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堪數(shù),流年不堪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又是一個人間四月天,春華明艷,詩意千潯,飛花似夢,細雨如煙。只是為什么如今這萬紫千紅的熱鬧,漫天的桃花諾、梨花語、海棠詩,卻未能換來春歸一場?原來自古江山風月屬閑人,山河映畫,草木真情總得花時間,沉心氣去細細品味,深深眷戀。我們閱遍千載春秋辭章,讀盡人世歲月芳華,朔風漫雪,寒露微霜,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都只不過是在這荒蕪與繁盛之間,依稀找尋生命的成長與倔強。再經(jīng)時光淺淺遺忘,點點收藏,終于蓬勃成了記憶里的那“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節(jié)雨。”
“一編在手君無怪,曾典蓬山四庫書。”點開《典籍里的中國》,多多少少也是想要借著戲劇的緣由大哭一場,借著書本的世界大夢一場。學一學古人淡泊瀟灑、舒朗磊落的胸懷。只因近來工作生活諸多煩緒,心生懊惱。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但凡做一點事情,腳步不及掣肘多,真誠不及逢迎好。長此以往,終究消了熱情,寒了人心,竟至想要收回真心實意付出的初心了。只是不知道,等到人人都學會了明哲保身,這世界是否還有進步的可能。人至中年,用無限負重前行,換幾分歲月靜好。風雨幾兼程,不復少年詩,不再意氣風發(fā),不敢破釜沉舟。如履薄冰,戰(zhàn)戰(zhàn)兢兢,仿佛一口世道艱險,方才淺嘗輒止,便覺手腳冰涼。
世事如棋,人情似紙。今年的開年大戲《狂飆》,為什么會火了一個大反派高啟強?說到底不過是高啟強滿足了大多數(shù)普通人閑魚翻身的夢想。但在原著中高啟強還有一段非常經(jīng)典的話,道盡了人性的真實:“我做好人的時候,那些壞人欺負我,我做壞人的時候,那些好人又要審判我。你說,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哪有什么絕對的公平和黑白,連人心都是偏左的,這個世界只有一道精致的灰。”所以人性是復雜的,有高仁大義,亦有私欲功利。只是這人性幽微,從古到今不知滄桑了多少高貴的靈魂。所以曹雪芹一部《紅樓夢》道盡了人生的況味,余華一本《活著》寫盡了世間的苦難,張愛玲的筆下盡顯人性的荒涼,路遙的筆下始終繞不開命運的輪回。
但是還有書籍。就算今時今日的我們,已然早能一眼看盡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卻始終欣慰著人間永遠有秦火焚不盡的詩書,有法缽罩不住的柔情。讓我們還能守住那一點點深情的浪漫與溫馨。于是在央視《典籍里的中國》,我們遇見了那一個個著書、傳書、修書、藏書、護書的故事。會對話忍辱負重的司馬遷,叩問蒼穹的屈原,矢志問道的老子、孔子,大醫(yī)精誠的孫思邈、李時珍,遍訪江河的酈道元、徐霞客,十年科考無名著《天工開物》的宋應星,“兩腳書櫥”修《永樂大典》的布衣陳濟。他們或時運不濟,或命途多舛,卻一人一部典籍,照亮著天地人心。隨著小撒那一聲一聲的“先生”,每每都會淚目,隔著屏幕也會感到心痛。總覺得那些能用文字撫慰后世幾千年的先師,人生際遇本不該如此。但轉(zhuǎn)身他們就會告訴我們,其實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曾經(jīng)跟好友有一個約定,如果有一天我們終于累了,想要把腳步慢下來了,那么一定要先去踏遍人間山河,盡收天下好書。去天柱山天尋琉璃,去武夷山拜陸羽,去錢塘看趙盼兒的茶百戲,還要夢回大唐去西安邂逅那詩仙的傳奇。然后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每日說文解字,讀書頌詩,不為斗米折腰,不為寸金媚骨。粗茶淡盞,簡餐素食,獨享幾分人間至味清歡。或許終于還能學學蘇東坡:“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踏遍千山萬水,修一份云水禪心。
但是還有書籍。每每在我們心境抑郁彷徨的時候,一本好書會消解掉我們多少不好的情緒,過濾掉多少煩憂焦慮?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會在每一個人生至暗的時刻,帶領我們找到光明的出口,給到我們穿越千年的深情與治愈。在煮字療傷的過程中,我們能夠超越有限的今生,對話上下古今,縱橫四海八荒。會看見不一樣的風景,會開闊不一樣的胸襟。會理解“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會欣賞“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會感慨“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不讀五經(jīng),不知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古今之事。博覽群書,方能明心見性,仁慈悲憫,智慧通達。
寫完這些文字,抬眼望天,空中的晚霞正五彩斑斕,宛如一片瀲滟織錦,為西方大地披上了一襲絢彩華服,這么多天來壓抑焦慮的心緒緩緩釋空。回首向來蕭瑟處,我似乎看見了李白半夢半真的一生,杜甫艱難苦恨的一生,蘇軾起落流離的一生。功名半紙,風雪千山,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但我又好像看見了簡愛在離開羅切斯特時擲地有聲地向世界發(fā)出自己的宣言:“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站在上帝面前,我們是平等的。”看見了斯佳麗在塔拉廣闊的農(nóng)場高傲堅定地守護自己的信念:“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于是從陰霾走向明媚,從偏執(zhí)走向開闊,漸覺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惠風和暢,曲柳梅笛,春意幾許。恰逢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過春風十里 ,盡薺麥青青,或許春城正值風光好,桃花塢前春意鬧,不如迎風把盞立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