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無聊的工作,無聊的生活,好想放下一切追逐夢想去。我不知道她的夢想是什么,但這么多年來我的夢一直處于朦朧狀態,夢中的生活觸摸不到,說不清道不明,直到看到這部《小森林》。
小森林分為小森林夏秋篇和小森林冬春篇。電影講述的是主人公市子因為適應不了大都市快節奏的生活,而選擇回到故鄉小森,小森是位于日本東部地區的一個小村莊,村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秋收,冬季儲藏,夏季慢慢生長,影片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介紹市子在農村小森的生活,每個季節介紹了七道菜,但這七道菜并不全是復雜的硬菜,有的菜式其實只是一種佐料,或者一種干果,除了是對慢生活和大自然的一種回應,這些簡單的菜式背后其實暗藏著市子和離家出走的母親之間的聯系。
影片中,小時候的市子對于母親做的菜式總是不屑一顧,尤其是簡單的炒青菜,如今她親自嘗試,卻總也做不出當年母親的味道,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恍然大悟,原來母親每次炒青菜前,都要經過一道極其復雜的工序,就是去掉青菜的莖,所以當親自嘗試過后才知道,平時以為的簡單其實早就被習慣和自以為是所蒙蔽。
在美食的制作上,市子大多在追隨母親的腳步,一個人的味蕾就是自己的記憶,市子用美食重溫和母親生活的歲月。市子在做蛋糕時總是做不出母親手下的松軟的口感,不過和炒青菜不同,這次她放棄了遵循,選擇了接受不同,制作出口味不同的蛋糕。而當年答應告訴市子制作秘訣的母親,并沒有兌現承諾,也許就像市子母親在信中所寫的那樣:在某個地方摔倒時,每次回頭看之前的自己,發現每次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盡管一直很努力,卻很讓人失落。但是每次,積累下了經驗,所以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都不再是原點。那么,不應該叫圓圈,而應該是螺旋。也許,人本身就是螺旋,在同一個地方兜兜轉轉,每次卻又不同,或上或下或橫著延展出去。市子在一次次的失敗過后,不就是摸索出不一樣的美食嘛。
而對于母親的離開,她從一開始的不解,到慢慢的接受,這其中也是在市子的親身體驗中所逐漸明白的,市子在鎮上的廠里打工時,受到領導的催促和指責,在不堪重負的壓力下,她明白了母親離開的理由,母親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付出,換來的是市子的不理解和理所當然,而母親的不辭而別是對這種生活的反抗,也是鼓起勇氣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
影片中還有一條副線,是市子的兩個朋友,裕太和紀子。紀子是市子的閨蜜,她們的友情就像小森一樣淳樸,長久,安靜。紀子也許不是最懂市子的,但卻是孤獨生活的市子身邊最不可缺的那個,她陪著市子做美食,市子離開小森后,紀子替她照看所有的作物,即使吵架,紀子都是先道歉的那個。而裕太,他看透市子對于小森的情感,他直指市子回到小森并不是真正的留下,她只是逃避無自己無法適應城市的生活節奏,的確,寧愿看著西紅柿爛掉,也不愿意建溫室大棚,不過是因為她還沒有下定決心要一直留在小森,而那些長期生活在小森的村民才是小森最忠實的守護者,他們不曾厭倦春耕秋收,對小森的歷史信手拈來,對于小森的未來充滿希望。
最后,市子終于敢面對自己,離開小森返回都市,五年后她重新回到小森,這一次她帶著堅定的信念留在了小森,所以當她跳起那只神舞時才會震撼人心。
小森林的生活就像喧囂世界中的一口鮮活的氧氣,我們都向往,但卻無法觸及,這個我們永遠都到不了的彼岸,才會讓我們念念不忘。而同時,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曾有過這樣很長的一段時間,回到家,還未進廚房,聞著香味,無意識的就會說出那句:今天又吃米飯,又吃面條?然后帶著失望的神情離開,但當母親端著熱氣騰騰的飯時,你還是會狼吞虎咽,風卷殘云般的意猶未盡。這日復一日的重復背后,你應該從未關注過母親在聽到那句慍怒后的尷尬,無奈甚至生氣。當看完小森林,心里能記起生命中重復了無數遍的味道,和對當年的無知與不解有一絲的悔意,也就不負觀影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