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進入夏季,清晨的空氣就顯沉悶,太陽躲在云層不肯露面,似乎有一場小雨正在醞釀之中。從楓林岔道口出發,路過采石場之后就開始爬山,今天要去的竹林瀑布隔了將近一年沒有走過,印象中那邊的山路雜草叢生,竹木繁茂,荊棘掛衣,驢道濕滑,此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驢友細水長流準備了許多用作路標的紅絲帶,下決心要理清這條人跡稀少的驢路。
幸好是陰天,盡管一直處于緩慢的上坡狀態,走了3公里的水泥路并無不適之感,在上山的入口處,渾身熱氣沖頂,帽子也戴不住,我放下背包,脫去外層衣服,喝了一口熱水繼續前進。
成熟的山路蜿蜒曲折,植被濃密,滿眼新綠,使人感覺有一種迅猛向上生長的力量,路邊的小溪清流潺潺,奔涌而下,滋潤著萬物;清新的空氣和涼爽的微風吹來,讓人頓覺心情舒暢;不知名的山花正在盛開,陣陣幽香從遠處飄來,驢路總是這樣令人陶醉,我不時停下腳步,為同行的驢友留下難忘的瞬間。
2公里山路200米爬高之后,大家到達安峰尖山腳的五岔路口,開心群驢友每年都會來這個路口向著高聳的安峰尖施跪拜禮,以寄托新年的祝福,祈禱驢行的順利。拍完照片之后,細水長流說這里要拍個抖音,于是她當起了導演,配好音樂,調好手機交給驢友愛喝茶,請他做攝影師。這段音樂用的《好漢歌》,按導演要求,有的吹喇叭,有的拉大提琴,有的彈吉他,有的劃著小船,大家身上還戴著紅布條扎的大紅花,仿佛一幅水泊梁山好漢去娶親的圖景,回放錄像的時候一個個捧腹大笑。
從路口下山,先后路過胡家村和九曲村,開始我還擔心會不會有防疫的堵卡,還好,一路順利地從村邊通過。村邊金黃的、雪白的山花不時映入眼簾,路邊的雜樹叢中,驢友林子發現一片野草莓,是紅紅的、帶刺的那種,她說這個可以吃,如果是靠近地面的那種就不能吃,那是蛇果,還有蟲卵。我也嘗了幾只,感覺酸酸甜甜的味道不錯,但我不敢多吃,生怕水土不服。
走過九曲村和村后的毛竹林,跨過小溪一路繼續向上,在一個分岔路口停了下來,按軌跡往右走是大路,但路況卻較差,左邊的路不在規劃中,但路況很好。根據經驗,只要大方向正確,還是走好一些的路較妥,因為今天出門沒有帶鐮刀,開路不太方便。實踐證明,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抄了近路,少爬了600米。
進入仰天鑼的成熟驢路,我不時用隨帶的剪刀清除擋道的雜枝,特別是路邊粗壯的刺條,真是植物瘋長的季節,雨水充足,肥力充足,刺條處于野蠻生長的時段。
正在集中精力清剪雜枝時,突然一只大馬蜂朝我飛來,我下意識地一驚,已經來不及多想,更沒有時間拿出風油精,先是站住幾秒鐘不動,等它飛離正路時,我弓腰拉下帽檐快速通過,后面的驢友也緊跟著快速撤離。馬蜂一般在盛夏高溫季節攻擊性強,會主動向人發起攻擊,這個時間點遇馬蜂真是少見,以致于都沒有考慮防馬蜂的事,看來,以后進山還是要抹上風油精為妥。
從仰天鑼右轉下山,1.2公里就到達申家村。這是一個靠近溪霞水庫的村莊,約有百戶人家,依山傍水,自然風景優美。民宅大多是新建的或外墻粉刷了白色涂料的住房,干凈整潔,一派現代新農村氣象。我們下山的出口處就有二戶建筑豪華的別墅,白墻青瓦,鑄鐵重門,大院深宅,古色古香,這么有顏值的建筑,在村里面肯定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非富即貴吧。大家也趕緊打卡拍照,也許是想沾沾財氣吧。
從村中出來,視野豁然開朗,遠處碧波萬頃的溪霞水庫映入眼簾,寬闊的濕地草坪就像巨大的綠色地毯鋪向水邊,水光山影,煙色朦朧,令人心馳神往。走上一座狹窄的長橋,大家笑聲不斷,激動地尋找最佳的拍攝角度。這時,不遠處有一騎電動車的村民過來了,細水長流與大家商量著說道:“要不,請那個騎車人給我們拍個集體照吧。”
村民靠近了我們,并不斷打量著我們,他看上去不到50歲,腳穿涼鞋,肩挎小包。細水長流:“師傅,幫我們拍個照如何?”男子皺了皺眉頭,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氣問道:“你們從哪里來的?這個時候怎么還到處亂跑?要是沒有疫情,我們是歡迎你們來(這里玩)的,現在不是時候,你們不能在這里爬山。”我心想:糟了,遇到了一個值班的村干部。我回應說:“我們都是做過核酸的,否則也出不了門,上不了公交車,會馬上離開。”之后,我趕緊拿出群旗,抓緊時間拍照。愛喝茶輕聲提醒我:“那人沒有離開,擋在橋中間,是不是不讓我們走?”我答:“不會。”
