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陜西王延】29彎柳樹第五期網絡學習班:2021.02.03晚課學習《傳統文化與身心健康》講座第29集??摘要及體會

摘要:

1.修行

(1)九九歸一,修行就是修心

不管是它是什么教,都離不開講這顆心,都講的是做好人的那顆心。無愧于這個世界的那顆心。都說的是這個。

人活著是為了健康快樂幸福,完成我們來到人間的使命,和修行的任務。

(2)每個人來到人間都是為了修行,讓自己快樂的去活著。不給別人增添煩惱,同時也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就是這么簡單。

不但自己活著,還要創造出價值來,讓別人、讓其它的生靈,因我們而受益。

(3)超越

如果你時刻都意識到自己是來修行的。就能超越家庭、社會中的很多的所謂的不公。

因為本來沒有所謂的不公,沒有不公平,

(4)一切都是公平的。

因為都是我們的心呈現出來的。你想過、你做過,今天再現。今天為什么能再現,因為你又想又做。就是這么一個原因。因果世界,不管他是什么人,都受這個宇宙法則的約束、制約、管理。

所以說要做好人,就永遠做下去,你就永遠好。你要是今天好明天壞,那未來就未知了。看哪個先來。所以說呢,我們活著是為了修心。修出那顆大愛心來,對一切都不執著。就清凈。也就是能夠放下一切,包容一切。

(5)你的愛心越大,包容心就越大,煩惱就越少。愛心小,心量小,不能包容別人,就沖突,就對立,然后就是煩惱。

身體不好了,干什么都不順了。活著就越來越不如意。這就是普通的人。

2.珍貴禮物的啟示,如果對待價值千萬的瓶子.

舉個例子。

這期課快結束了。送你個珍貴禮物,送你個價值接近千萬的一個大瓶子。這世界上僅存的這么幾件寶貝,送給你了。那里有老師給你的祝福和寄托。既值錢又有能量,送給你了,你要吧?(要)那就對了,那哪能不要呢?

然后呢,咱們課程結束了。你要把它帶回家。因為它是個易碎品。你說,咋帶呢?不能磕不能碰。你磕了碰了它碎了就不值錢了。關鍵是也讓老師傷心吶。給你東西你就不好好愛護。不小心,是吧。托運肯定是不行的。現在的托運,沒準兒,是不是啊?因為咱管不了裝卸的那些人。自己拿著把握。那咋拿啊?抱著最安全,放在前面,躲個人啥的。要萬一別人碰著呢。是不是啊?比較安全。

咱就得抱著個大瓶子,上飛機還是坐火車。小心翼翼的。要放行李架上呢,誰要是上那里拿東西放東西,咱得盯著,告訴他小心點兒,別給咱碰了。可算到家了。到家你說放哪兒好啊?不能讓人碰著,反正是。一碰掉地就碎了。好不容易千辛萬苦的咱抱到家來。是不是啊?又這么值錢。

放哪兒好呢?孩子不能夠著,選個好地方。要放保險柜里邊兒呢,咱家還沒有。放是個問題。選好個地方咱把它放好了。你說這么一個值錢的東西,誰賣都值錢吶。咱們怎么把這一個喜悅,這么好的東西,這么一個好事兒分享給別人呢。

有好事咱就憋著。憋不住,憋的難受。就想告訴別人嘛。是不是啊?這告訴誰,誰能跟我同樂呢。萬一要告訴不明白,他要惦記上了,要來偷怎么辦?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是吧?

上班的時候呢,哎呀,這班還上不上呢。我還有個那么值錢的東西。喲,可別搞衛生給我碰嘍。我出來了,看一眼,照顧不到,那個家里哪個再給我碰嘍怎么辦?擔心。每天呢,看一看,欣賞欣賞。時間長了,可能就有失手的時候,就有意外。要哪天跑到家里個耗子,又從上邊跳下來,又碰個貓再蹦上去,這都是不把握的事兒。就是意外,也就是萬一會出現問題。

然后就萬一了。嘩啦一下子碎了。你說你會啥心情,啥心境?肯定不好受。這么值錢的東西,眼瞅著就不值錢了,一文不值。老師的祝福,都寄托在這上面,碎了也。關鍵是走的時候,老師說了,你們要愛護它,珍惜它,下次見面的時候,我萬一到你家去了,我還要看一看。重情義嘛。

哪天真到你家去了。我要提起這瓶子的事來了,你咋給我解釋解釋呢?說老師,我不好意思,不小心打了。掉地上了。編吧。編個理由,借給朋友了,他非得要欣賞,要看一看。要不然見面就客氣,老師,你上他家去吧,我家最近有點不太方便,就不讓我去了。因為我要看那東西不在了。怕傷了感情。會不會這樣啊?

你想想這個過程。你看,給你了,你要了,好不好?好。

(1)瓶子好不好?好,都好。可是這個好給你帶來了什么結果。活得不自在。老惦記著這個瓶子,怕打,怕碎,怕偷,怕搶。咱們的心被一個瓶子給拴住了。要嘩啦一下子碎了,咱們就揪心。會心痛。

是不是這個感覺?因為它價值太大了。要不值錢還無所謂呢。

你看,你要了,

(2)你有了這個瓶子,你多了這件兒東西,它又這么值錢,結果是什么?多了一份牽掛,多了一個負擔,這不都是煩惱嘛。

(3)我不要,我感恩你,我謝謝你,老師,我心領了,你送給其他有緣的人吧。你都教我這么多東西了。我都裝在心里了,我知道了。

然后我撒著歡兒連蹦帶跳回家了。是咋顛的咋跑,那行李隨便扔來扔去,就是個高興。回家還高興,啥負擔沒有。什么都不用考慮,

幾年過去,我們再見面兒還是個高興,多好。是這道理吧?

還要嗎?(不要了)哎呀,這么簡單的,我這東西就省下了。你們不要了,我也是負擔吶。我放哪呀。碎了多可惜啊。

這就是生活。是不是啊?東西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是不是帶來了很多負擔,很多煩惱。可是有的人呢,就為了這個煩惱,還活得挺有味兒。樂此不疲的去干。碎了這個,我好好去干,我再買另外一個。攢呀攢呀攢錢吶,拼命地干活呀,掙錢吶,搞規劃呀,累不累?這些東西把我們的快樂弄沒了。

咱們講

(4)心無掛礙,你東西越多掛礙越多。送出一件兒,就少個掛礙。

舍嘛。你送給他他高興。他打了,他會覺得對不起你。是不是啊?他不帶怪你的。因為你給了他。他要了,然后就是他的事兒了。我們付出了,我們沒負擔了。我開心了,他也開心了。可是得到的那些人,如果是物品的話,如果吃了用了反正沒了,他什么不想。如果不是呢?

所以說人吶,活著就是個活法。看開了,活得就好。看不開活得就累。累的原因在哪里?就因為你想要,這東西好,我喜歡,我想要。要就要來了煩惱。不要是自在。付出是開心,是愛。咱們付出的時候,是把咱的東西往外拿,是不?

(5)精神也好,物質也好,都是在往外拿。

拿了相當于是什么?是不是

往外拿相當于騰地方?你拿出的越多,你的空間就越大,容的東西就越多。

是吧?

