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玄社的字貼
書圣王義之的《蘭亭序》被書法界尊為至寶,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馮承素摹本則是唐人以“雙鉤法”留下的最接近書圣之筆意的。
近期,書道同修開始了探究書圣門道——王羲之筆法。時間擬用三個月,要求“從近似—酷似—真似,即從蘭亭臨摹…集字習作…命題創作,以全部同修達到目標為一段落(看哪幾位同修先達)。”
師傅教導:信念愿力是高難技法訓練的保障;技法的高強,將為日后進展(因材為學 各造其極)具足必備資糧。
近期,我主要從讀貼開始,培養與書圣的感情,每天讀貼,感知他字中的氣息。目前得到的感覺是:
尖銳性:帶來了挺拔,使字有了精氣神,就如人一樣,挺胸昂頭,精神好。這是我以前缺乏且沒有太多關注的。
連貫性:筆筆相連,確與人之行體之動作相協調,自然形成。形成牽絲的精致。
隨機性:是出神入化,一筆中的隨機變化,夠人好好玩味的。
當然神圣性、完美性更是不可缺少的
另外其他4點尚在琢磨中。
記錄一下學習過程的感悟,便于今后的總結。
貼
師傅@昊丹?尖圓方 各個方位的起筆,粗細變化的線。不要逐字去追逐,找規律,避免舍本逐末。
昊丹@師傅 嗯,知道了。找到其規律,一切字就迎刃而解。單個字臨再象,不能觸類旁通就無益。
師傅@昊丹。這就對了,結字主要就上下結構,左右結構。
師母@昊丹。有點飄,速度慢點,穩住,把心靜下來。一筆四看,字的結構要掌握好,寫快了就導致下筆的位置不準。峻的最后一筆,在轉彎處重新調筆鋒,用利鋒走就會有力而尖銳。
臨
臨
圖片發自簡書App
師傅:點畫是起行收的組合,結字是點畫間的組合,章法是字間行間的組合,整體與局部是全息同構關系。
一個耳朵手指與全身,個體集體社會…也都是這樣的關系。同構全息則和諧,大自然也是如此。中醫就是這個原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