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緒撤出”?
情緒撤出,就是發生沖突時離開現場使自己即將爆發的情緒冷靜下來。
冷靜期的目的是,從當時的情形中撤出來,等待情緒上的沖突平息下來,而不是進入權力之爭和報復循環。
冷靜之后,你才能夠理智的解決問題。一般建議采用“衛生間使用技巧”和“積極的暫停”,來做情緒撤出。
大多數人,包括大人和孩子,若不離開沖突現場就難以平靜下來。當然,你如果可以從情緒上撤出,并且能避免陷入權力之爭,也不一定非要離開現場。
什么時候需要“情緒撤出”?
今天的案例是一位老師。
王老師是一位三年級老師。
在一節數學課結束后,課間十分鐘,孩子們吵吵鬧鬧,教室陷入一片混亂。
眼看下一節語文課就要上課了,孩子們還安靜不下來。王老師內心的怒火有點壓不住了。
然而她并沒有直接發泄情緒,她知道那不能解決問題,不是一個有序課堂的正確打開方式。
她側身凝視墻壁,好像老僧入定一樣。
慢慢的,孩子們也注意到了,他們安靜了一些,并且悄悄議論說:“老師一定在數數?!边@句話迅速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