把你自己都拿出去了,你說那剩下的地方得多大。啥都能裝。

(6)掏著掏著,把自己就舍出去了。就達到了無我。無我就無心了。無什么心?無自我的那顆心了唄。沒有私心了。

其實這個時候,大我不就出來了嗎?你就變得無窮大了。什么不能裝。又什么不能放。那才是真正的自在。咱們修就修這個。

所以說,咱們衡量一下你自己的生活。你每天有哪些東西你怕失去。有哪些東西你心里一直想著它。哎呀,我還有個寶貝呢。我還在那藏著呢。不行,那東西我說啥得給它弄到手。我就喜歡它。到手了之后,只要是東西,它一定有壞的時候。

你看咱那些寺院,過去建的,千年古剎還有幾個。對吧?還殘存幾個。就是人不扒它,還能剩下幾個。那些帝王將相都上哪里去了?咱們現在考古發現,很多城市都在地下呢。都成了痕跡。那么我們的一切,在以后不都是一個痕跡而已嗎。或者連痕跡都沒了。全部消失,我們為什么要為這些東西而追求一輩子呢?

(7)為一個不能永恒存在的東西,而讓我們為它奔波了一輩子。那咱的價值到底在哪里。

咱們苦,咱活得累,不都是所謂的東西嗎?不都是你為看得見的那些東西而努力導致的嗎?想想是不是這個事兒?如果你把它看淡,就簡單了。我說價值千萬的那個瓶子,我說那還寄托了多少祝福,多少祝愿,說的再好,不過也就是個瓶子。拿回去了。能裝東西就裝件東西放那兒。能插根花就放棵花。碎了就碎了,它就是個瓶子。就是個玻璃制品。它在你眼里,我說值錢,可是在你心中它不值錢,它就是個玻璃瓶子。你還會牽掛著它嗎?還怕它碎嗎?還會用那樣小心翼翼的,去呵護著它,去守護著它,去看護著它嗎,還用嗎?

(8)瓶子在你心目中沒那重要位置,你自然就不用。既然它沒那么重要。你就不為它所累。你活的就自在。

想想是不是這么回事?就是

(9)把一切事物東西全部看淡。

它就是個東西而已。這房子不就是鋼筋水泥這點東西,還有什么?那些宮殿也不就是那些瓦片,一些個木頭支起來,還有什么?就像住旅店一樣,舒服了就住幾天,不舒服就走了。就這么簡單嘛。這些東西放在那里,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過客。

(10)對那些不永恒的東西,你作為一個過客,你怎么對待它。不去傷它,不去破壞它,這是對所有東西的尊重。

我們看一看,欣賞欣賞,就過去了。過去了就過去了。你上了個火車,車上有那么多好東西,看看這兒,摸摸那兒,咱們沒有想得到它的想法,下車了一點負擔沒有。

如果這火車是你的,你也上車了,發現其他人,上車之后拿個刀子拿個筆,在你的車上亂撬亂畫,你看到了怎么想?你下了車之后是不是還在想,不講究的人這么多。把我這車弄壞了怎么辦?或者是想,哎呀,我得去維修了,去維護了。是不是你下了車也不清凈啊?因為你老有惦記著的事,惦記著的東西。因為這個東西在你心目中太重要了。你為它耗神,你為它煩惱。是不是這樣?這就是我們活著的價值觀的問題。

你到底認為什么最重要?是活得開心自在,啥事兒沒有重要。還是活著滿心都是事兒,個個都放不下,個個都是我的,我要看著,我要得到重要。到底哪個重要?到底什么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快樂?什么使你活得更好更有價值?

如果那個瓶子,在你心目中沒那么重要。碎了就碎了。來個朋友,哎呀,這瓶子挺漂亮,挺好看。你會說,哦,那既然你喜歡你拿去吧,這老師送給我的禮物,上面還有祝福呢,把祝福也送給你。他接去了,你會心動嗎?會舍不得嗎?因為在你心目中,就是個普通瓶子,有什么舍不得的?生活中有它沒它咱都能活著。它不影響咱的生活。不影響咱生活的質量。它當然也不影響咱的情緒了。就是一顆平常心嘛。簡簡單單,實實在在。

什么貴,什么便宜。就像那些盤子碗。上千年上萬年一個盤子一個碗,挖出來就值多少萬。它值錢,啥值錢。和我們現在這個盤子碗有區別嗎?在使用的價值上有區別嗎?就是個盤子碗而已。還不一定比現在的盤子碗好呢。光滑程度,晶瑩程度,重量,還不一定那么順手呢。對不對呀?可是它卻值錢。

(11)瓶子它為什么值錢。被一些貪婪的人虛構上去的。它本不值錢。

你看咱們很多農村家庭里邊。有很多古董,對不對呀?老人傳下來的。瓶子呀,盤子呀,碟子呀,碗等等這些東西,在他心目中沒有價值,拿它來喂貓喂動物,放來放去隨便放。有的破碎了,有的還在。碎了他也不心疼。丟了他也無所謂。因為咱家的盤子,碗多了,不差這個。這是它的真實價值。可是卻被有錢沒地方花,想借此發財的人,到了他的手里,到了他的眼里,就不一樣了。會起哄般的把它提高價格,遠遠超過于你家里那些碟子,盤子,碗的價值。它真的有嗎?它真的那么重要嗎?不就是一堆泥土,和成個形一燒一煉而已嗎?有什么呀?它什么值錢?什么都不值錢。什么叫文物。只是記憶的一個標記而已。

哦,多少年前,古人有過這么一回事兒。僅此而已,一文不值。要值,現在的行價,一塊錢兩塊錢三塊錢五塊錢。那是它真實的價值。可是卻被有錢人楞把它哄出個東西,虛擬經濟就這么來的。為了掙錢騙錢,而產生了一個大行業,產生了所謂的價值。這個所謂的價值就使人心變壞了。因為他活得不真實了。大家想想是不是就這么簡單點事情?

你給我個大瓶子,我還沒地方放呢。嫌它礙事。是不是啊?占個地方,放沒地方放,沒事你還得搞搞衛生擦擦它。不找麻煩的嗎?僅此而已。還有什么呢?好說點兒美化環境,看著舒服。不好聽點,那就是個礙事的東西。有個好瓶子。你就得弄個好架子擺著它。東西越擺越多,最后我們活著的空間越來越小。一家擺滿了東西,我們就為這些東西活著呢。很多人都這樣。

什么叫迷失。這就叫迷失。我相信大家都已經不迷失了吧。剛才說了,都不要了。我送你的你不要了,別人送你的也不要了。那你家里那些呢。還要嗎?你要舍不得,說明你還被它所累。舍得了,

(12)舍去的東西,得到了精神。什么精神?大愛的精神。放下的精神。自在的精神。這些做到了,你自然充滿了快樂。健康就這么來的。

舍卻的是那些,得到的是德行。是不是?得到的是輕松自在。這是最重要的。

德行是什么?不就是我們輕松自在,快樂的那個呈現嗎。一切都很好。很如意,沒有煩心事。沒有煩惱事。家里要有那么一個瓶子,這要是被你兒子弄碎了。哎呀,那就慘了,這孩子。重的得挨頓暴揍吧。輕的也得挨頓訓。是不是啊?那要小貓小狗干的,還不得掉條腿呀。被你給打殘了哇。那么值錢的東西。那么重要的東西。愣被它給我弄碎了,碰倒了。

看了吧。你心目中價值最高的東西,你舍不下的東西,它有可能成為你最痛苦的東西。所以說,我們在活著的過程中,找找平衡,

(13)看一看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什么東西能放下,什么東西嘗試著放下。你放下了它,我們就自在了,會有更大的力量。

因為你輕松了。去前行。如果你這個也舍不得,那個也舍不得,這個我也怕丟,那也怕壞。咱走哪就得帶哪。那咱身上是不是就負重太重了?那走起路來不累嗎?

(14)咱們的目標是要到彼岸去。到那個最快樂的家園

咱的心在那里,那個真正的自己在那里。到那里就找到了自己。這是咱的目標。帶那么多東西干啥呀?要把自己累壞累殘了就找不著了,回不了家了。簡單的,路上,有點吃的,有點喝的,有件衣服穿,就這么簡單。咱就往那走唄。對不對?

