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給父母打一次電話?
昨天,忽然發現已經三天沒給家里打電話了,平時只要超過了5天,媽媽就要抱怨我又是很久沒打電話回家了,為了避免更多的不愉快,交作業一般趕緊打回去。
我一般會選擇在中午準備午餐的時候和父母視頻通話,一方面拉拉家常,談談每天吃點什么,有開心的話題,一方面可以避免談多其他話題,引起雙方情緒的不好,可有時候還是會把握不住,打電話的頻率多,自然碰撞的機會也會多。
話說這幾日,由于自己剛開始打理的民宿碰到惡性消費,打掃一新的套房第一次接受訂單,四個聲稱大學生的男女,差點把家拆了,抽煙喝酒聚會擾民遭到鄰居物業投訴,在他們一番強詞奪理的胡攪蠻纏,軟硬兼施,哭窮裝憐后,我努力克制情緒,自認倒霉做了鴕鳥,當場退還了押金,原諒了他們。
真的,很多時候放下電話的那一刻起,再也不想給他們打電話了
但是說實話,內心的翻江倒海無以言表,正巧碰到要給父母打電話的時段,順便提了下這件事。
媽媽的第一反應是:我早就說過你低價出租就可以了,誰讓你搞什么民宿多事情,我說的話全都是為了你好,反正說什么你都不聽,不聽就是這個后果。
我爸接上說,你整天在家里無所事事,游手好閑,我出了那么多錢供你讀書,是讓你做個家庭婦女嗎?別人家的女兒給父母買豪宅豪車,別人家的女兒帶他們去國外旅游,你呢?我這輩子算是等不到了......
其余等等,和往常一樣噼里啪啦向我平靜的心情發射重量級掃射,一時間我的情緒被挑戰到了憤怒高峰,一個民宿的惡性消費事件忽然間就變成了一場目標直接指向我人性的批斗會,沒有一絲喘息和寬容,我內心的翻江倒海真的、此分鐘達到了海嘯傾襲!
那么此時,作為一個成年人,面對你的父母的這些話,按照生理反射的判斷,你的內心一定是憤怒的,就像膝跳反應,輕快地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就會做出急速前踢的反應,父母們夾槍帶棒的一切打著為你好旗幟的訓導,必然也會讓你的心情急速的坐上過山車。
父母對我們的愛總是帶著沉重的外衣
其實這只不過是幾十年里家中的一次小事件,只是在我生活中的一個常態的縮影,對于我而言,這早就成了常態,這也就是我盡量避免和父母每天視頻每天聯系,保持適當頻率和他們溝通的原因,并不是我不愛他們,他們不愛我,但是由于彼此愛對方的方式卻不同,溝通的方式肯定也會不同。
我們和父母生活的時代背景大相徑庭,中國的巨變造成了一代人相隔10年就有可能有完全背離相斥的價值觀人生觀,他們的童年或許是跟著父輩們蹲牛棚,或者是跟著紅小兵耀武揚威,沒有有現在這么優越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機會,時代的巨變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不可扭轉的固執烙印,也深深影響了他們對待親子關系的態度。
養兒防老,我的子女我這么打罵都可以,都是一家人,說話根本不需要考慮對方的情緒,斟酌用詞的分量,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有些話甚至不會對外人說的都可以跟自己家人說,當然這些話里有家庭幸福溫馨的甜蜜,肯定也有對他人都不可能有的猛烈的人生攻擊甚至侮辱。
抑郁癥沒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體面的工作
有時候,真想坐下來和他們好好談談心,說說而立之年后努力爭取要更愛他們一些,多愛他們一些,希望他們說出心里的真正想法,而不是靠著口無遮攔的直言直語來告訴你人生吃過的鹽有多少,走過的橋有多少。但是好多好多話,都會被他們的一切為你好的理由下,赤裸裸的諷刺挖苦甚至侮辱,打消的煙消云散。
有時候,好想好想問他們,既然你愛我,一切都為了我好,為什么會不為了我的開心而開心,而為我的開心而擔心呢?
我因為個性和身體原因放棄了體制內的工作,抑郁癥讓我徹夜難眠,徘徊自殺的邊緣,這一切我跟父母說過,甚至和媽媽一起去醫院確診的抑郁癥,可是他們關心的不是我抑郁癥能不能活下去,而是我的辭職。
他們無法接受事實,無數次地責怪埋怨我。直到自己靠意志和健身恢復了正常的生活,開始新的生活,他們還一直沉浸在我丟失的金飯碗的痛苦之中,一如既往的埋怨憤怒不理解。
有時候我想,難道是我讓他們失去了在外炫耀的資本,讓他們再也不能在說起我的女兒985博士畢業,工作體面,衣食無憂時挺直腰板,失去了曾經閃閃的驕傲?難道抑郁癥無所謂,不健康也沒關系,這些金光閃閃的驕傲才是生活的最大意義嗎?
