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這一次不再局限于劇本淺析,因為《追風箏的人》不僅僅是劇本、小說和電影,還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故事,關于失落的國度,關于靈魂救贖之路,關于那個讓你感動到潸然淚下的、追風箏的人:哈桑。
多圖、劇透警戒線:
故事一開始阿米爾已經是個34歲的青壯年了,劇本中是這樣描述他:
阿米爾(34歲)站在湖邊觀賞天鵝。他的舉止優雅,濃密的淺黑色頭發帶有幾綹灰白色, 更加突顯了他身上那種莊重的氣度。
一個剛出版書的作家,帶著喜悅的心情和妻子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是出版社給他郵寄的樣書:
阿米爾把包裹放在桌上,用剪刀打開它。包裹盒子里裝滿了精裝本小說。他拿出一本。 《灰燼季節》。
正在兩人無比喜悅的時候,接到了兒時教導過自己的長輩拉辛汗打來的電話,老人讓阿米爾回到故國阿富汗,為了說服阿米爾,老人說:
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拉辛汗為什么這么說,阿米爾由一只風箏帶回到童年,帶回他的故國,帶回到那個追風箏的人的身邊。
從劇本的角度來說,這只風箏的轉場是很自然、漂亮的,且契合主題,電影畫面同樣也很美。
童年的阿米爾(11歲)膽小懦弱、不自信、喜歡講故事,與父親之間還有隔閡,而作為阿米爾仆人的哈桑卻是一個勇敢、真誠守信且有信仰的小男孩,倆人不僅是主仆,還是好朋友,比阿米爾小一歲的哈桑保護著自己的小少爺,你再也找不到比哈桑更忠誠的仆人和朋友。
阿米爾和哈桑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從一開始的風箏比賽就向我們展示了哈桑追風箏的才華,他不是追著風箏跑,而是知道風箏落在哪里,阿米爾跟著哈桑到風箏將要降落的地點,風箏果然落在那里。
哈桑死后,阿米爾是這樣回憶他的:
鄰居家的小孩都很妒忌他。他追風箏的時候從來 不抬頭看天,大家常說他是追著風箏的影子。但 他們不像我那樣了解他。你父親沒有追著影子。 他就是……知道。
接下來阿米爾和哈桑回到爸爸的房子,一個非常漂亮的房子,劇本里面是這樣描述的:
孩子們走上一條紅磚車道,車道兩旁植滿楊樹。爸爸的房子是本地區最漂亮的。入口通道 很是寬廣,兩側種著薔薇,通向華麗的屋宇。
而哈桑的住所是簡陋的小泥屋,哈桑的父親阿里也是阿米爾家的仆人,父子兩都是穆斯林的信徒,對真主安拉有著真摯的信仰。
阿米爾與父親之間有著隔閡,阿米爾認為父親不喜歡自己,因為阿米爾出生時母親死了。爸爸卻十分贊賞哈桑,爸爸對哈桑的喜愛阿米爾都看在眼里。拉辛汗作為爸爸的摯友,調解阿米爾與爸爸之間的父子關系,拉辛汗還鼓勵阿米爾寫故事。
阿米爾經常講故事給哈桑聽,哈桑也十分欣賞阿米爾講故事的才華,兩人一起玩耍、一起看電影,似乎形影不離。哈桑為阿米爾準備早餐,阿米爾浪費食物,哈桑吃阿米爾吃剩下的。
哈桑在惡霸面前站出來用彈弓保護阿米爾,阿米爾在哈桑生日的時候贈送他一個嶄新的Wham-0牌高級彈弓。而爸爸則帶著哈桑去風箏店挑選風箏作為生日禮物,坐車的時候特意讓哈桑坐前座,阿米爾在后座看著一切。
阿米爾和哈桑一起在石榴樹下吃石榴、講故事,阿米爾在樹上刻下:
阿米爾和哈桑,喀布爾的蘇丹。
風箏比賽的時候,阿米爾和哈桑的組合贏得冠軍,哈桑承諾要為阿米爾追到戰利品藍風箏:
哈桑停下來,轉身,雙手窩成杯狀圍在嘴邊。
哈桑: 為你,千千萬萬遍!