(15)咱們的目的是為了到彼岸。你帶那些東西到那里一文不值。

因為它沒用,你帶它干啥?學會放下。你只有知道咱們真正為啥活著,你才能放下。否則做不到。因為我們已經被世俗教育了幾百年。你活了多少年,就被教育了多少年。幾百年是指那些傳統,人們的觀念。

也就是不管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不管你在家里是一個什么樣的地位。什么樣的角色,包括你在社會中。不管你能量大也好,能量小也好,你能活好,你能活明白。你能在你那個小圈子里,不煩惱,不計較。別人跟你在一起都很開心都很快樂。不論你在哪兒,你這么成長都對。都是貢獻。都是價值。都能回歸。回歸到你那個極樂的狀態,找到那顆本心,就回歸極樂了。

(16)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心靈回歸的。在呈現大愛的時候,這不就是你放下一切的時候嗎?不自私了,能包容一切。

看到對方不好,我們有慈悲心,去幫助他。提升自己的智慧。當然,這就是擴大心量的過程。如果你沒有慈悲心。就會被對方所傷。因為你想不開。你認為他給你制造煩惱。你無法超越。你有了慈悲心,這就是最好的修行。包容他放下所謂的傷害。我們成長就是這樣成長的。

所以說修行就是換個活法。我們活出最好的狀態來。成為一個充滿智慧的人。也就是有清凈平等慈悲心的人。充滿無私大愛的人。因為他的智慧能造福這個世界。造福我們的祖國,造福你的家庭。這才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真實的目的。

你有能力,源源不斷地收取東西,在快樂中獲得。拿東西干什么?源源不斷地發放出去。送給那些還不快樂的人。讓他們覺醒,喚醒他們。那是你的價值。邊往前行,咱們現在很多游戲都那樣,滿地個個地方都有金銀珠寶,都有財富,是不是?走到哪,隨時都可以碰到。好。碰到了,要不要,選擇權在你。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不要,走得更快更輕松。要了,要了干什么?帶起來順便送給一個有緣人。幫助一下有緣人。讓他快樂。

(17)通過送東西,來喚醒他,讓他有智慧的活著。邊走邊愛,這才是正確的。那是活著的價值。

累了就歇一歇。靜坐一會兒,自己體驗體會一下,那顆清凈的心,那顆平和的心,與天地相融的感覺。一會兒,你就充滿了力量。因為你得到了宇宙的滋潤,跟宇宙的能量場融為一體。你接收到了它的能量,因為你具備了接收宇宙能量的條件。就是有愛心,有清凈心。

如果你放不下,想著這個惦記著那個,你即使坐在那里,心也不會靜下來。心想來想去不得安寧。這個時候,你的場是亂的。靜不下來就得不到或者是得到的少。就是外界能量的注入。因為你是亂的,你是動的,它怎么給你加入進來呢?我想給你東西,你老滿地亂跑,你說我咋遞給你。就這意思。

(18)我要給你東西,你也靜靜的去搞對接,這樣的話,才能完成一個完美的傳輸狀態。清凈心的價值在這里。

也是找到自己的那個狀態。你心中的事兒越多,你就越靜不下來。靜不下來就相當于滿地亂跑,你最后能得到什么?把自己轱轆累了,把自己摧毀了。這一世這一生可能就這么過去了。

皈依了嗎?皈于一心,皈于自性。也就是皈依佛的意思。皈依你那顆真心,那顆本心,就叫皈依佛。佛和本心,它們是不同的說法而已,是比喻,

純凈純善的狀態。那個是真正的自己。

然后你就處于一個靜的狀態,寂靜。或者是說所謂的涅槃都可以。修行上了真正的檔次。

下面呢,咱們把總綱說完了,再分解說。每天提醒提醒大家往高層次走。要不然講病會把人又講回來。格局很大,欻拉就講到腿上了。弄到胳膊上去了,一下又縮成那個了。

也就是我們胳膊、腿、眼睛、鼻子這點事,使咱不清凈的。所以咱們講這些四肢末梢的事,講這個病那個病的事兒,也是為了讓咱們回歸到清凈狀態。

(19)因為咱們不清凈,把咱們自己折騰廢了。把自己折騰廢了。咱們使它保持住清凈狀態,修出大愛心來愛一切。用愛力來恢復我們自己的身心。它就會越來越健康。我們就越來越清凈。我們個人的能力就會越來越高。

所以說,講那些家常的事兒,也是為了修行。講身體上的那點事兒,也是為了修行。

昨天有個人給我寫了個條,他說,世界上這幾大宗教,講的那么多,如何在其它教派中,講家庭倫理道德、講病。其實

3.講不講病不重要,只不過是談病會引起人們的重視,他會高興,他會喜歡,因為很多人身體不好,活著難受。這都是病態。能快速的切入到他需求的東西。也就是,能夠快速的把我們要給他的東西,傳輸給他,這是一個捷徑。

其實,你上哪里講都一樣。無非是讓人生發起最高那追求,讓他明白為啥活著。只要你有愛心,只要你知道是來修行,只要你本著這個原則,去做所有的事情,家沒有不和諧的。還用談這關系那關系嗎?不用。一個主線一個原則就夠了。我就是為了讓他有智慧地活著,無痛苦地活著,都走上一條路。成為一個大愛的狀態。我愛你,你愛我,還有煩惱嗎?都得懂這道理。

在這個狀態下去做事,身體自然就好。治病的良方,就是清除自己的負能量。不要有壞的想法。有。想一想,我把它糾正過來。保持一顆大愛心的狀態。所有的病都是這一個原則。

4.不管什么病。其實治病非常簡單。

愛可以醫治一切。但以感恩心為前行,愛的力量會更大。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這個世界就沒有咱們的修行的整個過程。沒有對面那個 人,我們得不到歷練,不會得到有效的成長。

因為什么?有的人在沒事兒的時候,他覺得很安,很好。可是他的修行層次到底多高呢?不知道。需要驗證,需要考核。誰來驗證,誰來考核,就是我們這些

5.有緣人。他會主動的來考核你,來刺激你一下。

考核往往就兩種形式嘛。

(1)一是誘惑,讓你動心,讓你定不住,投你所好,讓你開心,引著你跟他走。

這叫誘惑。可你選喜歡的來。你喜歡啥我就給你啥。越來越多讓你跟著他去。

(2)另一個呢,是刺激,磨難,制造很多讓你痛苦的事。

就是你不希望,你不愿意發生的那些事情。

對方給你設個局,讓你進入到這個狀態。看你能不能戰勝?打你,罵你,搶你東西,我讓你想得到的東西,我阻止你,破壞你的原有狀態,讓你不開心不自在,我讓你發脾氣,我讓你活著難受,我讓你晚上睡不著覺。就這些事情。這就是正面刺激。

(3)看你能不能超越?

如果在這種刺激的狀態下,你仍然能生起慈悲心,不但自己不痛苦,還覺得對方需要幫助。你拿我東西,好,你開心就好。我不也活著呢嗎。你家沒碗你拿去吧,我家有碗。我用手抓,我也能吃飯吶。這是境界。

我不動心,你開心就好。你得到了你能活的快樂就好。

順便再給他講講,為啥我家有碗,你家沒碗。因為我付出的多,我得到的就多。這是我掙來的,對吧?這是果報。那么你沒付出,所以說你就沒有。你上我這兒拿等于我施舍給你,我幫你,我愛你。可是這碗碎了,怎么辦?是不得自己去創造價值,去獲得呀。告訴他一個活法。這就叫開啟眾生的智慧。這就是在度人。

(4)度人一定不是光給東西,一定是喚醒他的精神。

度人的大前提就是這個。但是不給他東西,他不聽你的話。你沒飯吃,好,我給你飯。但是我之前你得坐著聽我聊會兒天,講兩小時課,給你飯吃。要不然,哪有飯吃你上哪去,我還不給你呢。你不聽我話,我沒有必要養著你。我不養廢人,不養沒價值的人。你現在沒價值,可是聽完了之后,你會變得有價值。是不是啊?