我認為人的幸福和價值無須從學歷職業車子房子來表現,無須為別人的羨慕而活,無須為別人的評價而改變,活給別人看,為別人而活是最辛苦和最不愉快的兩種生活方式。自己選擇的生活,只要不妨礙他人,不影響他人,自己的滿意開心才最重要,珍惜自己手上擁有的,努力爭取自己想得到的,盡力而為,不強求,不委屈。全家人健康快樂,每一個人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這不是最幸福的事情嗎?
你是否和我一樣,早就放棄了和父母良好溝通的希望?
還好黑暗的日子過去了,現在任何人都不會再影響到我對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我簡單的活著,過著樸實的每一天,快樂而充實。但是我選擇的重新開始的一種生活終究是父母不滿意的,我努力辯解過,用盡全力去溝通過,無果,雙方或是沉默結束,或是暴力結尾,總之,不歡而散。
其實面對個性暴躁偏執的父母,我這些努力確實顯得很蒼白無力,歲月無情,特別當你的面容都有了父母變老的模樣,你還想去改變他們,那真是一個沒有結果的徒勞無功的最愚蠢的嘗試。
每一個人都有獨立的思維,根深蒂固的觀念更是無法更改,你怎么可能讓一個本身個性急躁固執,又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又沒有獲取外來信息途徑的保守的活了半輩子的老人改變呢?
少打電話,換個方式愛父母
所以你所能做的,就是放棄改變,從而改變自己對待他們的態度。
所以,面對父母的不滿,一汪平靜的湖水被機關槍掃射的時候,我就會迅速的調整自己的情緒,深深呼吸,告訴自己冷靜冷靜,他們就是這樣的,無法改變的,這一切其實都是出于愛,就是靠著這么這個如此無奈的理由,對自己說了一百遍,勸了一千遍,安慰了一萬遍,直到逼得自己徹底放棄了與他們敞開心扉的任何一個機會。
作為80年代生的一代,面對特殊時代造成的原生家庭關系,我們需要做的是努力改變自己,而不是要求父母去改變,他們想做什么就讓他們去做什么,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和風細雨也好,暴風驟雨也罷,他們的所有一切,好的壞的全部接受,包容包容再包容,可怎么辦呢?他們就是你的爸媽呀,一個年長卻不萌的孩子,幼稚卻不可愛的老人。
記住我的話,遠親近疏絕對是真理
而對于那些父母個性本身存在弱點,或是固執偏激,或是易怒激動,溝通不好的,盡量避免頻繁的接觸,保持規律的交流,遠親近疏永遠是真理。
對于父母報喜不報憂,沒什么事情別跟父母推心置腹的談心,什么工作的煩惱,跟爸爸談談,生活的瑣事,跟媽媽嘮嘮,歌里唱的全都是騙人的,你試試跟爸爸談談工作,他會告訴你你有多失敗,試試跟媽媽嘮嘮瑣事,她會讓你知道你有多白癡,煩躁的心會更加煩躁,委屈的淚水會流的更多。
把兒時的彩色氣球還給爸媽,現在他們才是你的老小孩
成年人自己的責任學會自己抗,千萬不要期望像兒時那樣,能給你買個棒棒糖,彩色氣球,你就得到了全世界,安慰和開導的主語都應該是你自己。
和父母就談談吃飯睡覺,健康養身,他們喜歡聽的多說,避諱的堅決不提,該哄哄,該騙騙,善意的謊言對于老人來說,真的比真話來的實在中聽。
一旦撥通了電話,電話線那頭面對的就是不可操控的意識形態,把自己當做父母的一個垃圾桶,負能量收集站,比較對象最低點。收集到負面情緒,不經過大腦直接扔掉,你開心,他們也開心,千萬別說真話,千萬別走心。
哪一家的親子關系不是經歷了幾十年的口水和淚水,在愛與被愛,痛苦與幸福之中跌跌撞撞,摸著石頭過河,千瘡百孔的親子關系才能獲得修復,那些個永遠的老死不相往來,甚至反目成仇,才是世間最大的悲哀。
所以用最大的寬容心去包容父母,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對待他們,好的壞的自己扛著,別跟他們說真話,別讓他們擔心。
這就是我們力所能及能做到的最大的對他們的愛。
本文正在參加從心,遇見幸福 | 一次可以朗讀與聽見的心理專題征文,你也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