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溪口初中“訪臥龍后裔,悟中華美德”研學之行】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現在的教育早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讓學生跳出課本,走出校園,靠近生活,學在路上的感知教育,我想,那才是我們作為師者應該給孩子們創造的“最美的教育”。
可喜的是,在龍游縣教育局和溪口初中領導班子的大力支持,七年級組班主任前期充分的動員和準備下,我校七年級組全體師生于2017年5月11日赴蘭溪市諸葛八卦村圓滿舉辦了主題為“訪臥龍后裔,悟中華美德”的研學活動,讓學生第一次有機會學習在路上,成長在路上。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溫故知新,整裝待發
諸葛八卦村是諸葛后裔聚集地,是國內僅有、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內外八卦的人工與天然設計,形成了風水寶地,風水人士,文物專家,政治人物和教育人士都紛至沓來。在前期的籌備工作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在研學過程中了解諸葛八卦村古村落的悠久歷史和建筑文化,更好地體會諸葛后裔的家族文化精神,各班班主任都在班級里提前為孩子們做足了功課,普及了許多相關的基本知識。所謂“溫故而知新”,語文老師們也很有準備地為孩子們溫習了上學期學習過的《誡子書》。在熱情似火的陽光里,孩子們伴著瑯瑯的書聲,滿懷期待地踏上了研學之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我“行”我秀,樂在途中
大部隊在班主任和跟班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乘上指定的大巴,我們出發啦!當然,在途中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里,各班都沒閑著。只要有勇氣,哪里都是舞臺。走出校園的孩子們就像草原上自由自在奔跑的馬兒,慢慢消除了與同伴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開始樂于表達,展現自我,分享快樂。每一輛大巴車上就像一個大家庭,有的秀歌技,有的講笑話,有的做游戲,原本內向得一言不發的孩子們也都不甘示弱,嗨翻一路。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尋孔明印跡,賞古婺風韻
到達目的地后,各班在導服的帶領下有序地入園,學習的旅程正式開啟。“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深深古院,幽幽小徑,青衣石板,小橋流水,盡收眼底。孩子們在導服姐姐的講解下聽得格外認真,知道了諸葛八卦村的由來以及一步步承載的歷史故事。沿途走過了繪有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等有關諸葛亮故事壁畫的大公堂,以蘇式雕磚門頭為主要特色的錯落有致的民居,有著幾百種藥材和標本的藥館大經堂,有著鱗次櫛比,猶如顆顆璨燦珍珠建筑的丞相祠堂,融傳統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和市井文化為一體農坊館,正好與諸葛孔明于《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相呼應。在邊走邊學的途中,孩子們認真學習的狀態接連地受到了導服姐姐的表揚,留人印象最深的是有的班級還現場誦讀了《誡子書》,分享了諸葛亮“空城計”、“草船借箭”等智慧故事。瑯瑯書聲出校園,在生活中學以致用的知識才是“活”的教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趣解孔明鎖,細聽成長聲
在經過一早的“尋孔明印跡”游學行程之后,孩子們終于迎來了“智慧孔明鎖”的大比拼。比賽現場,座無虛席。伴著緊張的背景音樂,八個班派出的參賽小選手們都逐個進行了一番集觀察與動手能力于一身的有關于“小小智慧”的較量。雖然是一場游戲的比拼,但反觀學習和生活,孩子們本就應當學會多觀察,多動手,多嘗試。而于老師,當你細細留心孩子們表面與內心微妙的細節變化時,其實處處都是學習與收獲。對于孩子,同一份嘗試,不同的結果帶給他們的便是不一樣的成長。有的收獲挑戰成功的喜悅,獲得對自己的一份自信與肯定;有的遭受一次次嘗試的失敗,感受的是氣餒,收獲的卻是同伴的擁抱與鼓勵;有的在賽場上成為對手而競爭,有的在賽場上成為朋友而合作......而這些,不就是孩子們應該在生活中去經歷,去感受,去懂得的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五.踏百草奇園,載回憶而歸
結束了一早滿滿當當的古文化村落行程后,孩子們終于盼到了心心念念的午餐。那狼吞虎咽的場面,腦補一下“戰斗”現場,便足以讓你忍俊不禁了。飯后,大部隊又踏上了百草園的新旅途。可別小看孩子們的耐力,他們的熱情就如火辣辣的太陽,激情未減。百草園內,郁郁蔥蔥的綠意,股股花香,簡直沁人心脾。孩子們好奇地趴在隔欄上和園內的動物們打招呼,久久不愿前行。而后,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玩了各項有趣的活動項目,縱使滿頭大汗,曬成小黑皮,也擋不住那顆跳動的少年的心,那是陽光下的年輕,那是花季里的成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走出校園,學在路上的研學活動不僅是課堂變換的一種方式,更是一次突破陳規讓孩子去感受的心靈之旅。重新審視學習,從心感知生活。在北緯29.5°,東經119.2°的坐標里,我們與孩子們共同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寓教于樂,寓學于心,這樣的教育才最美好。希望充滿愛的教育一直在路上,而我們已經出發。期待下一次的再出發,一路依然有你,也有我!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陽光下的少年,我們下次再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