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父母對孩子英語學習重視程度,與自己當年小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尤其在英語啟蒙上,更是不惜血本、不遺余力。據調查,一線城市80%家長已經開啟來英語啟蒙。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能說一口流利的倫敦腔,羨煞旁人。
李湘女兒八歲時,就能全英文講解數學計算題;黃磊女兒多多,八歲就開始用英文創作劇本,艷羨廣大網友。同樣是八歲,怎么差距這么大!
英語啟蒙的優勢不言而喻,可惜,等我明白時,女兒已經到了三年級。作為后知后覺的媽媽,不僅沒給孩子做過英語啟蒙,再加上殘存的學英語的痛苦記憶,讓我內心一直抵制英語培優班。
等到孩子上了小學,想再從頭開始,發現困難重重。八九歲的孩子,從時間、心智和學習方式各個方面,跟三四歲的小朋友都有很大區別,主要體現在:
1.母語已經很強勢了,聽兒歌、看動畫,慢慢磨耳朵方式,在大童身上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
2.大多英語啟蒙讀物內容比較簡單,更適合低齡小朋友,不符合大童的認知水平,無法引起孩子興趣。
3.功課越來越緊,留給英語的時間越來也少。在考試壓力下,如何做好時間規劃并堅持下去是一個大難題。
我內心后悔和焦慮交織,不甘就這么放棄,可現實就是這么個現實,該怎么辦呢?
有人說,那就交給培優班,除了心疼錢,圖個省心省力。且不說是不是真正地省心省力,對我來說,上培優班始終只是最后選擇。因為,我舍不得放棄陪伴孩子的最珍貴的這段時間。孩子愿意讓父母陪伴也就小學這么幾年,如果父母有能力陪伴孩子一起學習,何樂而不為呢?
可能又有人會說,咱們自己說的都是中式英語,這么多年也都還給老師了,哪還有什么能力輔導呢?會不會把孩子帶偏呢?
不服輸的我,開始找尋出路??赡芾砉た瞥錾淼脑颍谌f事開頭前,喜歡先尋找科學理論依據。
機緣巧合下,收到了徒弟steven送的一本書《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作者和大多中國父母一樣,飽受中式英語之苦,從陪伴女兒安妮在加拿大學習的經歷中,發現國內英語教育,往往忽視了孩子的興趣和認知規律,也沒有按照語言的習得次序來科學設計教學體系,學習過程痛苦、結果低效也就不足為奇了。
針對中國孩子的英語學習路線,作者結合自身經歷,同時對語言學習規律深入系統研究,在網上發布了大量的博文,分享女兒在加拿大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引起了眾多家長的關注。回國后,夫妻創辦了安妮花英語俱樂部、安妮鮮花英語閱讀館,并同步編著安妮花自然拼讀教材,按照中國孩子的實際情況,把北美教材落地。
在《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一書中,作者安妮鮮花提出:
要解決中國孩子中式英語的學習瓶頸,必然要尊重語言學習以及兒童成長的客觀規律,用母語的方式和中文學習的模式來思考英語啟蒙的方法,通過日常生活中原滋原味素材的輸入,從聽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對應能力兩個基本點入手,建造第二母語的游泳池。
聽力辨音能力培養,首要靠大量原汁原味的聽力輸入,熟悉語音的韻律節奏,對語音進行辨識和記憶。孩子從小聽中文兒歌童謠、大人的對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模式。在英語啟蒙上,也是同理,俗稱磨耳朵。年齡越小,孩子對語音的分辨和記憶能力越強,隨著年齡增大會逐步退化。
情境對應能力培養,需要讓孩子在具體的情境下理解每一句話、每一個詞的具體涵義,就好比你教go down,可能孩子不懂,如果牽著孩子的手一邊下樓梯,一邊告訴他go down,他就會記住“go down=下樓梯”,雖然他不一定知道 go 和 down 確切的意思是什么。
要做到這兩點,最好的方式,就是有說正宗英語的人,天天在孩子耳邊說英語、示范英語,讓孩子360度環繞在英語語境中,顯然在中國普通家庭這是不可能的。
對中國家庭來說,父母大多并不能熟練使用英語,即使考過幾級證書,發音也很難發準。在這一點上,我也曾掙扎過,要么只能說一些三明治英語,要么讀音跑偏,讓孩子一臉懵。
很快,我放過了自己,把教授這件事交給更專業的英語老師,把自己的角色從“教授者”轉變為“支持者”和“引導者”。
