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目送》第一部分的時候,大多是念父母,同兄妹,與子女的點滴。最為觸動的是在她的筆下,母親不是一個老人,一個年邁患病的老人,一個因年邁患病非得耗費心神的老人,而是一個愛美懵懂的少女,一個怕走丟耍著小性子要回家的小孩,一個被呵護被愛著的角色。這真的有太大的不同。
看到《目送》的第二部分,還沒看完就感受到所謂生活的情懷這件事,為公園角落里的一簇花翻閱古籍查找她的名字,因窗外偶爾杜鵑哀鳴通曉了古人的悲愴,緣一段歷史尋訪一落山間的村莊,享一寸溫情吃一頓兒女精心的晚餐。或許情懷趣味這種東西,就來自于把生活的每個細(xì)節(jié)都莊重的對待,就像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