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開車,我也是老司機,已經有五六年的車齡。之所以能學會開車,也是被動學會的。生性膽小的我,連自行車都不敢騎,卻開起車來,這讓很多知道我不敢騎自行車的朋友跌破眼鏡。
“說句不好聽的話,方向盤上放塊燒餅,狗都會開。”朋友躍忠眨巴著眼睛,笑瞇瞇的對我說:“真的,一點不難,可以試試。”
躍忠苦口婆心地勸我,在他看來,這都不是事,小菜一碟。殊不知,我學自行車的慘淡經歷,到現在還心有余悸。
自小體弱,學騎車較晚,斷斷續續的學了十幾次,對騎自行車一直不感冒。特別是上車的一瞬間,心里在數1.2.3后,蹭的一聲,猛抬腿跨越車座,然后就往前騎去。每次都費很大勁才騎上,騎的也很慢。每次和朋友們騎車出去玩,我總是在最后,拉大家的后腿,惹得朋友們都在背后議論,也不愿再和我騎車出去玩。
大約是九七年,我和老公應朋友趙哥夫婦之邀,帶著10歲的兒子帆帆到廣州過春節。趙哥夫婦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在廣州到深圳游玩的高速上,趙哥親自駕駛著轎車,和老公天南海北的聊著,趙嫂時不時的指著車窗外,用靈寶話給我們介紹著,其實我大多話沒聽懂,只好不停地點頭,或者嗯嗯的回應。趙嫂說自己學會開車了,這我倒是聽的懂。很是吃驚,也很佩服,還有點不解:“嫂子,學開車有什么用啊?”
趙嫂看看我,好像很奇怪我這樣問,她笑了,繼續用我聽不太懂的靈寶話說:“用處大了,我開車可以去買菜,還有啊,你老兄他們喝酒喝醉了,我可以當司機開車啊。”
接著,趙嫂又說:“你也學開車吧,學會后很方便。”
“我?不學,我對開車不感興趣。”自行車事件給我造成的陰影不小。
“為啥不感興趣?怕學不會?沒事,你還年輕呢,很快就學會了。”
“我很笨,肯定學不會。”
“不試試咋知道?我都50多歲的人啦,都學會了,你比我小十來歲,做啥事兒都比較靈活,好學,去學吧。”
“我媽不想學,你非讓她學,她就不感興趣嘛,一個勁地說。”帆帆不高興了,一臉黑線。
我們都沒想到帆帆會這樣說,趙嫂轉臉又逗起帆帆,帆帆沒好氣的老懟她。
趙嫂看著氣鼓鼓的帆帆,想給自己一個臺階下,笑著說了一句:“真是小孩。”
“我就是小孩。”不料,小孩發作了,又懟句噎人的話。
趙嫂尷尬了,訕訕的不出聲,我也很尷尬,為著臭小子的無禮,我大聲的斥責他。
趙嫂最終沒能說服我去學開車,那時候,我很堅決的拒絕了。
事隔多年,我調到鄭州工作后,每天看著車水馬龍的街頭,傻臉了。省城不像我生活過的小城市,晚上約好幾點吃飯就準時入場,而鄭州從西郊到東區差不多要1個半小時,這不是鄭州到洛陽的時間嗎?
有一回,我帶母親上街,等了兩個小時還沒等到出租車;
有一回,我從超市買完東西,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根本擠不上出租車;
有一回,出租車明明掛的是空車,他就是不理你,從你面前急速駛去,剩下自己干著急;
雨天,雪天,更是別想坐上出租車,長久等著的人們一哄而上,都在搶出租車。臉皮薄的我是搶不上了。
我還是路癡,不認方向,不認東西南北,公交車上也是擠滿了人,到處是人滿為患。就這樣,我決心學開車到駕校報名了。
學車的日子既緊張又充實,還充滿刺激。駕校在野外的荒郊,學員很多。學員輪上一回練車次數太少,我和朋友小芬包了一輛車練習,教練讓先練停車和起步,然后是百米換擋,半坡起步,過障礙物,倒車等等。我倆最喜歡上路開車,最討厭窩在駕校里練技術。
記得有一回,教練沒跟著我們,我倆開車行駛在郊外的鄉道上,突然發現旁邊的地里,長滿了馬齒莧野菜,我和小芬高興極了,把車停在一邊,開始挖野菜,滿滿當當的挖了兩大包滿載而歸。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于學會開車了。
如今,在鄭州出行再也不怕了。游玩,購物,買菜,都少不了我的座駕。由于我是家里第一個學會開車的,這又刺激了姐妹們,都很羨慕,也都爭先恐后的學起開車。但是,會開車的人越來越多,又造成交通擁擠,而且車里基本都是一個人,又造成資源浪費。現在,生活節奏加快,駕駛員都在追求加速度,每當車輛擁擠不堪時,我就在想,難道就不能溫良恭儉讓嗎?
最近我欣喜的看到,每個斑馬線面前寫著禮讓行人,這意味著已經有駕駛機動車措施出臺,斑馬線前必須禮讓行人,我雖然是司機,但也非常擁護。不知道司機們是否都能注意,但愿宣傳力度再加大些,家喻戶曉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