當然了,一對一的關系交流時咱不能這么說。這話不好聽,是氣人的話,對不對啊?我想內心的把握的感覺是這樣。這是個尺度。所以說人活著,看你能否接受刺激。那是功夫。給你嘴巴子,好。你解氣了嗎,別氣壞了,都是我氣的你。我不想自己臉會疼嗎。即使疼也不能嚴重。因為心不在自己身上。這是一種態度問題。這就是你戰勝了他。其實是戰勝了自己那顆心。這就是考驗。看你的功夫,看火候的。刺激嗎?

(5)兒子幫媽媽修成了,“一句阿彌陀佛一粒米”。

過去不是有個小故事嗎。怎么幫人。有一個老媽媽帶著孩子,從小要飯,養活孩子。家特別窮。孩子大一點兒了,然后就送到寺院里邊兒,出家當和尚了。出家了。媽媽繼續要飯,養活她自己。因為這孩子出家了,有人施舍了,他就解決了活著的問題。這小和尚呢,學習很精進,很快就知道自己為啥來到人間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做了住持,成了一個高僧,很有名氣,很有慈悲心,也很有智慧。

遠近聞名。出名了。他媽媽一直在要飯。要著要著,聽有人說,哪兒哪兒有個和尚,有個高僧怎么怎么怎么地。唉,她說這好像是我兒子呀。應該是他,我回去看看吧。這要是我兒子到這程度了,我還用天天要飯。那寺院里要啥有啥呀。那么多善男信女供養著。這回可該享享福了。要飯要到頭了。

然后呢,就到這個寺院,一看,這高僧這住持真是自己那兒子。小時候帶他要飯那兒子。現在出息了,長大了,修行的非常好。一見面都很高興。很高興,都很開心,母子相認了。媽媽說,兒子,快,撿好吃的抓緊給我拿。媽都餓了。這住持咋說的?媽呀,咱們寺院有規矩,不管是誰,都不能隨便吃飯,有規矩。雖然你是我媽,可是我不能壞了規矩。從你這壞了規矩,咱就沒法管別人了。媽媽你也得守著規矩。你只要在寺院里,就得按照寺院的方式來做。

媽說啥規矩呀?守,那不簡單嗎。能有啥規矩。這個高僧對她說,我們這規矩就是,外面來的人,想吃飯,行,

一句阿彌陀佛一粒米。

你念多少句就給你多少粒米。這就是我們寺院的規矩。你看我們這些出家師父,天天念阿彌陀佛就為這碗飯。所以說,你來了你得念。媽就心里犯嘀咕,這怎么不孝順,我是你媽,還念一句給一粒米,可是他真不給呀。老和尚還安排一位小和尚,你來照顧我媽,給她記著數,她念一句,你就給她一粒,好讓她吃。別記錯了。這小和尚就往這旁邊一坐。這老媽媽一看,那是真不給吃的呀。那咋整?為了填飽肚子,那念唄。沒法呀。一看這老和尚真守規矩呀,人家是六親不認吶,不管是不是媽呀。她就念阿彌陀佛。小和尚,一粒。阿彌陀佛,兩粒。阿彌陀佛,三粒。老太太念了一天也沒吃多少粒兒。

念得太慢,沒吃飽。她就生氣。生氣也沒辦法。快念快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誒呀,念念,好在能湊半碗了。吃個半飽。喲,可不行,晚上不睡覺了,為了填飽肚子。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日沒夜的念,就為了這碗飯。

(7)念著念著,不想飯了。滿腦子都想念佛了。念著念著不餓了。念著念著忘了自己了。全都是佛了。人家老太太念成了。

然后她終于明白了。喲,原來我兒子不是不孝順呢,這是大孝啊。如果不是他這么逼著我,我上哪去念佛去啊。我怎么能修成啊。

看了嘛,這就是度人。你有錢,你怎么度。可不可以像這位大德師父學一學呀?你家人呢,可不可以這樣呢。你要沒出家也這么干的話,你就估計要挨揍了。是不是啊?那得悠著點,反正你得想想法。所以說,讓對方吃苦也不是錯。不吃苦,他不知道苦的滋味。他怎么會改變哪,對不對?

這就是前兩天我給那個老媽媽說的,三十歲的兒子不去上班。在家里耗,耗著。什么都能干,就是不干活。我告訴

6.他媽出去做義工去,不回家了。看兒子吃不吃飯?逼著他兒子出去做事兒。這就是愛,這是真愛。

你早晚在家里天天照顧他,給他做飯,他天天那個樣子,那叫溺愛。會毀了他,葬送了他。所以說,愛,到底怎么愛,用我們的智慧。這涉及到孩子問題了。

7.兒童疾病。

(1)兒童疾病其實很簡單。兒童疾病呢,年齡越小,受父母的影響越大。

孩子不懂事的時候,主要都受父母的影響。剛生下來的時候,接近于完全影響。他就是這么一個概念。由完全影響到逐漸逐漸影響越小。小到什么時候,小到對方生命終止。一直有影響。所以說

(2)只要這孩子有病了,一定與父母有關系。就是關系大小。年齡小,兒童時期,父母影響的力量大。

兒童疾病參照我們成人的疾病,都一樣。

(3)我們成人得什么病,兒童就得什么病。

也就是我們有什么樣的情緒,孩子就會出現什么樣的反應。我們有什么樣的心態,孩子就給我們做出一個什么樣的表現。

(4)孩子是我們的鏡子,孩子是我們的影子。這個影子,很長時間,可能是我們反應的是,我們從小時候一直關聯到現在。

有很多人認為,孩子不聽話。我說,你聽父母的話嗎?你孝順父母嗎?他說我孝順吶。聽話呀,不惹老人生氣呀。噢,我說,這是現在。以前呢。你像他那么大的時候,你怎么對待老人的。噢,我和他差不多。

看了嗎。我們小時候的過往經歷,可能都是孩子的再現。所以說,

(5)我們做過的事情,孩子有可能完全給我們再現出來。

所以說呢,大家就知道了,孩子疾病到底怎么治。

有一個學員三十多歲,三十來歲。她小孩,上小學了。然后呢,跟老婆婆,一家人在一塊過日子。她那孩子不聽話。說

(6)案例,孩子對誰態度都好,就對自己的媽態度不好。不愿聽她說話,說話還頂撞她。這小孩不頂別人,就頂她。

后來呢,這老師懺悔,想想她現在還頂撞老婆婆呢。跟老婆婆沒有好臉,比較冷。

第一,媽媽就跟她的婆婆懺悔。婆婆并沒有一塊學習。她在現場跟她老婆婆懺悔。

兒媳婦不孝順,天天拉著臉,您為家付出那么多,可是我看不到眼里。不感恩,我錯了。

第二,然后又跟自己的父母懺悔,小時候不聽話。違背著父母的心愿。異地嫁給他人,惹父母生氣。

第三,然后又同時跟孩子懺了悔。

沒給孩子做好榜樣。對孩子的照顧沒有智慧。訓斥孩子的時候多,傷了孩子的心。不會照顧孩子,不會教育孩子。

她就這么懺悔了一圈。回家了,奇跡就發生了。孩子沒有聽課,婆婆也沒有聽課。孩子以前呢盡頂嘴,說他不聽話。你讓他學習他就撲撲棱棱的。反正他媽說就是個不聽話。這孩子對她態度極差。她這一回家,她說,哎呀,眼前這一幕居然挺驚訝。