拍完照,我們一直向前走,從村干部身邊走過,也沒有見他再說什么,他的目光只是盯著橋下一大群釣魚的人,也許他就是這片濕地魚塘的養魚人。
走下水泥橋,右轉進入鋪了磚塊的湖岸,很像城市公園的人行道。找準一個最佳角度,我為大家分別拍了幾張湖景照,繼續趕路。
估計好久沒人走,驢路許多地方有亂枝、芭茅的堵點,草深路小,腳下莫測,我左手不停用登山杖朝前敲打,右手剪枝,隨身音響也開到較大音量,意圖吵醒沉睡的長蛇。差不多每次來竹林瀑布都遇過蛇,今天也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愿不會有遭遇戰,因為我是拜過山的,堅信山神會為我讓路。
竹林瀑布幾年前由當地政府引資準備建景區,因種種原因還未建成就毀棄了,一段時間成了驢友打卡勝地,曾被驢友稱為“黃龍簾瀑布”,因為瀑布的上方就是黃龍巖,而這處的瀑布也很有特色,就像一塊從巖石上鋪下來的白布一樣,故得此名。
即將到達竹林瀑布,湍急的溪流奔涌而下,腳下不時有青苔、濕泥,但不是沼澤,須當心路滑摔倒。路邊的粽葉已經吐出了新綠,端午節前采摘應該沒有問題。臺階的石縫里也長出了雜草,許多倒伏的毛竹攔在路中,我似乎沒有開始的激情和力氣去清理,看了一下時鐘,不知不覺到了12:40分,難怪,肚子餓了。經過一番奮力向上的攀登,大家終于安全到達瀑布的落點,感謝開心群,可能是拜對了山神,一路未見蛇的蹤跡,樹起的汗毛,緊張的情緒都可以放下了。
也許是之前有一周的晴好天氣,這時的瀑布流量不大,完全沒有那種大雨過后奔騰咆哮的氣勢,有的只是細水漫流,碎雨飛花,溪水貼著巖體快速滑落。
饑腸轆轆,顧不得其他,擺開“地桌布”大家各自吃了起來,沒有酒的午餐,只需要吃飯吃菜,大家一邊吃著美味,一邊欣賞周圍的瑰麗山色,不時還有微風帶過來的瀑布飛雨,感覺十分涼爽舒適,若是再弄些山泉水煮面、泡茶,那簡直可以跟神仙平起平座。
飯飽菜足,我帶去的面包無人問津,細水長流又有模有樣地拍起了抖音,顯得很嫻熟專業,一看便知是抖音玩家。本驢突發奇想,要是有人帶比基尼在這瀑布底下來個玉女出浴,一定會震動南昌驢友界,讓公驢驚嘆咋舌。
該出發了,大家在瀑布前留了個合影就左轉上山,剛走幾步,幾根粗大的枯竹橫倒路中,我試圖用力推開,但無濟于事,枯竹被牢牢卡住了。“不好,有螞蟻!”,我看見一根枯竹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黑壓壓的成團螞蟻,直看得人頭皮發麻,不敢去驚擾它們,我快速從右側通過,大聲叮囑后面的人也從右側走。在爬高120米,約500米路程后,終于到達清泉庵村的水泥公路,雖然坡度不大,但由于是飯后爬坡,感覺還是十分疲憊的,走出亂草重圍,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剛想喝口水,有的驢友就像發現了新大陸,大聲叫著:“這邊有棵楊梅樹,果子是還是青的。”,有的則說:“這邊有好大的野草莓。”一起又圍著山坡上的草莓樹吃了起來。也許是“好甜好甜”的叫聲和笑聲驚動了村民,一個30歲左右、婦女干部模樣的人從100米外的村頭趕了過來,我離得稍遠,沒有聽清女干部說什么,村口沒有值班的哨位,應該不是來擋路的。疫情未遠,還是謹慎為要,我提示抓緊趕路。
又是1公里長、100米高的爬坡到達三分宕,這里曾經是一個休閑山莊,果園、桂花、高山湖、爛尾樓、園林景觀,一切都昭示著“家家生火,戶戶冒煙”的經濟建設冒進年代,頭腦發熱的激進投資者是如何的一敗涂地,這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啊。但驢友對這里并不感冒,甚至可以說有幾分的好感,因為可以在這里拍照、歇腳,水果成熟的季節還可采摘到桃子、梨子。細水長流說,下次一定要來這里扎帳玩。對驢友來說,這里的環境實在是太好了。
沒有了坡爬,一直是下山的水泥路,大家腳步輕松,滿面春風,一路花香撲鼻使人忘記了疲憊,有好幾處成片的金銀花正在盛開,在一拐彎處還發現成串的刺梨,山上豐富的植物資源讓人大開眼界。
行程接近尾聲,即將到達泊園茶時,妙泉里村的大馬路上被崗哨和鐵網圍斷,大家的心里又是一緊,是不是要留在梅嶺過夜?幸好旁邊還有一條柏油路未封,我們從左側走,順利到達540站臺,40多分鐘后終于盼來了一班公交車。
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一路走來,見證了從土封公路到圍檔斷路的防疫大決戰,當前清零目標已實現,全面解封指日可待,勝利在望,爬山的驢友要稍安勿燥,我們完全可以帶著踏踏實實的美好心情走在花香四溢的風景路上。
夢晴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