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學生的作文寫的特別好,我認為的好是那種樸實無華的好,寥寥數語,讓人感動。我在班里投影了他的文章,給同學們講解,他眼睛里帶著光。由于字體太差,他的語文一直不好,我答應他,要幫他整改一下,于是我便更改了這篇作文。
《讓我記憶深刻的人》
我有一個鄰居,他們家的孩子叫亞嘟,他天生雙腿殘疾,再加上家里窮,買不起輪椅,于是村里的好心人給他做了一輛木頭的。
(開篇點明主人公身份,家庭狀況,刻畫了一個身世悲苦的人物形象)
今天是2017年2月16日,今天早上我出門看到了坐在木輪椅上的亞嘟,他漫漫的向前走著,因為他想買火腿腸,可是對他來說,那是很遠的路程。遙遠的看著他,我便匆匆走向前去幫他,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到了之后,他拿著一毛錢,而我身上帶著幾塊錢,當他在買火腿腸時,我對老板說:“一會我付錢,他的一毛你也要拿著。”老板答應了我的請求,于是炸了兩根火腿腸。亞嘟并不知道是我付的錢,他興高采烈的樣子,讓我想到了春風。
(通過具體事例,我們看到了作者天性里的善良,誠摯的友誼像極了當年的魯迅和閏土)
幾天后,我們那里有人結婚,我們一家三口前去做桌,按照風俗,一家要付一百元禮錢才能去,而亞嘟一家去不起,他呆呆的坐在那張變了顏色的木輪椅上,朝著人潮涌動的人們望去,眼睛里滿是失落。
我在上菜的時候,用筷子把食物夾到了碗里,有肉、有魚、有菜,還有幾個饃,夾了足足有兩碗,給他們送去。當我看到他們家的客廳時,心里有點發酸,因為他們家和我們家的客廳相比,差別實在太大,我找了個理由,又回去吃飯了。當我向爸爸媽媽問及亞嘟一家時,聽聞父母說,他的父母親都去外地了,好幾年也不回來一次,亞嘟有個弟弟不是殘疾人,只不過只有他的弟弟被父母帶走了,把他留在了老家,更過分的是,他們從來也不會向家里打錢,亞嘟在老家只能靠著爺爺奶奶來生活。亞嘟的爺爺奶奶體弱多病,沒法干活,更別說賺錢了。
(本段通過對比手法,寫出了亞嘟的不幸,既來源于天生的窮困,也來自于父母的不關心。)
一年后,他的奶奶去世了,他的父母也回家了。在辦喪事時,他的父母沒有掉下一滴眼淚,我知道亞嘟的心里絕對恨著他們,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關心過爺爺奶奶,就連爺爺奶奶去世了,他們都不落一滴淚。
(命運的轉折點上,亞嘟深刻體會到了人情冷暖,對于父母親的憎恨,又能有多大的力度呢?)
第二天,在他父母走后,家里多了一部新手機,他讓我看一下,因為那時他還不識字,那上面只有一條短信,我幫他讀了出來,短信上寫的是:
? ? 手機里有一千多元,以后每天我們都會轉4元,我們知道,你有朋友,你會讓你的朋友幫你讀短信。支付密碼是:×××,明年我們會帶你…… 讀到這里,他并沒有落淚,可能他心里很高興,或者很難過。
(該段運用道具手機,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的絕情,每個人遇到苦難都會成長,想必這也會是亞嘟長大的開始吧!)
果真第二年,他被父母帶走了,我到現在也沒有再見過他。我的母親曾說:“亞嘟的父母也是苦呀,生了兩個兒子,還有一個是殘疾,這可怎么辦呀?”
【文章收束有力,戛然而止,借用母親的話表達了不幸者的不幸之緣由。也隱隱表現了我對少年時伙伴的懷念,楊絳說: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不幸者的愧怍,此文有異曲同工之妙。】
批注:我們可以發現,這篇文章樸實無華中帶有深深的人道主義精神,童年時友情的珍貴,以及孩子心中隱藏的善良天性,是這個世界最美的表達。描寫小人物,能讓我們看到社會的一角,還有不同的人,經歷著不同的命運,而這不同又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