第四,孩子變化一,小孩安靜地自己在他的房間里面寫作業呢。

她說以前沒這時候。必須坐著看著。反正爸爸看也好,媽媽看也好,那孩子得看著,不看著不寫作業。

她挺奇怪,自己在那兒寫作業呢。她一進屋,兒子聽媽媽回來了,一回頭,齜牙一笑。他媽當時就一愣,喲,這孩子咋變了呢?回頭不是做鬼臉就是生氣瞪眼睛。今天咋還笑了呢?看,他媽就愣了。

第五,孩子變化二,那孩子特甜

變得。喲,媽媽回來了,笑。他媽當時就醉了。陶醉呀。因為以前孩子不是這樣子。一看這孩子態度,形態行為異常,嚴重異常。和以前不一樣了。然后過一會兒,孩子寫完作業了。

她說看孩子到底變啥程度了。她說,兒子,看你這屋這么亂,能不能清理一下?她兒子坐那兒想了一會兒,可以。因為孩子以前時候啊,愿意收拾就收拾,你想干就干,與我沒啥關系。那孩子不管他也不收拾。她們家想鍛煉孩子的自立能力,就想讓他收拾。所以大人也不管,就讓它堆著。就看他啥時候收拾,那孩子就是不管。愿意咋亂咋亂。這小孩兒歪腦袋想了一會兒,可以,既然我決定收拾,我就把它徹底收拾干凈。

第六,孩子變化三,自己在屋里鼓鼓搗搗的兩小時,把屋里收拾的,都擺放的很整齊。

看這孩子巨變哪。就是媽媽聽那么幾天課,在臺上認識到自己錯誤,回家發現孩子發生奇跡了。這是第一個奇跡。第二個奇跡是什么?老婆婆。她說平時回家吧,因為她說她心比較冷嗎。對老婆婆,對丈夫,其實也都沒啥好氣。因為她從外地嫁到這個地方,媽媽不同意,來之后,她一直覺得很別扭。然后也很郁悶。覺得當時一沖動就走了。后期呢又很后悔。可是也不可能再回去了。在異地工作,那就那么生活。但是她不開心,不快樂,沒調整過來。對老婆婆也沒啥好氣,回家臉一拉,也不吱聲。老婆婆給做飯,做好飯呢上桌就吃,吃完了反正就回自己屋了。

家里活得氣氛很壓抑,不快樂。再不就跟孩子在一起時候呢,對孩子就大喊大叫,因為孩子不聽話嗎,老頂嘴。這個家就這么一個氛圍。然后老婆婆呢,對她也沒好氣兒。兒子取個兒媳婦,本來是讓一家人,能給帶來快樂的。可是不單沒能帶來快樂,弄得死氣沉沉的。她沒好臉老婆婆也不高興。不高興干啥也摔摔打打的,都是負能量嘛,一家都這樣。做頓飯噼里啪啦響一頓,你不來做飯我給你做飯,嘁哩咔啦你吃,就摔摔打打呢嘛。也是弄動靜,就氣對方。

當然了,因為老婆婆也不開心嘛。平時兒媳婦進來時候,老婆婆連瞅她都不瞅,也是她那臉也沒法看。拉著臉誰愿意看啊。時間長了,她也不瞅。一家人都拉著臉過日子。你說這日子,這一家過得多困難啦。多痛苦哇,活得累呀。然后這位女士呢,懺悔完了回家。其實回家第一件事情是看的誰。看老婆婆。

第七,一開門,老婆婆拿掃帚掃地呢。

說,

呀,回來了,累不累呀,快坐歇一會兒。

哎呀,媽呀,這是我媽嗎。弄愣了。說老婆婆不這樣啊。哪有這熱情時候啊。哪有這磕呀。原來都摔摔打打的。沒看見一樣。

第八,從此之后,這一家過得特和諧。非常好。你看嘛。

一個人發自內心改變了,一家全變。

這回你們要回家去觀察去吧。你看他們變啥樣。但自己得變到一定程度。因為咱們

(7)要想影響到另外一個人。你必須遠遠高于他,才對他有絕對影響,

是不是啊?你跟他一個平級,一個級別,誰也影響不了誰,頂多是個妥協。你高一點兒,也沒有說服力,對方不愛聽。喲,知道點東西來教育我來了。他雖然認為對,可是他也不愛聽。影響也小。你

(8)只有遠遠高于他的時候,你不說話,都被你攝受了。

是不是啊?

你的場,你的精神在那里呢。

你說從上面看往下瞅著說,是不是一種感覺?那下邊的人往上瞅的感覺,不一樣吧。所以說,平視和往上看,往下看是不一樣。你在上邊高的時候,是這么看他。他覺得你很高大,這東西就好辦了。所以說,

(9)如何盡快提升自己

第一,咱們的內心,真的陽光起來,真的快樂起來,真充滿愛了,能夠包容一切了,能夠欣賞他們了,能夠感染他們的時候,咱們的正能量一下量級就提上去了。

第二,你再加上個大愿。那大愿呢,還不知道把你提溜到啥樣呢。不知得高多少呢。你就沒法比了。所以說你自然對他就有絕對影響。

第三,咱就管好自己就行,別發脾氣。

第四,快有脾氣的時候,就說明咱們被刺激了。人家又幫咱們修來了,讓你超越。

第五,立馬要生氣。哎呀,我怎么又要生氣呢。哎呀,那是以前的我呀,現在不能這樣了。

第六,其實你深吸一口氣,有時候氣兒就下去了。緩了嗎。立馬就想到了,噢,他又有痛苦了,咋幫?

過去沒這想法,你痛苦了,我的痛苦還是你給的呢。是不是啊?所以說態度就變了,因為咱心變了。你說咱要這態度回家去,一好百好啊。

一人得道,雞犬都跟著上天。

你想吧,這是老祖宗說的吧。

第七,那咱一人得道,你家那些人能不好嗎?對不對啊?那你得真得道。他們才能真好。

你別自己還沒得呢,就像你說的,一瓶不滿,半瓶晃蕩的時候,你回家晃去,水還濺了人家,人家不愿意。裝滿它,把智慧,把愛。所以說,咱對家里人有絕對影響。我剛才給舉個例子就這樣。

8.案例,一身病的女的,經過學習班學習、悔過、改錯、發大愿后,在家的丈夫暴脾氣改了,對人又冷又狠的心也變樂呵了

給大家舉另外一個例子。也挺有意思的。一個女的,一身病。用她的話說,這個丈夫脾氣特別暴,心特別狠,很冷。說話,那個話也很粗。就是很不注意這個德行方面的。人人都膈應他。左鄰右舍的,那些街坊鄰居的,見了她丈夫都躲著走,怕惹著他。就那么一個人。然后她在這個

學習了十四天,她就找她自己原因啊,懺悔懺悔啊、改錯改錯啊,又發大愿啊。折騰了一圈嘛。覺得自己很陽光,心量真開了。能夠正視現在現實了。

那么她回家以后哇,過了不兩天,就給我來個電話,匯報結果。她說,我還沒進家呢,鄰居就說話了,一進院吧,一進那個小區,碰著鄰居了。

哎,你這么長時間上哪了,咋見不著你了?

我上哪哪學習去了。

你沒在家呀。

沒有哇。

她說,你丈夫怪了,你這不在家他還變好了。

我說,咋變好了,變啥樣?

