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了畢業的季節,當然,畢業離不開考試。
中學畢業有中考,高中畢業有高考。俗話說,中考決定門檻,高考決定人生。去年剛經歷過中考的我自然體會過那九九八十一天的高溫煉造等等等等。但我今天想說的不是過程,而是中考之后的我們。
現在正值溫暖明媚的三月,距離2017年6月18號的中考已經過去了九個月。說真的,當考完最后一門歷史政治時,我真的沒有意識到我的初中,我最美好最單純的初中生活,已經結束了。直到現在驀然回首,才驚覺,那年夏天教室里悶熱的空氣和同桌熱的通紅的臉頰,已經離我很遠了。
當我發現中考離我越來越遠,最后奮戰的100天中的細節越來越模糊時,我理解了爸媽的話,“中高考的結果等很多年后你會發現真的沒那么重要,真正教會你成長的,是和同窗共同奮斗的日子。”
我當初剛聽到這句話時,我以為爸媽是在安慰我考不好沒關系等等,或者更偏激一些,認為他們說的這些都是fart 。確實,在應試教育前,分數不夠優秀就是“失敗者”,過程有什么用。
但是,當你老了回憶自己的青春只有堆得比自己高的白花花的試卷和紅艷艷的分數,請問這種青春我要的干什么?我的初中班主任曾在百日誓師時對我們吼道,“不努力,你要青春干什么!”對,青春是用來努力的,但我希望,在努力之余,你的青春多一點“叛逆”。
因為我真的不想看到很多女生走出校園后只是一昧聽父母話選專業,別人給她一些溫暖就以為是全世界,身邊人對她于她的小錯誤提出嘲笑時她還以為是為她好,老師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順……
請不要笑,這種女生真的是很多。
不同的是,我身邊有個女神都很獨特。
女神小A:初中就讀于某外國語學校,學校在全南京市排名前五,她自然也是最好的班里的佼佼者,在認認真真努力了三年后,成功考入了自己夢寐已久的高中(南京四星級高中排名前十的高校)。可我還沒來得及為她高興時,她轉學了,轉到了一個很小很小的城市的一個小鄉村讀書。當我知道這些事時,她已經身在小村子里繼續埋頭苦學了。寒假她回南京和老朋友告別時我和她說,“我知道高中在名校壓力會很大,同學之間的關系也很麻煩,但是忍忍就好了阿。在那么遠的地方讀書如果不適應怎么辦?”“如果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最后到大學,一直都是名校名校名校,這種的生活太平靜了,體驗不一樣的環境我覺得很好,而且這里的同學都很單純,老師雖然沒有南京的老師那么有經驗,但我很喜歡。可能這樣的生活更適合我。” 我暗暗驚喜,原來有人和我是一樣的。
通過這個事例,我想說的是,在中考前夕你拼命追求的目標可能在日后達到時,你會改變原有的夢想(但是,還是要努力啊!最起碼高分可以讓你有很多選擇!),所以結果沒那么那么重要,人生太無常,選擇適合自己的結果最重要。
初中畢業后,我進入職業學校學習醫藥學專業。選擇職校我沒有太多的遲疑,早在二模前我就放棄了重點高中的計劃。很多人不理解,至今為止,很多家長還是很排斥職校,認為職校學生“浪蕩不羈”,但我覺得職校是我的天堂,初中應試教育扼殺了我很多的興趣:我喜歡歷史,偏偏歷史課只要求背背背、記記記,沒有一絲拓展延伸,這種模式就不能完全開發我的特長,現在在職校,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習,因為學習任務不是很重。(很多人說不喜歡這種教育把分數考出來才是本事,額,我覺得說的很對。我也確實做到了。)另外,我想說,去年我們專業有120人參加轉本考試,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學姐學長高達116人。
我不是說應試教育不好,在中國這種人口大國,應試教育我覺得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是這種方法比較不適合我。
希望正在面臨中高考的學生們不要泄氣!繼續加油阿!就算結果未必如意,但要相信,過程中的拼搏最重要!
人生無常,落子無悔。
——一代宗師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