阿米爾去尋找追風箏的哈桑,后來發現哈桑被惡霸堵在胡同欺負,阿米爾因為懦弱不敢出來,只是躲在角落偷看發生的一切。惡霸阿塞夫要求哈桑交出藍風箏,就饒了他,然而哈桑對阿米爾做過承諾,哈桑堅決要將藍風箏帶回給他的小少爺阿米爾。惡霸阿塞夫侮辱哈桑與阿米爾之間的友誼,并要動武,哈桑撿起石頭拼死維護阿米爾。然而阿米爾始終沒有站出來,眼睜睜看著哈桑被三個惡人欺凌,最后哈桑還被阿塞夫凌辱。
阿米爾逃走,任由一切發生,等到事后裝作不知一切。然而阿米爾可以欺騙哈桑、欺騙爸爸、欺騙所有人,卻無法欺騙自己。他想讓爸爸趕走哈桑,然而爸爸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阿米爾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無法面對哈桑,更無法面對懦弱的自己。
哈桑也無法面對被阿塞夫凌辱的自己,好幾天都躲在被窩里,阿米爾對爸爸謊稱哈桑病了,很快就好,但是爸爸知道哈桑身體很好,從不生病。
阿米爾在石榴樹下找到哈桑,扔石榴打哈桑,要求哈桑打自己。然而哈桑不愿打他的朋友,紅色的石榴汁液染紅了哈桑的衣服和臉,像血液。
阿米爾想要哈桑打自己,這樣他才不那么愧疚,然而哈桑并沒有讓他的想法得逞,這讓阿米爾更加內心愧疚,更加無法面對忠誠的哈桑。于是在阿米爾生日的時候,盡管謙卑的哈桑父子用盡積蓄為他買了一本精裝本《列王記》作為禮物,阿米爾還是誣陷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
在哈桑與爸爸對峙的時候,哈桑盡管知道自己是被阿米爾誣陷的,但是仍然承認了盜竊,他即使被冤枉也要成全阿米爾少爺。阿里卻知道自己的兒子哈桑的品德,忠誠的穆斯林信徒哈桑絕不會盜竊小少爺阿米爾的手表,這個孩子和他一樣忠誠。
于是阿里要帶著哈桑離開爸爸家,無論爸爸如何挽留,倆人還是帶著破舊的行囊離開,阿米爾看著這一切,他始終不敢面對哈桑。
戰爭來臨,蘇聯軍隊侵略阿富汗,故國即將失落。爸爸帶著阿米爾逃離,逃離的過程中爸爸展示了什么是正義和勇敢。
時間如梭,爸爸已經老去,還得了重病,阿米爾已經在美國長大。畢業的時候爸爸是如此的為阿米爾感到驕傲,到處夸耀阿米爾。
阿米爾在集市上遇到了心愛的女人索拉雅,并發現兩人的共同文學愛好,然而索拉雅的父親,曾經的將軍,在阿米爾給索拉雅看自己寫的故事的時候,將阿米爾的書稿扔進垃圾桶。
爸爸終于重病不支,倔強的爸爸不愿在醫院等死,阿米爾只好帶回家中照顧。阿米爾向爸爸吐露心聲,想要娶索拉雅,爸爸答應為他求婚。
將軍答應了爸爸的提婚,索拉雅卻要和阿米爾坦白,她曾經跟別的男人私奔,阿米爾仍然愿意娶她。兩人步入婚禮的殿堂,不久之后爸爸死去,阿米爾的小說也出版了。
這時阿米爾接到拉辛汗的電話,拉辛汗快要死了,臨死之前他想幫阿米爾走上救贖之路。
阿米爾重回阿富汗,此時的故國已經和阿米爾童年的不一樣了,斷壁殘垣,塔利班用恐怖和暴力來統治這里。
阿米爾與拉辛汗重聚,太多的物非人非,拉辛汗告訴阿米爾關于哈桑的事情,哈桑已經結婚生子,為了守護爸爸的房子哈桑和妻子被塔利班打死,留下孤兒索拉布。索拉布是以阿米爾兒時給哈桑經常講的那個故事命名的,哈桑一直將阿米爾當做最好的朋友。
盡管哈桑為阿米爾做了這一切的一切,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然而阿米爾還是那樣冷漠,他不愿去喀布爾從塔利班手中拯救那個孤兒。
憤怒的拉辛汗終于告訴阿米爾真相,原來哈桑是阿米爾的弟弟,拉辛汗說:
而現在,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阿米爾打開哈桑生前留給他的信,里面還有一張哈桑與索拉布的照片,索拉布和哈桑童年長得一模一樣,阿米爾打開信:
哈桑:以最仁慈、最悲憫的安拉的名義,我最尊敬的阿米爾少爺。 我的妻子、兒子和我祈望你見信安好,身體康健,蒙受安拉的恩澤。希望有一天,我能親 手捧讀你的來信,了解你在美國的生活。現在,我正努力學習英語,以便能夠閱讀保的 書。英語真是一門難以捉摸的語言!不過,會有那么一天的,少爺。我懷念你的那些故 事。
阿米爾搖搖頭,淚眼朦朧。
