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周遭,你身邊這樣的人應該屈指可數,更多的人選擇的是一種有條不紊的生活狀態,為了生活,為了家庭,他們別無選擇。
“折騰”這個詞,最開始出現在我的世界里,應該源于那句“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應該是羅胖子說的。他還有兩本書,《我的奮斗》和《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我想在大學時期,這樣的書出現在你的世界里,你根本無法抗拒。因為書中的每一句,你都感覺像是在說自己。
當然,用“折騰”這個詞,引出今天的話題,并不是要歌功頌德一番“折騰”的內在含義。作為一個晃來晃去的人,時間也不長,但是我想說一說個人對“折騰”一詞的理解。
首先,如果你是一個愛折騰的人,內心肯定是一個驕傲的人
驕傲這個詞,具有雙面含義,一旦掌握不好,就會讓人產生歧義。當這個詞從別人口中說出來時,它是貶義詞,類似于得意忘形、夜郎自大之意;而若是從你自己口中說出來,這個詞就變成了褒義詞,類似于自我肯定、無比自豪之意。
昨天晚上和同學聊天,我忽然發現,原來我也是一個驕傲的人,雖然這個詞不是從她的口中說出來的,但是我自己已經深刻地意識到,我的驕傲源于那一次刪稿事件,畢竟一篇稿子一天的瀏覽量上2W+,沒見過世面的人,一般在極度的自我肯定的驅使下,隨之而來的就是自我膨脹。自從那件事情以后,我的內心無論經歷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東西,心情都是那種坐看云卷云舒的態度。
與她聊天源于一個契機,那是在我雜志社面試失敗過后。她得知我的情況后,要我把自己的簡歷發給她,我當時也沒多想,就直接發給她了,曾經就職于獵頭顧問助理的她,看了很多求職簡歷,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結果是我的簡歷被她批得體無完膚。
她甚至回了我一句,真不敢相信,你這樣的簡歷居然能找到工作。我當時內心是崩潰的,因為我從大學校園出來,從來沒有在簡歷上花太多的心思,因為我一貫的思維是,我去面試,當面把自己的東西拿給面試官看。我承認,這樣的思維有一種驕傲的成分,我也在反思,驕傲的成本與我而言,代價有點大。
結果是投了很多份簡歷,都石沉大海。她隨后又給我看了她自己的簡歷,再回過頭來看自己的簡歷,簡直扔進垃圾桶都感覺是浪費了垃圾桶的空間資源。接著她就細心指導我改自己的簡歷(一個同學指導另外一個同學修改簡歷,這差距確實蠻大的)。
這段時間一個人待在成都,好像已經很久沒有談吐過這么多內心的想法。有這樣一個可以毫無保留且一針見血地指出我缺點的人,我感覺自己是幸運的。最后我終于將個人簡歷修改完畢,其實應該算重寫,不算修改。
效果不錯,自我感覺良好,為了感激她,給她發了一個小紅包,留言備注為:有你這樣的朋友,何愁找不到工作。最后她的一句話讓我激動了半天:“其實我覺得你很有才華,但是別人看不見。”捂臉。
其次,如果你是一個愛折騰的人,內心肯定充滿了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不確定性這個詞,于我而言,從來算不得生僻。以我24年的生活經歷為例,從前,我認為自己喜歡汽車,擠破腦袋且信心十足地進了一個汽車專業,以為可以在汽車領域上大展宏圖,但是后來因為《看見》一書的出現,我發現自己原本的興趣應該不在汽車上,于是一股腦地扎進了書堆,完全無法自拔;從前,我認為自己喜歡理科,于是在高中時選擇了理科,可是上了大學才知道,我TM根本就不適合理科,我更適合文科,我愛閱讀,更愛寫作,我喜歡與文學有關的一切事物,和理科好像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以前血淋淋教訓讓我開始明白,一個人哪有什么肯定的東西,一切都是不可控的因素,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有時甚至是生命,上一秒還在嘰嘰喳喳,下一秒就銷聲匿跡。
前段時間其實我一直在猶豫和徘徊,我到底應該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是偏于小資文藝的雜志社,還是依舊選擇和諧穩定的傳統媒體?小資文藝的雜志社相對而言不受體制約束,而傳統媒體受到的約束力非常明顯。兩份工作都是關乎寫作,文字工作的選擇也讓人頭皮發麻。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猶豫,是因為年前雜志社就給我回信說,年后準備面談,而年后的時間卻一直沒有確定,于是我就開始嘗試著找另外的傳統媒體,我承認,柴靜的那本《看見》對我的影響確實還蠻大,我依舊對其保有一些非常美好的愿景。
于是我在等待雜志社的消息期間,我又去了另外一件傳媒網站面試。我當時的真實想法是,我要去試一試,萬一自己又發現了新大陸也未可知。于是我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也沒有太重視,因為大學就明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但是沒想到,真的發現了新大陸,我的價值取向和面試官的不謀而合,那一天都是驚喜。從前面試多多少少有緊張的情緒,但是那一天我居然沒有緊張,談吐非常得體。不抱希望,處處都是驚喜。
