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時第一次讀了這本書,如今20歲了再讀,我并沒有取得世俗上的成功(或者成功學里的所謂成功),但我至少明白了這幾年里我幾乎很少抱怨、憂慮的原因,這也正是我從《人性的弱點》里汲取的最大收獲。
在成功學被視如敝履的今天,被稱為“成功學之父”的卡耐基很不幸的躺槍。
但你若讀過卡耐基的書,就應該明白卡耐基所宣揚的成功,并不是指身份上的加官進爵、財富上的富可敵國,而是心靈內在的平靜和滿足、社會關系的和諧和健全。
所以,我覺得稱卡耐基為“成人教育之父”、心靈導師可能更加合適。當然你可能覺得這不過是成功學的一種好聽說法罷了,那么好吧,我建議你放下成見,去圖書館翻翻這本書,它絕對不會給你打雞血,它會用簡單的語句和故事告訴你,如何與人為善,如何寬恕自己。
其實,卡耐基的思想體系是一個集演講術、推銷術、人際關系及實用心理學的大綜合,旨在幫助提升人們的表達能力、領導能力、社交能力、抗壓能力,以下是我的初步總結,供你參考。
1、口才
1.1 要素
(1)心理
① 戰勝恐懼心理:首先,找到恐懼的根源(害怕出丑、未知&不確定);其次,“知識是醫治恐懼”,做充分準備(資料、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恐懼感。
② 培養自信心:深呼吸;把自己想象成債主、觀眾欠你錢;自我暗示能夠成功。
③ 積極的心理暗示:目標高低帶來的心理暗示直接決定了我們行為能力的大小。
④ 回想成功經驗,或把自己想象成其他人。
(2)行動
① 不斷練習,不放過每個鍛煉機會:聚會、開會等場合命令自己站起來說話,培養冒險精神。
② 樹立成功信念,不抱怨,愈挫愈勇。
1.2 技巧
(1)如何指出別人的錯誤?
① 尊重別人,不當面指正他人錯誤:柏拉圖:當你在教導他人時,不要使他發現自己在被教導;指出人們所不知的事情時,要使他感到那只是提醒他一時忽略了的事情。
② 間接指出別人的錯誤:不說“但是”,不要附加轉折,改成“如果”、“而且”
③ 批評前先自我批評
(2)如何說服他人?
① 坦承錯誤,以退為進掌握主動權:承認對方絕對正確,站在對方立場為他人說話,對方也會反過來為你說話。用爭奪的方法,你永遠得不到滿足;但用讓步的方法,你可能得到比你所期望的更多。
② 心理引導,始終讓對方做出肯定回答:交談開始不要談有分歧的事情,應先強調你們都同意的事情,并需要不斷強調,強調雙方在追求同一目標,即使分歧也是方法上的,不是目標上的。
③ 保持謙卑,向別人請教,尊重他人建議,讓對方覺得是自己的主意: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④ 換位思考:想想“如何才能使對方心甘情愿的去做”,即要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問題
⑤ 建立信任感:微笑or承認錯誤
⑥ 巧妙設問,引領思路,掌握話語主動權
⑦ 修辭手法,增強說服力:比喻(用對方熟悉的東西)、夸張、引用、反問、對比等
(3)如何提出建議?
