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一個朝代的風云人物,之于歷史的長河來說,都是匆匆過客,不過是存于正史野史,供后人演繹。而更廣大百姓,則如恒河之沙,永沉水底。英雄的命運最能折射歷史的變遷,個體的起起伏伏永遠是隨著大潮流飄來飄去的。
- 法國國慶日是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獄的日子,我們所知的法國大革命,從現代社會發展過程看,積極嗎?進步嗎?孟德斯鳩就論述過環境氣候對人性和社會制度的影響,通俗講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的大一統有2千年歷史,中華文明也得以延續,同樣的,辛亥革命呢?如今的改革者,面臨同樣的問題,改革越急迫,越說明情況糟,未必是史上最糟,可能還不錯,私以為改革的目的,不是短期更好,而是不要退到最糟。 ????
- 革命的目的又是為了什么呢?良心不如規則重要,理想不如現實靠譜。因為價值觀不同,每個人的良心也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正義標準也不一樣,沒有絕對的正義,只有相對的妥協。過度的理想主義和良心派,會形成道德至上的行為標準,本質上是自由的敵人。健康的社會形態需要足夠的容錯空間和灰色地帶。文明的推進就是讓弱勢的一方也能享有該享的權利,坐下來談判,制定雙方認可的規則,妥協、尋找中間地帶也是解決方式,單純的對立只能催生下一輪的敵對與清洗。
- 國家就是一個集權概念,心里老記掛著國家,對公共事務熱血沸騰,不論是有意無意、主動被動、東方西方,這都是世界在大亂中的表現。每個人擁有的,只有你自己的人生與自己的生活,關心與你自己相關的事。私以為帝統不是壞事,放眼望去,大部分有帝統的國家都不差,沒殺過人,應該說沒有大規模的內部清洗。尊嚴就是讓你能自己活自己的,有個皇權作保障有何不可?
如果有一天,我希望那片廣場,變成民眾的廣場,是一個冬天可以溜冰,夏天可以戲水的地方,我希望看到那片海的紅墻變成綠地,博物館的臺階上可以休息看書,升旗的意義是為了迎接每一天日出,孩子們在旋轉木馬上歡笑,年輕人在紀念碑前獻花,為所有逝去的為自由抗爭的先行者,不問功過,只為生命的延續。我去過的歐洲和美國的城市、小鎮,看到市政廳和廣場、教堂一體,它們是當地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既不莊嚴也不宏偉更不神秘。政治,原本是大家在過好自己的日子之余,叼根煙吹瓶啤酒討論街邊要不要多種幾棵樹,寵物要不要單建個活動區,孩子們的課外活動怎么安排。這才是公共事務,是民眾與政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