雖然面試算成功,但是當時的情況是,我并不太合適,因為有前車之鑒,怕重蹈覆轍,于是算是婉拒了。我隨后又給雜志社發信息,問什么時候可以面試,結果收到的是27號主編回成都,到時候通知你。于是我就期待著,有一種孤注一擲的凄涼感,就在我等待的過程中,網站這邊的面試官又發來消息,表示愿意讓我去試一下寫原創題材,我當時就猶豫了。
我考慮了大概幾個小時,確實不知道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有時候沒選擇和多選擇一樣艱難,唯一不同的是,網站這邊希望大一點,雜志社那邊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可是我當時不理智了,我以自我判斷為基礎,即使有老師給過我建議,讓我先去網站試一試,不行再走,反正我現在也處于實習期,但是這樣的行為,自己的內心是接受不了的,感覺這樣做不厚道。
于是乎,我親自打電話聯系網站的面試官,我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告訴了他,我說:因為當時確實沒想到可以得到寫原創的機會,于是我面試完后就和雜志社取得了聯系,他們說27號主編回成都,一回成都就聯系,我說我在這邊也堅持了這么久,不想放棄,我想去面試后,得出一個結果,然后再給你答復,如果你不介意的話。面試官回復我的是:你把那邊的事情處理清楚我們再談。可是當我去雜志社面試時,已是3月6日。
當然,雜志社的結果不盡人意,要求是找兼職,不招全職。我當時就感覺被欺騙了,但是我沒有表現出來,畢竟有什么特別的情感,必須在經歷一些東西后才會發現。
還是印證的那句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此時此景,我想到了一句電影臺詞,非常符合我的心境: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
然后我又聯系網站面試官(起初的選擇,并不是因為網站次,雜志社好,不過事情發生后,我現在也有一個那樣的感覺),表明自己的決心,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心思是會改變的。當我向面試官發去求職信后,他對我說,他沒有看到的定性和毅力。
人可以有理想,但是理想也應該具體化,畢竟生活是具體的
在此之前,有一個曾經的媒體同行K姐,她知道我最近在找工作,時不時會問我是否工作有著落,昨天得知我面試的結果時,她發現了我身上存在的一種不確定性因素,因為她說從最初得知我要找工作到現在,一直很困惑我到底需要一份什么性質的工作。雖然我口口聲聲說和寫作有關的,但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方向。一會兒又想去傳統媒體,一會兒又想去小資的雜志社,她也很迷惑,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一什么樣的工作。
我起初對于這樣的心理不確定性不以為意,因為我一直認為這些事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可是她對我常說的一句話是:“生活是具體的。”這句話之前我沒有認真理解過,直到自己開始對于以后的追求感到猶豫,我開始意識到,生活是具體的,相對應的追求也應該是具體的。人可以有理想,但是理想也應該具體化。
不過,我和K姐聊天,永遠都是最舒服的狀態,她最喜歡說的是,你不要捉急,工作遲早都會找到的,你現在還沒畢業,別急,找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那是最好的。
綜上所述,當一個折騰的人,首先要具備驕傲的因素,其次是擁有不確定性因素。
對于前者,我表面看似都符合,可驕傲的因素源于極端的自我肯定后的自我膨脹,人一旦得意,真的容易忘形;至于后者,我想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不確定因素的形成與目標的模糊有關,更與貪婪有關。畢竟,真是的人性,有無盡之可能。
得意忘形不可怕,人性中的不確定性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無人指引,讓你在以為是坦途其實是歧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當你整個身體都飄飄然時,忽然失重,從高空墜入萬丈深淵。
插一句:今天很開心,論文初稿完成了,個人簡歷修改了,還吃上了生日蛋糕,這一天算是圓滿的,感謝L,感謝D。
開心一刻:今天一早起來,我發現自己連不上網,后來發現,老鼠咬斷了路由器電源線,室友很快就用膠帶鏈接好了。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這么久都沒有投放食物,正好旁邊有一塊D吃剩下的蛋糕,我于是把它放到了陽臺上。我忽然意識到,生活,原來可以這么具體。人與鼠,其實也是可以和諧相處的。
碎片: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有能力與魔鬼做交易時,他就已經被俘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