她說,你丈夫現在像變了個人,對誰都樂呵呵的,心情特別好。我們原來都躲著他走,哎,你這不在家,一出門半個月,你丈夫還變了。這挺有意思。你干啥去了。

她說學啥學啥去了。她就說,我學完這東西,我丈夫才變的。

你看,她還能引導別人呢。別人感興趣了,你看這力量了嗎?這頭變了,左鄰右舍都感受到。家里發生的變化。多大力量啊?就是我們的心念的影響力極大。咱們不要小瞧自己。你回家,我的意思,鄰居都能感受的到。

給我打電話這個人,在社會上也不是說多大能量的人,就是一普通百姓嘛。都是工薪階層的。不是說呼風喚雨的大人物,都咱這些普通人,可是這些普通人,她心純,簡單,她心誠,所以說她提高的幅度也快也大。所以她家里的變化也大。我說的意思就是,

不管你是啥人,你變了,你家里一定會受你的影響。咱得有信心。

有的時候回家以后,對方變得不好了,要變壞,是因為我們在這兒的那顆心,回去以后縮水了,自己退下來了,對方也就下來了。仍然是受咱們那顆心的影響。就是那時候就需要反思自己,他咋變了呢?你想想,你還是像在這兒學習那樣,好,很好,非常好嗎?還那樣嗎?你要不這樣了,那你看他們就又下去了。所以說咱要一直堅定的走下去。這非常重要,找自己的原因。

兒童疾病,簡單的說,常見的呢,發熱,這是最常見的,發燒。小孩經常發燒嘛。有的是找著原因了,有的是沒找著原因。有的說感冒了,拉肚子了,氣管炎了,不管什么原因,反正他是發燒了。是個常見原因。常見的疾病,常見的現象。

9.小孩發燒,是發火的狀態,著了。

(1)為啥著了,因為有怒氣。就是生氣。生氣它就著了。

然后呢,既然著了,就熱了,就發燒了。就生氣來的。

(2)誰生氣?往往都是父母生氣,媽媽占主要的。咱媽媽要是懷孕期間,孩子一生就有病,其實原則上接近于百分之百到五十。

(3)如果孩子成人了。再往下遞減,懷孕期間,百分之百。肯定受他媽影響。

那爸爸跑了嗎。爸爸當然跑不了,那是一家人吶。媽媽為啥生氣,是不是你爸惹的?

(4)那爸爸生氣對孩子有影響啊。有那個血肉相連的那一層關系在。

(5)為啥受媽媽影響大?因為有十個月的跨度,還有后期的哺乳,跟孩子接觸時間長,而且是密切接觸,而且是血肉關系非常緊。

因為很多臟器都是我們的媽媽給的。

所以說那是一體的,所以說媽媽影響就最大。所以說,我們一般首先問,是不是媽媽生氣了。重點從這上去找。

(6)有一個八九歲小男孩,因爸爸訓他發燒到四十度。經老師開導,爸爸給兒子道歉悔過后,不到一小時燒就退了。

然后爺爺奶奶很心疼,想送醫院去輸液。

他爸爸學完這個,給我打電話。說孩子發燒了,要送醫院輸液,趙老師,你說咋辦呀?

我說先找原因唄。通過我們的方法,無效,那就送醫院去治療嘛。如果試完了,他好了,那就結束了,還用送醫院干啥呀?

然后呢,我說,你問他媽生沒生氣。

他媽說,肯定沒生氣。

我說,你呢?

他說,我也沒生氣。

我說,你問你兒子,他生沒生氣。

過一會兒回話了。他說,我訓他了算嗎?

我說,算吶。你

當爹的訓兒子,兒子干不過你,他憋氣憋的。

再說,你訓孩子,你不生氣,能訓孩子嗎?

父親生了氣才會訓吶。你要不生氣,就會好好跟孩子說話了,你生了氣,就不會好好說話了。

有態度了嘛。我說,你跟兒子道歉。

然后呢,

他就去給兒子道歉去了。

兒子,都是爸爸不好,爸爸脾氣太大,你看那點事兒爸爸把你訓一頓,兒子,別生爸爸氣了,爸爸跟你說,對不起。

其實就是逗逗孩子,當然也是真心話。那孩子呢,行了,算了。就差說小人不見大人怪了。

然后這孩子就高興啊。把這股怨氣,火就發出來了。通過他爸把它釋放出來了。不到一個小時,這孩子體溫就恢復正常了。

你看多簡單。就是這氣來的快,這體溫上的也快,但是要解決了生氣的問題,解決了心理問題,體溫就開始回去了。所以說就這么簡單。

(7)三歲孩子發燒四十度,找到原因是媽媽因工作跟下級護士生氣引起的,道歉悔過后就退燒了

我們不是還有一個三歲的小孩呢嗎。他要一發燒,我一般先想自己的事嘛。我一想,我是沒動氣。我回去就跟周老師說去了。孩子發燒是你的事,要追究責任。

她說不是我的事兒。她說也不是她的事兒。

我說不可能,沒我的事兒還沒你的事兒,他怎么會發燒呢?

然后這事就告一段落了。因為自己有自己的境界嗎,自己有自己的思想。反正是嘴上不承認。心里她也得琢磨。然后我就走人了。因為我放心,我肯定沒生氣呀,我知道不是我惹的。過一會兒,她就跑著給孩子嘟囔嘟囔去了。干啥呀?道歉去了

跟同事生氣。有個工作,下級護士呢,安排的不到位,不好,她發火,訓那個下級工作人員了。一訓嘛,說話口氣,就是這個氣就帶出來了。然后,過了一會兒,跟我來說,嗨,是,這回確實是我生氣了。你看,承認了。因為啥呢?那孩子在那幌著呢,人家都掛在那了,不承認也不行。說完了,就一兩個小時嘛,一般都一個小時之內,絕大部分在一小時之內,體溫欻欻就往下走。因為孩子也燒到四十來度啊。就這點事一說,孩子體溫就下去了。

你看多簡單。你說這孩子,到底是干啥來了。

(8)孩子不是幫助大人來糾正錯誤的

第一次,你一直生氣,你意識不到。你意識不到我提醒你呀。你覺得你挺好的,那我咋病了呢?

對不對呀?

第二,我就病給你看,我看你能不能醒悟。能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第三孩子是來幫咱修行的。所以說幫你認識自己的錯誤。

就是這么簡單。

咱們現在很多孩子發燒,都送到醫院去了。其實送到醫院去的時候,你往往看著吧。一家人,幾個老人,再加夫妻,一個孩子圍一圈大人,是不是啊?那小孩一扎針,這頭往里一扎,有的老人就一哆嗦,好像扎著他了。那往往都扎腦袋嗎,小孩,是不是啊?頭皮針好扎,比較光滑好固定。你要是兩針三針扎不進去,孩子哭,大人跟著哭。疼啊,心疼啊。你看,這不就成一體的了是吧。跟孩子鏈到一塊兒了。

嗯。好,心疼好,心疼能改過。要不心疼了,都無所謂了,那還麻煩了呢。

第四,孩子扎針你那么心疼,你為啥還生氣呀?不都是你惹的嗎?孩子替你遭罪呢。本來就應該你發燒,我都替你發燒了,你還不感恩,還怪大夫水平不好。

咋不能一下扎上,咋練的?咋練的,不拿你練拿誰練?你說老在自己身上練能練出來嗎?他咋練?誰拿自己老練吶?

