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龍陽縣青草湖》
? ? ? ? ? ? ? ? ? ? ? ——元代 ? 唐珙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首詩的作者叫唐珙,字溫如,元末明初的大詩人。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寫的詩極具唐代詩歌的特點。這里還有一個很搞笑的事情。《全唐詩》(清代的書)居然以為他是唐朝末期的人物。這當然是因為考證有誤了。唐溫如的生平記載在《御選元詩》卷首《姓名爵里》、《元詩選補遺》小傳中。講述他的父親唐玨是南宋義士,曾經在元僧盜掘南宋皇陵之時,偷偷的收斂南宋諸帝遺骨并重新安葬,使得免受元僧褻瀆。雖是元代人,唐珙也應受其父教,知俠義,亦可謂南宋遺民。
憂愁的唐珙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詩中一個“老”字隱隱透露出詩人的淡淡憂傷之情。詩中又塑造了湘君白發的人物形象,湘君是堯的女兒,舜的妃子,死后化為湘水女神。傳說舜南巡時死于蒼梧,湘君追隨不及,夫死而哭,一夜白頭,葬于湘水。這里可以感受到詩人淡淡的憂傷和無力感,國破家亡,同袍們生活的水深火熱之中,活都連畜牲都不如,而詩人卻年老體衰,有心無力。如何不憂?如何不愁?
心中有夢,何處不是遠方?
讀這首詩的時候,我想起了高曉松老師的另一句蠻有名的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它和唐珙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很相似,但又有不同。相似在于,二句詩歌都極具浪漫主義情懷,他們在談,“詩和遠方”、“清夢星河”。但不同的是,面對眼前的茍且,高曉松老師呼吁大家向前看,前面還有詩和遠方;唐珙而是大醉一場,在迷離的夢里枕在璀璨星河在水上的倒影。我更喜歡唐珙的生活態度。心中有夢,何處不是遠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