故事到這里,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和阿米爾一樣淚眼朦朧,我更慘一點,我早已經是涕淚縱橫,我最受不了這種催人淚下的劇情。很好笑吧,一個28歲的單身老男人,哭得像個小孩,我實在是被哈桑這個角色感動得難以自已。在我心中,我認為《追風箏的人》的主角是哈桑,而不是阿米爾。如果你看過1992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美國西部片《Unforgiven》(中文譯名:不可饒恕,該片于1993年榮獲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你也許會認同我,該片中從未登場的女主角也像哈桑一樣讓我感動肺腑。
回到哈桑的信:
哈桑:隨信附上我和兒子索拉布的照片。他是個好孩 子。拉辛汗和我教他讀書、寫字,所以他長大之 后,不會像他父親那樣愚昧。他還會射你送給我 的那個彈弓呢!不過我很為他擔心,阿米爾少 爺。我們少年時代的阿富汗早已死去。仁慈已經 遠離了這片土地,殺戮無從避免。永遠的殺戮。
阿米爾用一只手捂住眼睛,片刻間無法繼續讀下去。他深吸一口氣,接著把信讀完。
哈桑:我夢到安拉將會引領我們走向美好的一天。我夢 到我的兒子將會成長為一個好人、一個自由的 人、一個重要的人。我夢到鮮花將會再次在喀布 爾的街頭綻放,音樂在普通人家里響起,風箏在 天空中飛翔。我還夢到有朝一日,你會回到喀布 爾,重訪我們兒時的土地。如果你回來,你會發 現,有個忠實的老朋友在這里等著你。愿安拉永 遠與你同在。哈桑。
阿米爾其實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人,他只是太懦弱,他只是將情感埋藏在內心深處。這一埋就是二十多年,直到哈桑死去,甚至阿米爾的妻子也不知道。
阿米爾打電話告訴妻子索拉雅一切,索拉雅也被哈桑感動,決定要和阿米爾一起收養索拉布。
阿米爾和司機法里德踏上靈魂救贖之路,這個過程中阿米爾見證這個國家的失落、塔利班的血腥殘暴,當阿米爾找到孤兒院的時候才知道索拉布已經被塔利班從孤兒院買走了。
阿米爾指責孤兒院院長扎曼做惡心的交易,扎曼指責阿米爾拋棄自己的祖國,扎曼卻散盡家財辦孤兒院收留戰爭的遺孤,為了讓孩子們活下去,他不得不出賣孤兒,如果他不賣一個孤兒,塔利班就會抓走十個。而買賣孤兒的錢他可以養活更多的孩子,扎曼從來都不是為了自己,他是為祖國保留未來,是為了這些可憐的孩子。
阿米爾無話可說,他的確是拋棄了自己的祖國,他現在要用手中的筆來拯救這個國家。在這之前,他要先救出索拉布。
阿米爾設法進入塔利班,找到索拉布,然而此時的索拉布已經成了塔利班娛樂的工具,受盡摧殘和凌辱,幼小的心靈滿是創傷。
而其中一個禍首就是兒時的惡霸塞拉夫,塞拉夫認出阿米爾,并同樣指責他拋棄危難的祖國,兩人打起來。
索拉布拿起彈弓救了阿米爾,這個孩子盡管受盡凌辱,卻像他的父親哈桑一樣勇敢。
阿米爾終于把索拉布帶回美國,并想方設法彌補他,最終以放風箏和追風箏來漸漸打開索拉布的心結,也因此完成了阿米爾的靈魂救贖。
這個故事整體上非常的壓抑、感情內斂,人物襯托的手法和《Unforgiven》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你還可以想到《肖申克的救贖》,阿米爾這個角色讓人惱怒,所以凸顯出哈桑的珍貴品德,以至于感人肺腑。同時我們可以感受到反戰的情感,這來自于失落的故國,阿米爾對祖國的淪落雖然沒有重大責任,但是那里始終是他出生的地方,他的兒時記憶在那里。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盡管我已經劇透的差不多了,還是推薦你去看看,電影也好、小說也好,如果你是劇作家,還推薦你看看劇本。
以上是《追風箏的人》,寫得不好,但是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我將不定期更新更多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