不過我們學針灸的時候,拿自己練。中醫那針灸。護士一般很少拿自己練。她也扎不起那么大粗個針,是不是啊?在血管上扎來扎去的。扎自己和扎別人,那是兩種心態,兩個想法,兩個姿勢,那不一樣。

你像我們針灸給自己行針,那是找針感,找體會,找那個勁兒。扎的感覺。我們平時經常在自己身上扎。扎完之后找感覺上病人身上扎。問他啥感覺。疼嗎?脹嗎?你說好不好玩呀?然后還治病,病人還愿意。不疼,沒感覺。那好,換個地方再扎。這個地方可能扎偏了,針感不好。

你看這要平時沒事的話,你說我扎你一下,你愿意嗎?還不得跟我急眼了。打我嘴巴子,還得索賠啥的。是不是?你看,這就是心理的需求問題。有需求,你咋對他都行。他痛苦,他也認為是好。這完全是一念之間的事兒。不都是那顆心的事嗎?

一顆感恩的心,還是一顆敵視的心。那蚊子扎你一口,噠,扎個小眼,給你放點兒血。那才多大個眼,是不是啊?你啪給打死了。你說是這啥心。那醫生拿大三棱針,咔,扎個大眼子,給你放那么多血,出不來血,還得給你擠呢。那比蚊子吃的多了。然后你還得感謝醫生,給你點兒錢吧,給你點診費吧。我謝謝你給我扎個眼兒。不全是這顆心的事兒嘛。

醫生扎疼,蚊子叮也疼。蚊子叮他就不高興,醫生扎他高興。

扎一個不行,說你扎好了。不行,就扎這兩下就完事啦?還讓你多扎兩下呢。看,

全是這顆心。一切都是心的事兒。心好,一切好就在這里。心好就感恩了嘛。

給大家說送到醫院去。很多都輸液嘛。咱們說

10.輸液的危害。

真正的危害在哪里。液體嘛,無非是一些涼水,對不對呀?說涼水有點兒把那個藥品給瞎值了,生理鹽水,注射用水,一些糖等等。那些液體嘛。含有雜質少顆粒少。含的少,不是百分之百沒有。再自動化高的東西,也會有些個疏漏的東西。另外,那些微顆粒,有的是過濾下來的,有的是過濾不了的,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那是他的另外一個問題了。

我們想說的是。既然孩子發燒了。比如說,燒到四十度,那你說咱們給他輸多少度的水。三十度都不可能,對吧?二十四五度,二十五六度,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用溫水。打比方說,就輸三十度。咱們就說三十度。那都不可能輸三十度的水了。因為藥呢,加了這么高的溫度的水,很多藥物就變性了,藥物的療效不好了。不能高溫,一般都是室溫。室溫大冬天不就是二十幾度嗎。或者夏天,就是二十幾度的溫度嗎?

(1)輸進去的相當于是涼水。

這里邊兒有溫差在。你既然發燒了。就是一種能量的體現,是不是?能量釋放。在體內還存留著呢。所以說,咱們才有一定的體溫,溫度才上來。這是最基本的物理學的知識了。然后你輸進涼水去,是不是就是中和了他體內的溫度。體溫下降,是這個道理吧。

可是體溫為什么上升?有很多時候,是體內自我保護的一個反應。有外敵入侵了,身體感到不好了。需要動員自己的能力,來抵御外邪。要自我調整,所以他體溫會急劇上升。有時候還是一種應急的反應。已經把全身的能量都動員出來了。所以體內呢有發熱的表現。這時候,你把他體溫中和了,體內是不是察覺到。怎么溫度突然下去了。又出事了。抓緊發熱,補上。會不會有這種反應反射呀?所以

(2)有的人輸進去以后,體溫反射性的反而升的更高。持續高熱,還下不去呢。

持續高熱,就用輸進去這些東西。被我們身體視為不正常。它會繼續發生強烈的反應來對抗。它就越來越燒。你看這是不是一個不好的狀態?啥時候體溫下去了。有另外一個現象,不是個個都這樣。它把能源耗盡了。行了,我算沒那力量了。我服了,你折騰吧。

它不折騰了,沒力量了,能源耗盡了。身體變得越來越虛。

(3)輸的液體越多,身體變得越虛。

咱說液體,不說藥物的作用。咱們就說這些液體。因為很多人就輸補液嗎。補點液嘛。大量液體,一天,輸一天那得多少瓶子。就灌進去了。很多人就越來越差,為啥呢?

(4)身體的能源,被他給耗掉了很多很多,越來越多。

本來得病了就虛,需要額外能源注入進去。幫助它恢復。可是我們注入進去的,達不到這個作用。可能很多時候起的是反作用。所以,這就是

輸液的壞處。

(5)案例:

有個病例很有意思。這就說明輸液的副作用。有一個老太太,得了嚴重性的疾病,有生命危險。臟器衰竭,然后下了病危通知。醫生呢,就每天輸入大量的液體和藥物。因為藥物都放在液體里邊,同步輸到病人的體內。搶救啊,支持治療啊,等等。采取了系列的措施,給病人治療。

因為病人病雖然很重,但是她清醒,她越輸越難受,越輸越不舒服。就這藥進去以后,她沒有得到一個好的感覺,反而覺得自己越來越不行了。她說,你這越來越不行,輸這么多藥,我還越來越次,越來越難受,我還輸它干啥呀,還不如在這等死呢,痛苦還少點。她就

第一,拒絕輸液了。不輸了,你給我吃點藥就完事兒了。死活不輸了,我就認了,就這樣了。

那就得簽字簽協議唄。那就是出現各種醫療反應,那你責任自負唄。因為相當于你拒絕搶救了嘛。然后就出現奇跡了。

第二,藥物一停不輸液了,病人也不難受了,慢慢好了。過了一周,人家好了。警報解除。

然后有醫生來問我。趙院長啊,你說這老太太真有意思。他就把這過程跟我一講。

這個例子就說明輸液的危害。明顯就說明這么一件事兒。

第三,幸虧她拒絕用藥了。要不拒絕的話,可能真就輸死了。每天大量的液體注入進去。消耗掉她多少能量?

我們說是給她一些葡萄糖,給這個那個的。可是那些東西到體內,能轉化出多少來,都是未知。反而這個低溫的液體進去之后,又要消耗掉她的能量。這個也是無法估量的,對不對呀?給她造成的損失。

所以說現在全世界都在

第四,呼吁,少用液體。

我們中國是用液體的大國。當然也有咱們這些人的習慣問題。已經養成了。比如說,現在那些個體制問題,你要是重病人也好,還是什么樣病人也好。他住院以后,你不給他輸液,他就不住了。那我就回家吃去唄。在你這兒住干啥呀。很多人都那么想,是這道理吧。

要這樣的人,都不住院了,醫院還不得都得餓干巴了啊。收入在哪里?是現實吧。還有另外一個考核指標。不允許你不輸液。啥考核指標?醫療保險的機制。

他們有個考核的標準。都不用輸液的人,在家就能吃好的人,不夠住院條件,這種病人就不應該住院治療,既然不符合住院的條件,就不應該給你報銷。

相當于騙取國家資金。他還不給你報銷呢。

你說就這體制,你只能輸液。我們就遇到這情況,醫生來找我問我咋辦。我說輸,但是咱們

第五,少輸,象征性地輸。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也解決上級考核問題。

看了嗎?就這么種概念。

體會:

1.心的力量不可思議,清凈心是萬法之源,你的心在何處,你就是什么樣子,你的命運就是什么樣子。觀想自己與圣賢是一不是二,你就和圣賢的磁場相應了。

2? 修行就是修做好人的那顆心,無愧于這個世界的那顆心。

3.人活著是為了健康快樂幸福,完成我們來到人間的使命和修行的任務。

4.讓自己快樂的活著,不給別人增添煩惱,同時給別人帶來快樂。還要創造出價值來,讓別人其他生靈因我們而受益。

5.時刻意識到自己是來修行的,就能超越家庭,超越社會中的很多所謂的不公。

6.沒有不公,一切都是公平的,因為都是我們的心呈現出來的,你以前想過做過的今天再現,今天為什么再現,你又想又做,又呈現。

7.對一切不執著,就清凈了。也就是放下一切,包容一切。

8.愛心越大包容心越大,煩惱就越少。

9.珍貴禮物的啟示,如果對待價值千萬的瓶子.

