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流淌在音樂里的校友情
——記建校三十周年系列活動之校友音樂沙龍
那些年,我們曾擁有過《光輝歲月》,畢業后各自探索《外面的世界》。《又見梨花開》的季節,點點《離人》淚,才發現我們已許久未見面。今夜我們相聚,讓我們《寫一首歌》,在《貝加爾湖畔》唱給當年我們都愛慕的《花房姑娘》,她一定會給我們附和一首《千千闕歌》;然而,今宵之后總有破曉之時,可我們再也《講不出再見》,只希望時間在此刻凝固……
三十年風霜砥礪,春華秋實桃李滿天。5月30日,在學校三十周年校慶即將到來之際,校團委聯合學生藝術團在呂志和禮堂舉辦校友音樂沙龍。音樂沙龍邀請了學校第一支電子聲樂隊,以及從22屆-26屆的校園歌手大賽一等獎得主加盟,為觀眾帶來一場盛大的音樂盛宴。
三十年歲月如歌 再聚首情深更壽
大學是什么?“是一個舞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熱衷的事,互相學習、互相進步。”電子聲樂隊主唱藍榮強說。這支樂隊成立于1991年,是學校第一支電子聲樂隊。樂隊雖只是在藝術節臨時組建,當隊友們因懷揣音樂這個共同理想,因而一直堅持到畢業,成為校團委的代表樂隊。畢業后,因工作繁忙,部分隊友不能經常相聚,其中兩個主唱已是20年沒見。如今大家因為音樂沙龍而重聚,藍榮強看著昔日隊友,半是玩笑半是感慨:“好多人都變胖啦。”
在參加沙龍前,樂隊僅有兩次排練機會,卻要承擔全場配樂的重任。“很佩服那些年輕的校友唱得那么輕松,我剛在這里彈了一會兒吉他,就已經一身汗了。”吉他手司徒春華說。闊別多年,再次站上呂志和舞臺,師兄們動作已略顯生硬,但內心的那份熱忱融化了在場每個人的心。“以前在這里唱歌的印象又回來了!”在舞臺上,師兄們拿著樂器扯著嗓子,萬分投入地演唱一首《光輝歲月》,仿佛回到了當年青蔥的模樣。那激烈的搖滾樂也揚起觀眾的情緒,大家都跟著節奏打著節拍,現場氛圍融成一團火焰,炙熱激昂。
往屆歌手大賽一等獎得主以時光為軸,倒敘出場,用音樂繪出別樣邑大。第25屆歌手大賽冠軍陳澤鴻一曲《離人》清爽洪亮,肝腸寸斷。當主持人問及其創業生涯時,陳澤鴻鼓勵邑大學子:“創業并不自由,過程充滿著艱辛,但作為一名大學生,應不要回頭,闖!”第23屆冠軍黃敏華則演唱了《寫一首歌》贈予邑大,多才多藝的她寄語師弟師妹:“你清楚自己喜歡什么,然后就堅持下去!”雖是簡短,實則精辟。尾聲的大合唱《講不出再見》,將校友們對母校的愛演繹成永恒的回響,在場聽眾也深受感染,紛紛拿起手機亮起燈,揮舞著形成一片璀璨銀河。
雖已闊別母校多年,但一首老歌,一段光陰,總是能讓人有時光倒流之感。當往事已成云煙,若能再為你附歌一曲,心中便再無遺憾。
千里赴佳期,相聚再有時
為這一場別致的音樂盛宴,師生校友齊心協力。校團委副書記曾青云表示,四月份就開始籌劃本次音樂沙龍,在籌備過程中,“校友們分散在廣東各地,要聯系并聚集他們真的很不容易。一直到演出前一天下午,他們才全部趕回到學校進行排練。”但是,他們也沒有因此就倉促表演。曾青云感慨:“校友們都很用心準備。為了契合校慶30周年的主題,他們精細挑選每一首歌曲,所選的歌曲都是他們在大學期間印象最深刻或最具意義的歌曲。電子聲樂隊在沙龍上演唱的《光輝歲月》,其實是當年他們樂隊成立后在舞臺上表演的第一首歌。”
校團委書記徐煥立告訴記者,舉辦音樂沙龍的靈感源于去年的英文歌手比賽。適逢30周年校慶,學校團委便在去年年末就提議舉辦沙龍。今年四月份,學校通過創建校友群來傳播信息,這一舉措得到了校友們的熱烈回應和支持。經過統籌安排,學校最終確定音樂沙龍的舉辦日期為5月30日(5代表五邑大學,30代表30周年)。徐煥立認為,此舉能活躍校園藝術文化氣氛,以音樂沙龍的形式來為校友回校提供一個載體,既增進校友彼此之間的了解,也把對學校的感情進一步加深。
“這只是預熱!”徐煥立表示,未來幾個月,學校也會圍繞校慶繼續舉行系列活動,以充分展示學校不同時期各藝術團體的魅力,也希望借此機會讓更多的讓校友“回家”。
這是情感與音樂的交融,也是校友與母校之間割舍不斷的牽絆。愿纏綿不斷的校友情,裊裊似音符向遠方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