也就是說,把學習的權利和責任還給孩子,父母的任務主要是給孩子提供他們喜歡的東西即可,兒歌、動畫、繪本、教材都是極好的,孩子能聽進去、看進去,積累到了一定的量,他自然就會有收獲。大童雖然磨耳朵效果差,但仍然很有必要,只不過要多一些耐心。
其次,需要父母做好學習規劃和引導。如前所說,上學后,孩子的學習越來越緊張,既不想額外給孩子增加太多學習負擔,又不能停滯不前。如何合理利用碎片時間、學校時間、寒暑假時間,根據孩子成長規律和學習需要,進行不同程度地整合,這是大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所以,家長如果能做好這些工作,不亞于當一個掌控全局的校長,提供的價值遠遠大于教授知識本身。
這么一梳理和思考,從四年級開始,我主要做了這幾方面的調整,與大家分享:
1.抓住一切碎片化時間讓孩子聽讀英語,以娛樂性為主。早晚餐時間、運動時間、上下學路上,用手機放一些節奏感較強的英文童謠和繪本唱讀音頻,不強求孩子一定要全神貫注聽,當成背景音樂即可,孩子一般不會反感,不知不覺中孩子學會哼唱不少。鼓勵孩子用英語趣配音APP玩轉配音,培養孩子對英語的好感,記得有一段時間孩子很迷戀冰雪奇緣,一個人配了很多片段,有些聽起來惟妙惟肖,讓人很是驚喜。周末會帶孩子看一些英文動畫片和電影,盡量選不帶中文字幕的版本。很推薦《Peppa Pig》,孩子一邊嫌棄幼稚,一邊看得哈哈大笑。這些都是泛聽訓練,興趣為主,積少成多。
2.適當買一些付費軟件來幫助孩子做精讀訓練。泛聽泛讀得再多,如果沒有精讀,孩子的情境對應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也就無法真正應用英語。所以,閱讀是孩子絕對不能繞過去的坎。如果父母無法帶孩子做英文親子閱讀,不妨借助軟件,國內很多軟件引進原版分級讀物,設計有原音聽讀、跟讀、對讀、閱讀理解闖關等,既高效又便宜。再則,軟件一般都有每日打卡功能,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讓孩養成每日練習的好習慣,另一方面打卡的成就感也會激勵孩子?;蛘吡硗庠O立打卡獎勵,比如ABC reading的RAZ的打卡返費活動,可以跟孩子承諾,如果達到返費條件,返回的費用將作為獎勵,絕對動力杠杠滴。
3.盡可能學透用足學校教學資源。學校的英語教學雖然有各式樣的弊端,但不可回避的事實是,孩子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在學校學習英語,學校也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的主要場所,如果在學校不好好學,無疑是極大的浪費。家長在這方面能做些什么呢?檢查孩子作業的完成程度、書寫質量,這些最簡單的工作,父母即使英語水平不高,也是可以做到的。第二個可以做到的,就是及時和老師溝通,看看孩子的學習狀態,如果有不足之處,該補習的補習,也不要排斥培優。女兒學校選用的是英國牛津出版社的教材《Oxford Discover》,包括課本和練習冊,我翻看后發現真是一個寶藏啊,還有線上配套資源,如果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讓孩子甚至可以自學大部分內容,效果不亞于上一套培優班。
4.利用寒暑假進行高強度集中訓練,彎道超車。俗話說: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暑假。當然,孩子的學習不是為了超過他人,不過寒暑假用來查漏補缺,集中高強度訓練,確實是快速提升的好時機。我同事的孩子,之前跟著學校的課,成績非常一般。五升六的暑假,他爹一狠心,每天拿出五六個小時,每天跟讀聽寫書蟲美繪版,剛開始很痛苦,但堅持下來了,拔高了好幾個段位。我利用暑假幫孩子刷過分級讀物,最開始低級別每天刷10-12本,利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一半新、一半舊,提升效果也很顯著。不過,這一點上需要家長的耐心和付出就比較多了。
磕磕絆絆半年下來,娃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成績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在上學期期末考試中,老師選用了劍橋少兒英語三級考試題,總分班級第一名,也算是用結果從某一方面證明了我的方法的有效性。當然,與牛娃相比,仍然有不足之處,就是孩子的輸出還遠遠不夠。我們能做的就是,繼續堅持,靈活調整,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