃的亂讀書,始終是有些消遣的意味。在讀了一段時間的書之后,可以開始設定目標了。因為這個時候讀書的興趣和讀書習慣已經養成,已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在讀了一段時間的書之后,可以開始給自己定目標,因為這個時候讀書的興趣已經培養的差不多了,該有的讀書習慣也已經形成了。
千萬不要只是低頭讀書,要去看看社會上的需求。既然都開始做了,就做的更好一些,有計劃的讀書,比亂投醫好的多。
朋友說,在這個功利的社會,讀書并不能發家致富啊。這是事實。在朋友看來,像我這樣做一只無頭蒼蠅在書堆里面亂撞就是浪費大好青春,還不如去跑市場投資賺錢。沒錯,連生存期都沒有本事度過,在這里矯情的談什么詩和遠方?
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于我而言,現在不是去賺錢的最佳時機,而是積累,提升,投資自己的最佳時期,只有厚積才有可能薄發。
我從不昧著良心說人各有志,自己只追求精神境界,?我喜歡錢,非常非常喜歡。
我想要很多錢在北京買一棟屬于自己的房子,把父母接到身邊,而不是和朋友擠在不到10平米的出租房客廳里;
我想要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子,周末帶著全家去郊游,而不是擠著地鐵,盤算著Uber和滴滴誰更便宜;
我想要買漂亮的衣服把自己打扮的精致,而不是逛完西單回家上淘寶搜代購還責怪自己又剁手了;
我想要打著飛的去旅行,住在五星級的豪華套房,而不是坐著硬座睡著青旅在馬蜂窩上看圖片過眼癮……
可我更愛生活,心冷的時候,只有書可以暖,冷冰冰的錢,沒有溫度。
- END -
喜歡我的文,就點個贊吧~
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聯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