① 建議前先稱贊
② 用請求、建議、商量、贊美、提問的方式替代直接命令,保全他人的面子
1.3 風格
(1)聲音:音量、音調、語速
(2)語調:語氣和聲調的變化結合,表達了話語中包含的情感,就像說話者的表情,傳達言外之意的感染力
(3)節奏:語速的快慢、音調的輕重、內容的繁簡
(4)非語言信息: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在臺上時,忘記自己的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那是最好的姿態。
1.4 演講
(1)用于自己相關的素材
(2)說話充滿激情、熱情:有實際經驗、有深刻思考,自然會有激情
(3)以聽眾為中心,激起共鳴
(4)與聽眾互動,打破和聽眾之間的墻
(5)公式:生動的講故事——清晰表達觀點——強調如何行動
(6)輕松自然的態度講話,聽眾不會留意他的神態,而只感知到了他演講的題材
(7)開場白:主題句作為開場第一句話,十分有力
2、人際關系
2.1 原則
(1)管住舌頭:篩選信息的三個篩子,真實、善意、重要。
(2)換位思考:
① 找到理解他人行為和人格的鑰匙,多理解,少責備;
② 找到對方的需求,激發對方的渴望和行動。“我一點也不奇怪你有這種感覺,如果我是你,也會與你的感覺一樣”
(3)與人為善
① 真誠的關心他人,發自內心喜歡對方:培育為他人服務,不求回報的精神。
② 尊重他人,對他人表示敬意。“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侖膽汁招引更多蒼蠅”“溫和、友善永遠強過激烈與狂暴”《伊索寓言》風和太陽比賽脫衣服的故事
③ 對他人感興趣,迎合他人的興趣:談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④ 不要為了自我滿足而批評他人。
⑤ 誠于嘉許、寬于稱道:稱贊別人,激勵進步;贊美、重視、鼓勵對方,讓他覺得自己很重要,滿足人類的重要性心理需求;記住對方姓名并喊出來。
⑥ 做好傾聽者:靜聽是最好的恭維。
⑦ 微笑感染他人:非笑莫開店。
(4)給人以美名,并使之努力保全:給他人戴高帽,好像他們已經具有了某項美德。
2.2 家庭
(1)切勿批評、喋喋不休,時刻感謝、贊美、欣賞。
(2)不要試圖改造對方,不要干涉他們自己快樂的特殊方法。
(3)注重生活中的小事,如生日、紀念日。
(4)要有禮貌。
(5)慷慨、關心;注重儀表;做堅強后盾;分享嗜好;表達愛意。
3、自我管理(幸福快樂追求之道)
(1)對自己
① 控制思想:人的思想(意識)具有極高重要性,它決定人的感覺、情緒、行為、健康。“戰勝自己的心靈比攻占一個城市還要偉大”。
② 控制行為:利用“假裝”的行為去反作用于思想,然后真的變成想要的那樣。
③ 保持自我本色。
④ 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⑤ 學會放松,解除疲勞。
憂慮、緊張、心亂才是導致疲勞的三大原因。情緒上的倦怠感比生理上的操勞更易使人產生疲倦。工作并不是疲勞產生的根源,而是你覺得只要感到疲勞的工作才是努力的工作。不以疲勞程度衡量工作績效,而用不累的程度去衡量。應該學會在工作的時候讓自己放松,用游戲的心態去面對工作,制造樂趣。
⑥ 活在當下:集中所有的智慧、熱誠,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是迎接未來的唯一辦法。
⑦ 思恩:多盤點我們所擁有的,少去想那些我們所缺失的。“我正因為沒有鞋子而難過,而忽然遇見一個沒有雙腳的人”。
⑧ 學會自我批評:每日、每周進行總結、反省,不斷戰勝自己的缺點、弱點。
⑨ 克服憂慮的方法:運動、閱讀、忙碌的工作、視野拉長去看待問題。
(2)對他人
① 不要對敵人心存報復:仇恨的怒火,將燒傷你自己。每晚睡覺前,原諒所有的人與事。
② 不要指望別人感激你:只享受付出、施予的快樂。
③ 忽略惡意責難,一笑了之。
(3)對事情
① 負債轉化為資產,壞事變成好事,從損失中獲利。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② 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采取積極行動戰勝困境,切勿憂慮。憂慮大半是因為人們沒有足夠的知識來做決定而產生的。如果我們將憂慮的時間,用來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那憂慮就會在我們智慧的光芒下消失。
③ 生命苦短,不要為小事而煩惱。
④ 專注于快樂,而非對錯。
⑤ 對世界充滿友善、健康的興趣。