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 ~ LESSON 4
我所看見的發生在我周圍的每件事,我都賦予它一個意義。當我愿意放棄認為我知道其真正的意義,我注意到事情跟我想象的樣子有很大差別。今天,我領悟和明白我賦予事情的意義和其真正的目的毫無關系。我并不知道我所看見的真正意義。
-
今天Jeff老師給我們上TTT培訓課,他講到作為講師要去示弱——跟學員分享自己的缺點,避免把自己塑造成高高在上的形象。
想起以往我上拆書課也好,培訓課也好,會竭力把自己呈現得很專業、很權威,哪怕內心發虛。 (在平時,我也會自覺不自覺地“維護”自己的這種形象,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羞于承認。)究其原因,一是受了一些觀點的影響,另外,大約也是假我在作祟——它害怕讓我真實、脆弱的一面暴露在人前,它害怕別人嘲笑我。
坦誠自己的弱點,看來不僅僅是一種培訓技巧,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正視自己不那么光鮮的一面,是一種勇氣。改變,也要從這里才能開始。
今日功課:
今天,善待自己。例如:做一個按摩,外出晚餐,做一些能給你帶來喜悅、和平的事情來好好款待自己。
培訓課中場休息時,頗有點累。我在教室外的搖籃椅上坐下來,翹著腳晃來晃去放松自己。這種搖搖晃晃的東西一向很吸引我——秋千,秋千椅、吊橋、浮橋……能把人晃成微醺的感覺。一位小伙伴問我坐搖籃椅暈不暈,這小玩意兒怎么暈得了我呢?他暈這椅子!我又問他暈不暈門,暈不暈云,哈哈。我有個朋友聲稱她暈轉門;以前看過臺灣作家張曼娟寫的一篇文章,說她暈云。我經常看到的云太高了,暈不上。
-
晚上回酒店累得很,躺著刷抖音,等我回過神來,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心里很后悔,因為有一堆事等著我去做啊——看來抖音并不是能帶給我喜悅、和平的休閑方式啊。嘗試去接納自己的后悔、焦慮,又把音樂打開,才慢慢猜平靜下來。
———————————————
PS:
我從7月3號開始閱讀《輕而易舉的富足》,前幾天剛剛在想要過一種富有儀式感的生活,這本書就給我十足的儀式感。
這本書的閱讀,作者還有幾條建議:
1、按照每個月的日期開始當天的練習
2、早晚復習當天的功課
3、每天踐行功課里的內容
4、敞開胸懷接受奇跡
5、每天與人分享奇跡,時刻保持耐性與覺知
圖片來源:網絡
有的小伙伴問我買的哪個版本,在這里發一下我這個版本的封面。中英雙語的,想讀英文原文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