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地大物博,人口倒不多,正是動植物生長的好地方。家家戶戶都會養很多小動物大動物。大寶最喜歡放養雞鴨鵝,念念叨叨地:雞、鴨、鵝,這邊多,那邊少。沒事就數一數,觀察觀察,慢慢地喜歡上小動物們。
雞鴨鵝平時圍在不同的籬笆圈里,很寬,足夠寶寶們活動,留有一個竹篾門出入。大寶喜歡去田地里捉蟲子帶回來給小雞小鴨子們吃。
大寶在嬰兒時期,我就一根扁擔,左挑水右挑寶寶,有時候就綁在背后面,到了田地就把他放在菜園的一角。
然后寶寶就會經常趁我不注意的時候,爬呀爬呀的,在田地里自由撒歡,有時候捉條蟲子玩,有時候塞一嘴泥巴,有時候壓倒一片青菜,真是比一只小狗還搗蛋。
不過呢,膽量也練出來了,經常會收集一些各式各樣的蟲子回去養雞鴨鵝。鵝根本就不吃蟲子,寶寶也扔進去籬笆圈里,惹得鵝寶寶們抗議,純粹就搞破壞。
現在大了,懂得分辨了,養雞鴨鵝倒是養得挺好的了。捉回來的蟲子足夠小雞小鴨吃,倒也減輕家里的糧食,主要是大寶有事干,看著小寶寶們慢慢長大,他覺得很有成就感。
養雞
上午喂完雞,大寶就會把雞放出來,讓它們四散開去,傍晚的時候就會拿一把米吹著口哨哄雞寶寶們入籠,真是駕輕就熟啊!
如果聽到母雞“咯咯咯”地大扯喉嚨,那肯定是下蛋了,大寶那個興奮啊,肯定是急沖至雞籠,屁顛屁顛地撿起雞蛋,如獲至寶一樣,檢查個不停,只會呵呵地傻笑著,然后小心翼翼地放進籃子里。
養鴨
鴨寶寶們就更好玩了,因為從小是大寶養大的,會聽口令。
大寶一聲呦喝,鴨寶寶就整整齊齊排好隊,跟著大寶屁股后面一顛一顛地往河溪走。
雄赳赳氣昂昂,撲通撲通跳下水,自得其樂游泳去了,大寶看著別提有多得意了!以為自己是將軍呢!
大寶一高興,鉆進水里就往鴨群里潑水,嚇得鴨寶寶們嘎嘎叫,拼命往前游,一顫一顫的,甚是可愛。
大寶每次都會笑得捂肚子,然后上蹦下鉆,追鴨群去了。邊追邊唱“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開心地不得了。
養鵝
養鵝就沒那么簡單了。鵝吃得東西比較雜,一般都是我喂養得多。有時候喂嫩葉子,有時候喂糠麩。
大寶就喜歡把自己吃的飯留一些出來,拌上糠麩,喂給鵝寶寶們吃。有時候還搓成一根手指棍,塞鵝脖子,喂得鵝寶寶差點走不動。
吃飽了就呦喝著鵝群下水去,美其名曰鍛煉身體。鵝群經常不聽他的,自顧自地往溪邊的草叢鉆,然后開始散開,有的結伴走,有的三人行,個別的獨走。
然后有的往樹里走,有的在溪邊汲水,磨磨蹭蹭,大搖大擺,簡直不把大寶放在眼里。
大寶那個氣啊,憋屈啊,真是有夠受的,滿臉怒容,氣鼓鼓的。想著:“怎么小雞小鴨那么可愛,這鵝這么漂亮,偏生這么高傲呢!哼,我一定要治治它們。”
于是,大寶在岸邊折了一根芭蕉葉,對著鵝們一個個去趕。
首先是水邊的先趕下水,再去趕草地上的,最后是樹里邊的。
在樹里趕鵝,就跟捉迷藏一個樣,芭蕉葉一扇,那鵝一慌就撲騰撲騰地亂搖亂竄,鉆得更深了。
大寶反而樂了起來,追著它們“噓噓喝喝”地大喊,自說自話,甚是好玩。
有時候趕沒用,大寶改用捉的,往鵝身上一撲,想抱著鵝走,鵝脖子長長的,嘴巴扁銳扁銳的,啄大寶剛好,啄得大寶眼淚汪汪,恨不得把鵝毛拔一根下來。
最后氣呼呼地不管了,陪著先下水的幾只鵝玩水去了。
不久,樹里的兩只鵝,自己踱著方步下水游泳去了。一邊游一邊唱歌,仿佛還念詩呢:“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那個愜意啊!怡然自得!完全無視大寶。
喂養小動物,與小動物朝夕相處,大寶越來越有愛心,怕它們餓著凍著,細心飼養。在日常生活中對一切人事物都非常愛惜,發自內心地去守護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