(1)你有了這個瓶子,你多了這件兒東西,它又這么值錢,結果是什么?多了一份牽掛,多了一個負擔,這不都是煩惱嘛。

(2)處理辦法:我不要,我感恩你,我謝謝你,老師,我心領了,你送給其他有緣的人吧。你都教我這么多東西了。我都裝在心里了,我知道了。

(3)心無掛礙,你東西越多掛礙越多。送出一件兒,就少個掛礙。

(4)往外拿相當于騰地方?你拿出的越多,你的空間就越大,容的東西就越多。

(5)掏著掏著,把自己就舍出去了。就達到了無我。無我就無心了。無什么心?無自我的那顆心了唄。沒有私心了。

(6)對那些不永恒的東西,你作為一個過客,你怎么對待它。不去傷它,不去破壞它,這是對所有東西的尊重。

(7)舍去的東西,得到了精神。什么精神?大愛的精神。放下的精神。自在的精神。這些做到了,你自然充滿了快樂。健康就這么來的。

(8)看一看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什么東西能放下,什么東西嘗試著放下。你放下了它,我們就自在了,會有更大的力量。

(9)咱們的目的是為了到彼岸。你帶那些東西到那里一文不值。

(10)我要給你東西,你也靜靜的去搞對接,這樣的話,才能完成一個完美的傳輸狀態。清凈心的價值在這里。

(11)因為咱們不清凈,把自己折騰廢了。咱們使它保持住清凈狀態,修出大愛心來愛一切。用愛力來恢復我們自己的身心。它就會越來越健康。我們就越來越清凈。我們個人的能力就會越來越高。

10.講不講病不重要,只不過是談病會引起人們的重視,他會高興,他會喜歡,因為很多人身體不好,活著難受。這都是病態。能快速的切入到他需求的東西。也就是,能夠快速的把我們要給他的東西,傳輸給他,這是一個捷徑。

11.不管什么病。其實治病非常簡單。

愛可以醫治一切。但以感恩心為前行,愛的力量會更大。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這個世界就沒有咱們的修行的整個過程。沒有對面那個 人,我們得不到歷練,不會得到有效的成長。

12.有緣人。他會主動的來考核你,來刺激你一下。

考核往往就兩種形式嘛。

(1)一是誘惑,讓你動心,讓你定不住,投你所好,讓你開心,引著你跟他走。

(2)另一個呢,是刺激,磨難,制造很多讓你痛苦的事。

對方給你設個局,讓你進入到這個狀態。看你能不能戰勝?打你,罵你,搶你東西,我讓你想得到的東西,我阻止你,破壞你的原有狀態,讓你不開心不自在,我讓你發脾氣,我讓你活著難受,我讓你晚上睡不著覺。就這些事情。這就是正面刺激。

(3)看你能不能超越?

(4)我不動心,你開心就好。你得到了你能活的快樂就好.

(4)度人一定不是光給東西,一定是喚醒他的精神。

13.兒子幫媽媽修成了的智慧,“一句阿彌陀佛一粒米”。

念著念著,不想飯了。滿腦子都想念佛了。念著念著不餓了。念著念著忘了自己了。全都是佛了。人家老太太念成了。

14.孩子有疾病,無論多大都與父母有關,越小父母影響越大。

15.父母有什么情緒,孩子就有什么反應。父母有什么心態,孩子做出什么表現。

16.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出現了疾病,就是提醒我們父母應該糾正錯誤。

17.孩子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要感恩孩子,用愛心醫治一切。

18.? 案例:孩子對誰態度都好,就對自己的媽態度不好。不愿聽她說話,說話還頂撞她。這小孩不頂別人,就頂她。媽媽課堂給婆婆、父母、孩子道歉悔過后,回家發現孩子變了,又做作業,又搞衛生整理房間。婆婆也變了。

一位兒媳婦道歉悔過,一家受益。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改變,全家人就都變好了。

19.只有遠遠高于他的時候,你不說話,都被你攝受了。

20.如何盡快提升自己

(1)咱們的內心,真的陽光起來,真的快樂起來,真充滿愛了,能夠包容一切了,能夠欣賞他們了,能夠感染他們的時候,咱們的正能量一下量級就提上去了。

(2)你再加上個大愿。那大愿呢,還不知道把你提溜到啥樣呢。不知得高多少呢。你就沒法比了。所以說你自然對他就有絕對影響。

(3)咱就管好自己就行,別發脾氣。

(4)快有脾氣的時候,就說明咱們被刺激了。人家又幫咱們修來了,讓你超越。

(5)立馬要生氣。哎呀,我怎么又要生氣呢。哎呀,那是以前的我呀,現在不能這樣了。

(6)其實你深吸一口氣,有時候氣兒就下去了。緩了嗎。立馬就想到了,噢,他又有痛苦了,咋幫?

(7)一人得道,雞犬都跟著上天。那咱一人得道,你家那些人能不好嗎?那你得真得道。他們才能真好。

21.小孩發燒,是發火的狀態,著了。

(1)為啥著了,因為有怒氣。就是生氣。生氣它就著了。

(2)誰生氣?往往都是父母生氣,媽媽占主要的。咱媽媽要是懷孕期間,孩子一生就有病,其實原則上接近于百分之百到五十。

(3)如果孩子成人了。再往下遞減,懷孕期間,百分之百。肯定受他媽影響。

(4)那爸爸生氣對孩子有影響啊。有那個血肉相連的那一層關系在。

(5)為啥受媽媽影響大?因為有十個月的跨度,還有后期的哺乳,跟孩子接觸時間長,而且是密切接觸,而且是血肉關系非常緊。很多臟器都是我們的媽媽給的。

(6)有一個八九歲小男孩,因爸爸訓他發燒到四十度。經老師開導,爸爸給兒子道歉悔過后,不到一小時燒就退了。

22.三歲孩子發燒四十度,找到原因是媽媽因工作跟同事(護士)生氣引起的,道歉悔過后就退燒了。

23.孩子是幫助大人來糾正錯誤的

(1)你一直生氣,你意識不到。你意識不到我提醒你呀。你覺得你挺好的,那我咋病了呢?

(2)我就病給你看,我看你能不能醒悟。能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3)孩子是來幫咱修行的。所以說幫你認識自己的錯誤。

(4)孩子扎針你那么心疼,你為啥還生氣呀?不都是你惹的嗎?孩子替你遭罪呢。本來就應該你發燒,我都替你發燒了,你還不感恩,還怪大夫水平不好。

24.輸液的危害。

(1)輸進去的相當于是涼水。

(2)有的人輸進去以后,體溫反射性的反而升的更高。持續高熱,還下不去呢。

(3)輸的液體越多,身體變得越虛。

(4)身體的能源,被他給耗掉了很多很多,越來越多。

(5)案例,有一個老太太,得了嚴重性的疾病,有生命危險。臟器衰竭,然后下了病危通知。患者要求不在輸液,藥物一停不輸液了,病人也不難受了,慢慢好了。過了一周,人家好了。警報解除。

(6)少輸,象征性地輸。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也解決上級考核問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19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382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3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16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12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9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5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69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2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2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6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6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7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13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8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92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